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8/23 00:41:22瀏覽779|回應15|推薦43 | |
患有憂鬱症的人心情狀態,套用氣象報導的專業術語通常是「晴時多雲偶陣雨」般的令人難以捉摸。 我們在初交往幾個禮拜後,我就發現她常常在大笑完之後便是大哭一場。原本以為快樂之後突然襲來的失落感每個人都曾有過,所以,只要稍加安慰通常心情就會平靜下來。 但是她哭的不尋常,在哽咽聲中總挾帶著對於往事的不滿以及不快樂的情緒,回憶就像把利刃割著她的心,使得她不得不痛哭。 從她的話語之中可以想見曾有過一段極度壓抑與恐懼的童年。也許是因為父母的離異或者是一些不堪回首的記憶,為此浮現一絲陰影的痕跡。當我尋著脈絡,想去探索那背後真正的原因時,她的淚水便會像未上緊開關而止不住的水龍頭一般狂洩而下,流過她的臉龐在我的胸口留下一片用眼淚編織而成的地圖。在她哭累了沈沈睡去之後,留下我一個人找尋著那片眼淚匯集而成的地圖,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我不了解的秘密。 修眉刀是必備的工具。她使得一個女人美麗,也使得一個想傷害自己的女人有擁有它的理由。 我無意去翻尋那把修眉刀,只因為那早已乾涸的血漬,也無法拼湊出她手臂上留下第一道疤痕的動機為何。第一次當我問著她為什麼這樣作時,她只是靜靜地流著眼淚,愈是噤聲卻愈是令我感到那股憤怒在胸口翻騰著。 當我威脅著要收拾行李離開時,她才聲淚俱下的告訴我「她不知道,在那時就想這麼作」。那時我只當這是迴避問題的藉口,硬是要她說出一個我可以接受的理由。看著她的眼睛透露著恐慌和以及一臉的茫然,在心裡早己知曉自己是不會離開的,畢竟遇到了問題還是要尋求解決的方法,有時候動怒所引發的念頭對問題本身是毫無助益的。 2.憂鬱在求救 還好那只是一把修眉刀,留下的只是在手腕上幾道像擦傷般的傷痕,在我心裡卻多了一分警惕以及淺淺的無奈。 情緒每個人都會有,只是有些人控制得宜,但有些人卻無法理智的面對。我接受「她不知道」這個理由,我知道所謂的原因是在尋找事件發生的源頭,藉以解決問題,但是不知道原因也可以藉由其他的方法處理。在一面安慰一面幫她包紮傷口的時候,我提議陪著她去找心理醫生,因為在當時我便想到了她可能患有憂鬱症,但是我不是專業人士並無法判定。當她聽到醫生二個字時便又畏縮了起來,她害怕的原因我是知道的,她不斷要求著我多給她一些時間去調適自已,我答應她的前題是「假如再有下一次我便會拖著她到醫院去」。也許這樣是不對的,也許下一次的結果留下的就不只是幾道疤痕,但這也是無奈。 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自殘很快就發生了,有人問我為什麼不第一次就把問題處理妥善?我想因為當時的自已懷抱著「寧願平息一場戰爭後就期待著世界永遠和平的心態。」 一直到當她被自已的精神折磨至無法忍受的地步時,終於願與跟我去醫院尋求治療時,真正的問題才得已浮現。原因確然不是問題的本身,有時候憂鬱症是找不出原因的。 看完醫生後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吃藥。 當醫生拿了一份關於吃藥後會有哪些副作用的資料給我時,上面有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副作用和發生的機率,我不免擔心著該不會填了這個窟窿又多了一個漥。 慶幸的是她在吃完藥後,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嗜睡。 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徵兆,當她睡不著翻來覆去的時候,我便會提醒她「是不是忘了吃藥?」。如果是吃了藥還是無法鎮定心神,則就必須將情況告知醫生,作為下一次開處方及藥量的參考依據。 