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攝心守意 眼觀何處 筆記摘錄
2022/04/02 19:38:05瀏覽1018|回應0|推薦17

書名:攝心守意   眼觀何處

作者:禪和尚  本性

出版:上趣創意延展有限公司

筆記摘錄:

❨代序❩

◎佛說四十二章經: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本性即作者自知,於大千世界,萬象人間,自己只是一隻螞蟻,或一隻蜜蜂,或一隻飛蛾。緣木過河,向花而去,甚至赴火。生命瞬息,而且渺小。只是,我也很欣慰,乃至很知足。畢竟,如蟻,努力著,冒險著;如蜂,追求著,夢想著;如蛾,奉獻著,犧牲著。

❨輯一❩

◎針對多貪眾生,要令作不淨觀。針對多瞋眾生,要令作慈悲觀。針對多痴眾生,要令作因緣觀。針對多散眾生,要令作數息觀。針對多障眾生,要令作念佛觀。

懺悔己身諸業障。~~~雖然懺悔不能消滅業障,但可以讓我們度過業障的苦海。如不會游泳的人,雖然不能令大河乾涸,但憑舟楫還是能安然地度過大河一樣。

當我們要讚嘆某一宗派之殊勝時,千萬不可貶低另一宗派。只有不對機的人,沒有不殊勝的宗派。

在現實的弘法或實際的修持中,我們對一宗或一法的崇敬讚嘆肯定,無可厚非,但對一宗或一法得否認,就否認了所有的宗派或萬法,就對那一宗那一法的修持者或者崇拜者形成了致命的打擊,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削弱了他們的信心願心與行心。【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阿含經四句偈。佛陀創教伊始就重視,提倡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和合共生,和諧共榮。讓和字當頭,同創未來。

恐懼是理智與快樂的殺手。

學佛十八個關鍵詞:

1.了知因緣

2.深信因果

3.了悟苦...

4.觀察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

5.皈依佛..

6.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7.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8.履踐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9.不懈聞..

10.勤修戒..

11.熄滅貪..

12.堅持信...

13.圓滿悲...

14.把握中道

15.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16.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有漏皆苦

17.常行懺悔

18.堅信涅槃

太虛大師說: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發揚前人精神,實際上是後人對自己負責。

◎行深致穩,行穩致遠

◎斷弦掛壁知音喪,揮塵空山亂石聽

<蘇軾贈治易僧智周>

◎講經說法

為何不能無視時間與空間?因為時間是重要的音源,空間也是重要的因緣。

不能無視守正與開新:守正,守根本。開新,與時俱進。

不能無視言傳與身教:知行合一,解行並進,學修一體。

不能無視入世與出世:以服務人間作為學修進步的法門,以服務眾生做為提升成佛的資糧。透過入世,邁向出世。

◎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有法在身有法在心,最是富貴。為法而來,初心不退。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歸根思想讓我們知出也知歸。

從哪來?從家來!到哪去?回家去!

       

拙斌農曆年前逛書店時略翻讀此書,覺可多深讀,遂一套四本全買下。經幾個月,才讀完此一本。佛理廣大,深者見其深,淺者識其淺,修行文章,各自領會。摘錄如斯,如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做筆記之於拙斌,代表:已讀。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ytar3811&aid=17289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