《王冠》(The Crown)第一季在網飛(Netflix)上線一陣子以後,我才在朋友「妳住英國竟然沒看實在丟臉」那樣不可置信的「推薦」下,開始看這齣劇。《王冠》裡大部分的情節都是根據真實發生的事件,加以想像重組,以戲劇手法呈現出來。 觀眾只要對王室稍有了解,就知道劇情走向,沒有太多的意外與懸疑──比如,大家都知道伊莉莎白公主會嫁軍官菲利浦,然後喬治六世在她去非洲時病逝,她會繼位成為女王──套句我媽以前常說的話:「啊都知道劇情了,是要看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的確是沒什麼好看;但是被具象呈現的皇室生活,和皇室成員們不同於凡夫俗子的美麗與哀愁,還是吸引觀眾如我繼續看下去,並偶爾隨著劇情,Google 一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搜索登場人物的生平和照片,算是自修補強英國近代史。也因此,我發現影集裡許多部份是把史實前後順序、因果關係精巧的重組過,再以戲劇性手法「據實」呈現。難怪英國文化部長 Oliver Dowden 要求《王冠》加註「本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之類的警語,畢竟不是每一個觀眾都對英國近代史和溫莎家族的故事有基本的了解,大部分的人不會花心力查證,辨明事實與戲劇的差異,這樣一齣受歡迎的影集的確容易引起誤解。
《王冠》第四季,備受關注的三角戀
近期上映的《王冠》第四季,在製作過程中,就因為柴契爾夫人和黛安娜王妃的登場而引起不少話題。飾演前者的是演技精湛的姬蓮安德森(Gillian Anderson),表現可圈可點完全在預期中;後者則是由新人艾瑪柯林(Emma Corrin)擔綱,被許多台灣媒體描述為「黛妃再世」。關於柴契爾夫人的部分,換日線已經有一篇文章精闢的論述其象徵的時代意義,本文不再深談;而關於黛妃劇情,其中備受關注的,當然就是黛安娜和查爾斯、卡蜜拉之間的三角戀。
這段已經被媒體和世人當成茶餘飯後話題 30 多年的故事,大家都已很熟悉,搬上螢幕只是滿足觀眾的窺視慾,並沒有給其中的三個人物太多新意──除了三個演員對絕大部分觀眾而言都是新人,可以毫無包袱的把他們代入角色(不像我每次看到演瑪格麗特公主的海倫娜寶漢卡特,都覺得是在看提姆波頓電影),因而更容易令觀眾認同他們與角色的相似度。
在看影集的時候,我對這段三角戀並無太大興趣,直到幾天前某個晚上,看到電視播出今年的「皇家才藝表演」(Royal Variety Performance),我才有了一些想法。
「皇家才藝表演」是英國一個自 1912 年開始的重量級年度演出,目的是為「皇家才藝慈善基金」募款,用以幫助陷入困境的演藝工作者。 因為名為「皇家」,所以每年都有皇室成員代表出席,上至女王夫妻本人,下至近年來的哈利與梅根夫婦。今年因為遇到疫情,現場觀眾全部以電視螢幕取代,只有主持人和表演者在台上演出。
節目一開場,是查爾斯王子預錄好的致詞,頭髮花白、滿臉皺紋的他,表現得就像受過貴族教育的英國紳士,誠懇的看著鏡頭,用溫和謙遜卻掩不住些許自豪的語氣,說起他的祖父喬治五世和祖母瑪麗皇后,在 1912 年首度舉辦「皇家才藝表演」,為的是幫助生活陷入急難的表演工作者,而今年的疫情讓這個任務格外重要。
我從來沒見過查爾斯王子這樣面對鏡頭,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看著他,聽他說話,試著把他和《王冠》詮釋的,那個老是縮著肩膀、沒有擔當,為爭取認同而娶了黛安娜,卻又不斷偷腥卡蜜拉的男人連在一起;然而無論如何努力,我只看到一個溫文儒雅的老先生,盡責的唸著講稿,神態和女王發表電視演說時十分相似──只不過無論怎麼稱職,他從來沒有(將來應該也不會有)機會,取代女王的位置。他註定一輩子活在自己母親的陰影下,背負著前妻意外死亡的道義責任,高不成低不就的,成為家族歷史不太光榮的一章──那一瞬間,我彷彿可以從他的視角,回看那段轟動世界的婚姻。