3.連作夢都憂鬱 服藥的蜜月期大概維持了一個多月,所謂的蜜月期是相對的。當你從極不快樂的狀態恢復到一般人的正常情緒時,便會覺得比以前快樂很多、很多。但這個狀態是持續不了太久的,就像一件事情變成一種習慣或是本來就應該是這樣時,就很難再出現高潮或驚喜了。 頻繁的夢境應該也算是服藥的後遺症之一。 一開始我也並不太在意這個狀況,直到連續幾天她在我的身上留下抓痕,對著我的胸口及眼睛痛下毒手後,我才正視這個問題。我曾問她也確實擔心著,「會不會某一天她在夢中就拿把刀往我胸口一插?」。 她的夢境多半是不快樂甚至是令人恐懼的。 通常她會要求我哄著她睡覺,我也習慣了晚睡,便趁這個機會觀察她作夢時的神情和可能有的反應。平均每一晚她大概會有三次不同的夢境,剛開始沒什麼動作,接下來便是整個人瑟縮起來,等到她眉心皺在一起時便是我喚醒她的時候了。所謂的喚醒是輕輕的搖動也的身子、輕聲的呼喚她的名字,這樣可以避免一個在作夢狀態的人,突然醒來受到第二次的驚嚇。在她渾渾沌沌意識未完全清醒時,我會輕輕的問她「是否作了惡夢?」,十次有九次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面對她常作夢這個後遺症,我似乎有了應對之道。 關於她會不斷作夢的原因,醫生也說不上一個正確的答案,大概就是「壓力太大」這一類的理由。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解決方案不一定適當、也不一定正確,但是至少是個方法,也是我現在僅能想出來的方法。 我比較擔心的狀況反倒是作夢衍生而出的「現實混淆」。 通常一早醒來她問我的第一個問題都是「昨天是不是有發生什麼事情?」,一直在她醒來之前我都確定自己是清醒著,所以答案都是「沒有」。 隨著她問這類問題的次數,以及無意識的在睡覺時會突然坐起來與空氣對話的情況愈來愈頻繁,我也愈來愈擔心「美麗境界」的劇情正活生生在我的眼前上映著。 從此,面對這類「現實混淆」的問題,除了簡單而且肯定的回答「沒有」之外。在睡前,多了一段時間引導著她分辨「現實」和「夢境」的差異。 通常,我會和她十指交扣著,告訴她「這是真的,等一下妳就會睡著,直到天亮之前就只剩下夢境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總在她醒來的時候才準備睡覺的原因。 4. 與憂鬱對話 什麼時候人會產生恐懼感? 我們一直在做著一些我們認為重要,也應該要做的事情。甚至是別人認為你應該要如何活著時,我們也就從善如流似的把別人的建議納入參考。 但是,面對著未知我們常會心生恐懼,這股恐懼的力量有如一股強大的黑暗勢力令人動彈不得。 在我的認知裡,恐懼大多來自於「未知」與「無常」。 生與死大概是一般人產生「未知」與「無常」的最大主因了吧,如果一般人是如此,那麼患有憂鬱症的人面對這些問題,誓必更加恐慌與擔憂著。 有一段時間她總是哭著醒來,然後抓住我的手以稍加安撫她內心的恐懼;接著便開始詢問許多有關生與死的問題。 這些問題有幾個大重點。如「人活著怎樣才會快樂?」「人為什麼會死?」「人死了到哪裡?」「死是什麼感覺?」「死了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了?」…等等。 我總是把這些問題就我所知的引導到較樂觀的方向去。我知道潛藏在她心中的強烈不安絕大部份來自於死亡的陰影,然而死亡在她心中意味著是「失去所有」,這也是她最大的陰影。 我曾告訴她「死亡等於另外一個新生,靈魂只是寄居在現在的這個身軀,就算肉體腐壞殆盡,靈魂也只是在等待另一個軀殼寄生。」 如果把宗教與物理學相互比較的話,解釋會簡單一點「如果把靈魂比喻為水~從這一個瓶子倒到另外一個瓶子,它還是同樣的水,只是換個瓶子」。 當然輪迴沒我說的那麼膚淺,輪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而我只是就我所能想的到的來說。