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10 17:58:09瀏覽932|回應0|推薦29 | |
書名:哀悼日記
編註:娜塔莉.雷潔 譯者:劉俐 出版社:商周出版社 筆記摘錄: *母親不在,卻無所不在 *親人一過世,其他人就汲汲於重新規劃未來 (換家具等等):未來躁動症 *焦躁。不,哀慯(憂鬱)不是一種病。 既非病,他們指望我如何治癒? 回到什麼狀態?什麼生活? 服喪要努力的,應是通過它而重生, 不再是一個平凡的人, 而是一個更道德、更有價值的人,不僅是服了喪而已。 *最讓我驚奇的:喪慯是一層層,像硬化的痂。 (也就是說:沒有深度,一片片表層 ———或應該說每一片都是完整的。成塊的。) *約下午六時: 屋裡很溫暖、安逸、明亮、乾淨。 我很賣力、很盡心地(一種苦澀的享受)打理: 從今以後,直到永遠, 我是我自己的母親。 *別人祝願你有『勇氣』。 但需要勇氣的時期,是在她生病的時候。 我照顧她,看著她的痛苦、她的憂鬱, 我得躲起來,不讓她看到我的眼淚。 每一分鐘都要承擔一個決定、裝一個樣子, 這,才叫勇氣。 ——現在,勇氣意味活的意志,這只嫌太多。 *一方面,我能自在交談、興致勃勃、觀察、 像以前一樣的過日子,而同時又有陣陣劇痛。 我仍然在這種擺盪間煎熬(因為它不可解不可捉摸)。 沒有秩序大亂,這又是額外的痛苦。 但也許是這種偏見讓我痛苦。 *所有人都對我『非常友善』——我卻覺得孤單。 (『被棄症候』)。 *我不想孤獨但需要孤獨 *尼采說:不要祈禱,只感恩 *她這才一走,世界就在我耳邊嘶喊:一切照舊 *每個人的悲慟都有他自己的節奏 *我想道:媽媽曾教我不要讓心愛的人受折磨。 她從不曾折磨她愛的人。 這就是她的定義,她的『純真』。 *她根深蒂固的儉樸,使她不是不擁有東西, 而是擁有的東西極少(完全沒有刻意苦修的成分) ——好像她希望在身後, 不需要別人幫她『清理』東西。 *沒有她的日子,(多麼)漫長。 *我愈來愈少寫我的悲慟, 但在某種意義上,它更強烈。 自從我不再寫,它已晉入永恆。 *啊,一種深切的渴望,想退隱、靜思; 渴望『你們別管我』, 這種渴望從悲慟直逼而來、不能閃躲; 這種渴望如此真切,相較之下, 所有那些難以避免的、小心眼的鬥爭,形象的遊戲, 創傷;所有還活著的人註定要面對的種種, 只不過是深海上一層昏濁、苦澀的泡沫…… *挫折、攻擊、威脅、糾纏、失敗。 黑暗、重擔、『勞役』等等。 我無法不把這些跟媽媽的過世連在一起。 不是因為她不能在這兒保護我了(像魔棒一揮), 我的工作一直都是獨立於她之外的——而是—— 但這也許是一回事? 我現在已被逼到牆角,必得重新學習面對世界 ——艱難的開始。重生的磨難。 *人不會遺忘。 但一種遲鈍無感漸漸襲入。 *把我和媽媽分開的(服喪使我和她融而為一) 是時間的厚度(愈來愈大,逐漸累積)。 從她過世之後,沒有她,我照樣生活, 住在公寓中,工作,出門,等等。 *——我在郁爾不快樂、鬱悶。 ——那麼,我在巴黎快樂嗎?也不。這就是弔詭之處。 一件事的反面不見得就是它的正面。 我離開一個我不快樂的地方, 但離開它也沒有讓我快樂。 *在我對自己的死亡想像中(每個人都有這種想像), 除了對早逝的恐懼, 還要加上怕對她造成的不可承受之痛。 *母親的愛是一種傳承,在我心靈深處奠下人生重大抉擇的基礎。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