我對這段三角戀的了解和大部分人一樣,都是由媒體而來。一段感情除了當事人以外,沒有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算是當事人,看事情的角度也可能截然不同。那段失敗的婚姻,查爾斯絕對有責任,我無意幫他平反,只是覺得這個故事從他的角度去看,應該會是完全不同的敘事,他有他的委屈與無奈,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可惜以黛安娜在影劇圈和全世界受歡迎的程度,沒有人願意冒著得罪社會大眾的風險,提供閱聽大眾另一個可能,就連《王冠》也不免俗的,站在了 " Team Diana " 的那一邊。
四平八穩的敘事,角色形象難跳脫
黛安娜成為這場王室婚姻裡的「主要」受害者,得到一面倒的同情,因為她是在懵懂的情況下做出選擇。當年 19 歲的少女,莫名被只見過幾次的王子求婚,霎時成為童話故事裡的公主。她不知道王子和公主不見得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知道宮門一入深似海,不知道等著在前頭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等到她明白,一切都已經無法重來。於是她在虛有其表的婚姻裡掙扎、學習、成長,努力在允許的範圍內,致力慈善事業,走出自己的路。她的魅力來自於難掩的脆弱,真實的情感,與習得的風範,和皇室其他成員截然不同;也因為如此,她廣受群眾歡迎,輕易贏得民心──唯一贏不了的,是丈夫的心。
黛安娜在(最近又被挖出來重新調查訪談正當性的)1995 年 BBC 電視訪問中,說出了讓世人難忘的名言:「這個婚姻裡有三個人,所以有點擁擠。」(There were three of us in this marriage, so it was a bit crowded) ──然而這個婚姻裡何止三個人? 整個王室,整個英國,都牽涉其中。卡蜜拉是「具象的」第三者,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一樁婚姻的成敗有很多複雜的因素,不是移除某個錯誤,一切就能回到理想狀態。沒有卡蜜拉,年齡差了 12 歲、個性與興趣迴異的查爾斯與黛安娜就會相愛了嗎?我覺得在這個故事裡,與其同仇敵愾罵「小三」,不如用不同角度思考三個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在這段故事中,卡蜜拉與黛安娜外貌互換,而查爾斯的形象討喜一些,大眾對這個故事的認知會不會變成王室棒打鴛鴦,拆散一對靈魂伴侶,安排門當戶對的聯姻,只為維持形象與名聲? (實際上似乎就是這樣?)查爾斯會不會成為為情所苦的專情王子?黛安娜會不會被認為是處心積慮成為王妃的女人?卡蜜拉會不會變成被同情的那一方?如果跳脫外型與身分的框架,如果把這個三角關係的設定移到其他背景裡,誰說被同情的不會是查爾斯和卡蜜拉的堅貞愛情,而是黛安娜的「深宮怨婦」形象呢?
近年來文學和電影都流行把耳熟能詳的文本,以其中「惡人」、其他角色,或全知的視角重新看待整個故事,比較知名的如改編成音樂劇的小說《Wicked》(中譯女巫前傳或壞女巫),讓《綠野仙蹤》裡的邪惡西方女巫,「還原」為天生綠皮膚的善良女孩 Elphaba;小說拍成電影的《Maleficent》(黑魔女:沉睡魔咒),對黑魔女與奧羅拉的關係有不同詮釋;不久前推出的 Netflix 影集《Ratched》(拉契特:黯衣天使),則是以經典電影「飛越杜鵑窩」裡嚴厲的護士長拉契特為主角,揭露她悲慘的童年及進入精神病院工作的苦衷。
倘若這段三角戀也能翻轉,從查爾斯或卡蜜拉的角度敘事,應該會很有新意。不過《王冠》四平八穩的大製作,和以串流量為導向,必須取悅大眾的市場,當然不會容許這段歷史有其他的詮釋可能。製作公司拒絕在影集前加註警語,表示在某一程度上,他們其實不那麼介意觀眾混淆戲劇與事實。所謂「沒有什麼是壞宣傳(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bad publicity)」,只要能夠引起討論和關注,就是最好的廣告。觀眾怎麼看待這段三角關係,那是個人自由,要不要被影集呈現的版本牽著走,也是見仁見智。
啊都知道劇情了是要看什麼?看熱鬧,看八卦,看演得像不像,都可以。但是一個故事不是只有一種論述,跳脫王子、王妃、渣男、小三、怨婦這些身分與標籤,從不同角度來看,這段三角戀也不過是由家庭、性格、內在情感與外在環境種種因素交織下的人生百態之一。
誰都有苦衷,誰都犯了錯,誰都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