這樣的論述只是為了要讓她了解,所以我必須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她明白「死亡也不盡然只能用悲觀的論調來解釋」。常人對於事情的看法會在二者(悲觀與樂觀)之間取得平衡,但是畢竟憂鬱症的人缺少的就是悲觀的相對─樂觀。 5. 面對未知 流淚是一種情緒的發洩,不管是憤怒、難過或是抑止不住的感動。哭著說出來的話就像似心靈最深處的吶喊,往往至情至性也絲毫不矯情。 但是她的眼淚總是安靜無聲的,且深怕被人發現似的靜默。那種流淚不說話的氣氛,有點像啞巴吃黃蓮的那種說不出來的苦上加苦;當我看著她時,就彷彿在看著一場悲傷的默劇,不得已才從眼睛裡示意著她心裡非常的擁擠、被某些東西壓迫著。 這對我來說也屬於一種「未知」的恐懼。 所謂「起意而動念」,但是與她相處卻毫無邏輯可言,可以說沒有任何原因只有結果。我甚至不知道她心裡有些什麼想法,不僅無法引導她的念頭,怕的是接下來不知她將會有什麼不智的舉動。 我必須不斷去猜測眼淚是因為什麼事情而匯集起來的。結論是「永遠猜不到!」有時候她想哭,只是因為單純的想哭;就像問她為何愁眉苦臉,她的回答往往是「不知道,反正就是覺得不快樂」。 最近一次與醫生會診,她問醫生「人是不是到最後都注定要孤獨?」。 醫生告訴她「人本來就是孤獨的。」 聽到這樣的回答,也許正常人會覺得這位醫生說的話頗有「哲理」。但是憂鬱症患者和我們不同,這句話等於是間接印証了「她想的是對的」。出了診療室的門口她便開始上演「眼淚的默劇」。 她一直紅著眼眶,想到就哭、哭完就靜靜的坐在床上,到了當天晚上睡覺之前整整十個小時。當我哄著她吃藥、睡覺前她才說出下面這段話: 「我覺得當人有喜怒哀樂也有生老病死(語氣哀傷)。為什麼就非得死後再製造一個人那麼麻煩,人和人在一起是有感覺的。 醫生說人本來就是孤獨的! 那為什麼還要有所謂的家庭和親情以及友情? 既然最後的結局就是離開這個世界,那為什麼還要有所謂的團體生活呢? 是不是太矛盾了?而且我覺得人一定要離開人世間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因為我們都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很深厚的情感,但是最後都要分開。 如果懂得放下的人就會快樂的離開這個世界,那不懂了放下的人就會很傷心的離開這個世界;那不懂得放下的人或是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的人是會很痛苦的,那不懂得放下痛苦的人不就活該? 如果我可以操控這一切,我希望人只有喜怒和樂以及生和老,這樣我們就不會和自己最愛的人分開了,這樣不是很完美嗎???????」 一整段聽下來好像很有道理,當然也有值得探討的空間,但是那麼多的問號,一時之間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靜靜聽著,至少她願意開口說出心裡的想法。 6.我想告訴你(妳) 我不知道處理每一次事件的作為是否正確,但是患有憂鬱症的人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安全感和陪伴。 他需要你有很好的精神和體力及耐心,回答她日日夜夜想出來的新問題,以及反反覆覆非得問出個最終答案的老問題。 多看書,因為你必須天花亂墜的回答她天馬行空般的問題。 多運動,因為你必須有很好的體能陪著她睡不著的夜晚。 修身養性,因為等她願意把心中不快樂的情緒說出來,通常要歷經幾個小時的沈默,所以要有很大的耐心。 陪著妳的憂鬱走著,還好沒有陪著妳走進憂鬱。因為我必須呵護著妳,陪著妳走過憂鬱,我也懂得更多。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