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政襲台商 世界工廠光環褪色
2008/02/10 20:35:42瀏覽259|回應0|推薦2

新政襲台商 世界工廠光環褪色

更新日期:2008/02/09 04:39  白德華上海報導

 今年元旦起,大陸實施多項新的產業政策,影響最深遠的當屬《勞動合同法》、出口退稅新制,以及動態調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等。這些新政的確「效果驚人」,甫一推出,果真讓台商面臨廿年最嚴峻的調整期,台商從未像此刻焦慮。

 「厚道明」到上海工作已八年,時運不順,加上遇人(老闆)不淑,讓他到現在還闖不出什麼名堂,更糟的是,不久前被辭退了。說他「厚道」,不止因他長得「戽斗」,而且是因人太「厚道」。說厚道是好聽,說難聽點就是「鄉愿」,不會為自己爭取權益。

 勞動合同法上路 企業變法

 話說去年人大常委會通過今年初將實施新制《勞動合同法》,所有企業的因應之道就此展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不變的真理,於是去年底全大陸開始了一波「辭退潮」,企業也跟著內部「變法」。

 為規避新制,企業不儘大量解職員工,不能解約的就要你「轉崗」、「調職」,或暗示叫你走路,不然就是把你「賣」給人力派遣公司,規避企業成本。「厚道明」就是在這波寒流中,被辭退了。

 「完全按照勞動合同法重新簽約,公司的成本至少增家四0%,連最後一點毛利都沒有了!」數千、甚至上萬員工的傳產業者最是叫苦連天。

 龍鳳水餃老闆、前上海台協會長葉惠德說,「以我們老實經營者來說,如沒有足夠的資金鏈支撐,大概也撐不下去了。」他就看著不少中小企業乾脆關門。

 現在的大陸 很像當年台灣

 去年,上海亞細亞瓷磚遷廠山東,主因雖是勞資糾紛,但董事長詹明光透露,遷廠淄博主要考慮節省成本,而且主要是《勞動合同法》開始實施的關係。

 上海聯泰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王泰允說,去年底開始,長三角很多台商向他詢問「賣廠」的事突然增多,「他們就覺得乾脆關廠算了,因為除了四金(醫療保險、養老工基金等)成本不堪負荷外,未來還要負擔員工退場,實在做不下去了。」

 「現在的大陸,很像當年的台灣。經濟起飛了,發言權就掌握在政府手裡了,當年台商像飛上枝頭的鳳凰,各地政府搶著要,如今就像烏鴉,產業層次低,各地都不想要了」。

 當然,產業落後的「大後方」,還是會搶著要台商的。像四川成都至綿陽中段,有個叫德陽的中型城市,就很可能成為廣東台商前進的天堂。廣州台協會長程豐原說,「我們去拜訪這裡的官員時,他們說,只要你們來,土地隨你們要,水、電都不是問題。」

 廣東為了「趕超四小龍」,今年起強制所有外商逐漸轉型為高科技產業及服務業,加上新制實施,單是鴻海集團所屬的「富士康」,就轉走了五萬多員工到內地去。

 《勞動合同法》促使台商成本大增加,新企所稅又將台資稅收從過去的一七%提高到二五%,過去台商享有的租稅優惠不再,匯出大陸的利潤還要再課徵一0%所得稅,加上實施動態調整《產業目錄》,台商的確不再像過去般受歡迎了。

 「轉廠或轉型,台商只有這兩種選擇了!」王泰允表示,台商像過去「打擦邊球」的辦法已行不通,台商也不再是被奉若上賓的族群了,唯有因應形勢,做好轉廠或轉型準備,才能在這波變動潮中不被淘汰。

 台商只有轉廠或轉型兩種選擇

 上海法律諮詢專家譚湘龍指出,新制上路後對所有台商一視同仁,「打擦邊球」的方式一旦被提到勞動仲裁,台商很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譚湘龍建議新來乍到的台商要留意,大陸不再是過去「予取予求」的世界工廠,也不再像越南等國有那麼多的優惠租稅了,「來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否則鎩羽而歸是不難想像的」。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ching&aid=160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