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兩岸專家葛來儀說,北京對國民黨徵召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不熟悉,把他與故總統李登輝作聯想,「北京傾向支持曾往來過的柯文哲」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葛萊儀的說法我解讀他的話,所有候選人當中,柯文哲是中美最能溝通的人,這樣解讀就好了。」
葛來儀在推特上回應,柯文哲說的不是事實,我說北京支持他,但沒說我支持他,或他是唯一能跟北京恢復對話的人,這已經不是柯文哲第一次曲解我的文字意思,這是不道德的行為,我沒為柯文哲背書。
--
柯文哲的「解讀」是善意,因為不然柯文哲就只能反擊葛來儀的說法是「抹紅」。
葛來儀當然知道她的說法會影響台灣的總統大選。她這種說法本來就是對台灣候選人的警告。
一般美國人對中國是有憂慮,有些美國人則是憤怒。美國人對被打壓的台灣有同情感,但是這種同情更多是對自身處境的反應。對台灣的同情而支持【台灣反中、抗中的立場】。但是這種同情,建築在這種【特定的台灣形象】。也就是台灣是被欺負、打壓的,而對台灣人的期待是台灣人的態度不應該光是無奈,而是被中國激怒時,願意與中國一戰的。
葛來儀這種台灣兩岸關係專家,她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了解而已,她在研究兩岸關係的過程,也會產生意圖,而且也會參與。對她而言,台灣這種形象必須強化,台灣才能獲得美國的支持。
葛來儀看起來似乎很生氣,但是對於台灣正在舉行總統大選的攻防之中,葛來儀的言論,會被綠畜們解釋為向中國靠攏,藉此來攻擊柯文哲。這種攻擊,類似把柯文哲打成2018陷入那個【教中國醫生用葉克膜活摘器官】的柯文哲。這種抹紅,如果有效,當年柯就不會當選。葛來儀不論是善意還是惡意,如果實質是打這種議題,說【柯文哲是北京傾向支持的人選】,對於柯文哲想要訴諸的選民,是加分不是扣分。
而將侯友宜比喻成李登輝,則是讓深藍放棄侯友宜,而願意支持能夠帶來和平的柯文哲。
--
如果認為舔共就能討中國的歡心,成為習近平支持的台灣總統候選人,就太小看中國的領導人了。
習近平最喜歡的台灣總統當選人,不是以藍綠的光譜來看,習近平應該希望的是最弱的台灣候選人當選,也就是誰最不能團結台灣,誰讓台灣亂糟糟,習近平就期待誰當選。而「支持」和「期待」是不同的。在民主選舉,中國公開支持哪一個候選人,那個候選人就倒霉,所以中國可以用「支持」來讓某個總統候選人落選。如果中國公開支持柯文哲或侯友宜,代表中國根本不希望那個人當選,因為他會團結這個國家。對民進黨的候選人,則如果北京罵得越兇,則越是期待他當選。賴清德當選,絕對是讓台灣雞犬不寧四年,北京要讓賴清德當選,只要對嗆就好了。
--
葛來儀回罵柯文哲dishonest,讓我想起罵柯文哲,柯萊爾(Liar)
葛來儀只是其中一個美國人,葛來儀不能代表整個美國的看法。也無法真正捍衛美國的利益。
這是過去葛來儀的爭議與言論:
CSIS官方網站,蔡英文政府上台之後,台灣政府名列捐贈最多的前四名,次於美國和日本,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同級。參考:https://www.csis.org/about/financial-information/donors/government
2000年 副總統呂秀蓮 接見葛來儀 葛來儀表示「對於陳水扁就職以來的作為,美國政府認為是正面而積極的」
2015年 不滿聯合報扭曲報導:台北的編輯卻故意下了一個誤導讀者的標題,似乎她個人想要讓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葛來儀說,這已經不是某些台灣媒體第一次用扭曲其發言的方式來支持他們的政治立場。葛來儀強調,她是一個獨立的美國學者,不想在大選期間扮演台灣政治的馬前卒。」
2015年 BBC中文網訪問葛來儀:「美國與台灣有單獨的關係,它本身對美國的利益就是重要的。台灣並不是美國用來處理和大陸關係的一張牌。」
2016年 葛來儀評蔡英文:她要證明自己沒有台獨意向 「美國從本質上相信兩岸的溝通交流是極其重要的。從美國自身歷史看來,美蘇冷戰時期以及美中尚未正式建交的時候,美國都依然和對方保持著聯繫交流。所以,即使現在兩岸兩黨之間有困難,也必須找到可以可靠溝通的管道」
2019年1月 口譯哥趙怡翔赴美擔任代表處政治組長,引發政壇議論。葛來儀發文口譯哥。推文指稱,對「口譯哥」趙怡翔的攻擊毫無根據,「台灣媒體在這裡扮演著可恥的角色」,直接介入台灣的人事任命
--
季辛吉長期影響美國的中國政策,也長期拿中國的資助,但是季辛吉的警告,比較符合美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