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0 14:29:58瀏覽19967|回應1|推薦8 | |
病毒感染所引起顏面神經麻痺好發季節到 資料來源: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諮詢專家/ 謝芳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家瑋(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現在正是病毒活躍的季節,少出入人潮眾多的場所,減少得病機會。 醫師,怎麼辦?我該怎麼辦?」一名男性有一天走進神經內科診間時,緊張得碎碎唸:「我明天就要去相親了,這模樣能看嗎?」 仔細一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謝芳郁發現,原來這位男士一側嘴角稍稍往下垂,且同側眼睛看起來也怪怪的,好像閉不起來,當下心裡已有了譜。果然,經進一步檢查確認他就是顏面神經麻痺的受害者。 「中樞性」、「週邊性」症狀不一樣 謝芳郁表示,顏面神經麻痺算是常見的疾病,可分「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及「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兩大類。 ● 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 通常只出現嘴角歪斜的臨床症狀,且是從患側往正常側歪斜,至於額頭及眉毛等部位,則不會出現異樣 ● 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 除了嘴角歪斜,還會合併出現同側眼睛閉不起來、眉毛無法抬高及額頭紋不出現等症狀。 如此看來,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比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難纏多囉?「錯!」謝芳郁解釋,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表現在外的症狀雖只有嘴角歪斜一項,但往往因大腦或腦幹出問題而起,患者可能合併有中風,或是同側手腳合併有無力及麻痺等情形,反而比較麻煩。非常少數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合併其他神經系統障礙的病人是腦幹有病灶引起的。 相較下,又稱為「貝爾氏麻痺」的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則是顏面神經遭病毒感染後出現發炎反應,進而引發的神經功能障礙,雖然發病時模樣嚇人,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大多數患者均能恢復至正常,較不具殺傷力。這些患者感染病毒後,除了有感冒、腸胃炎的症狀外,顏面神經也有可能因發炎而麻痺,進而出現嘴巴、眼睛、眉毛及額頭等部位肌肉不協調的症狀。 嘴歪眼斜 味覺變差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出現顏面神經麻痺?「一點也不難!」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舉最常見的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為例,患者眼睛常閉不起來;抬頭時,額頭的抬頭紋不見了。更明顯的是,就算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轉折,臉部也幾乎看不到任何表情變化,有些患者甚至還出現嘴角歪斜,一眼就看得出來。就因如此,不少患者一早醒來洗臉時,從鏡子發現一邊的臉動不了,嘴角往另一邊下垂;另有些患者則是刷牙時,原本含在嘴巴裡的水,竟不自覺地從嘴角流了下來,想擋也擋不住。看到這副光景,大多數患者都會嚇得趕緊到醫院報到,查個清楚。 除了表現在臉部的症狀外,少數患者會以聽力障礙及味覺遲鈍表現。胡朝榮表示,顏面神經也控制耳膜的張力,一旦顏面神經遭病毒感染而發炎後,功能下降,無法有效控制耳膜張力,對音量的控制力變差,聽到的聲音就會忽大忽小。同樣的,顏面神經也控制味覺,當顏面神經感染發炎後,舌頭一半味覺變差,不再像平常那麼敏銳,當然就吃不出食物的酸甜苦辣來。 年輕者恢復快,慢性病患恢復慢 胡朝榮表示,我們有12對顱神經,但主要有顏面神經和三叉神經這兩條和臉部有關。顏面神經主司運動功能,負責控制臉部肌肉的運動,讓臉部表情豐富且生動;三叉神經則掌管臉部感覺,兩者功能不一樣。 根據臨床統計,就算不積極治療,8、9成左右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在2個月後會恢復;另外1、2成患者,則可能因走在頭骨裡面的顏面神經發炎而腫脹,且未及時減壓處理,神經一旦被頭骨長時間壓迫而受傷,就不易痊癒。顏面神經麻痺需要時間來恢復,若未能如期痊癒,少數患者時間久了會留下程度不一的後遺症,比如嘴角歪斜且閉合不良,喝茶喝湯時,汁液會從嘴角流出來;有些則是兩邊臉的肌肉不協調,麻痺側反而緊繃,看起來臉歪向患側。 觀察發現,年輕病患恢復較快,老人家則因免疫力較差,恢復速度較慢,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老人更是如此。就因這樣,前述那名緊張萬分的病人就診時,謝芳郁就要他隔天放心地去相親,因為再緊張也沒用,那乾脆就坦然面對吧! 皰疹病毒感染 後遺症多 胡朝榮表示,雖然我們想得到的病毒都會造成顏面神經麻痺,但零星的論文報告顯示,感冒病毒及腸病毒等相對良性的腸道病毒居多。這些病毒引發的顏面神經麻痺,症狀通常較輕微,預後也較好,留下後遺症的機率也不高。比較難纏的是皰疹病毒。這種病毒會沿著顏面神經一路侵犯下去,侵襲性較高,神經恢復差,比較不容易好,且後遺症也較多。如果確認是皰疹病毒闖的禍,急性期除了施以類固醇治療外,也不妨合併抗病毒藥物的治療,盡可能把併發後遺症的風險降到最低。 既然是病毒感染引起,任何一個人都暴露於顏面神經麻痺的威脅之下,只是有人發病後症狀輕微,有人嚴重罷了。整體而言,大多數人一輩子頂多只發病一次,有人則一再遭到顏面神經麻痺的折磨,謝芳郁就曾碰過幾年之間前後發作多達5次的病患,病患非常焦慮。對於這些顏面神經麻痺一再發作的人,建議到醫院一趟,檢查是否有多發性硬化症或脫髓鞘疾病等問題,再進一步接受治療。 如果確診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建議患者不妨把它當成一般季節性流行性感冒,剛開始那幾天的急性期,以多休息為主,保持充分睡眠,並攝取足夠的營養及水分。若有必要,醫師會給予中等劑量的類固醇服用,降低神經水腫問題;或是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讓炎性反應降低及疼痛症狀減緩。也可透過針灸治療,緩解不適症狀。 醫師提醒患者,一定要保護好角膜,因為大多數患者的眼睛閉不起來,眨眼不再正常,眼皮失去有如雨刷的功能,角膜不僅得不到足夠的淚液滋潤,更直接暴露在灰塵的汙染風險中,容易因感染而導致潰瘍,嚴重者甚至可能失明。 謝芳郁就會診過一名住進眼科病房的70幾歲老先生,就診時眼睛角膜已嚴重潰爛。詳細問診才發現,原來他早在半年前就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多種症狀,眼睛常閉不緊,總覺得眼睛澀澀的,很不舒服,他就到藥房買眼藥水來點,但愈點症狀愈糟,視力一天天變差,最後只好到醫院求診。 看到他的模樣,謝芳郁滿是感傷 :「我們的衛教做得不夠。」她說,面對因顏面神經麻痺而導致眼睛閉不起來的患者,醫師通常會建議晚上睡覺時,以醫療用膠布將眼皮貼住或戴眼罩,強迫眼睛閉起來。出門時要戴風鏡或眼鏡以免風沙吹入眼睛。 復健可降低後遺症程度 顏面神經麻痺如此討人厭,難道我們只能雙手一攤,任憑擺布?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家瑋認為還不至於如此悲觀,除急性期的類固醇治療外,患者也可口服維生素B12來協助神經修復,再配合電刺激的復健治療,或是用手協助推眼皮、臉部的被動式復健運動,減少可能造成的傷害,降低後遺症的嚴重程度。 不過,採行復健治療時如果一不小心,可能會出現神經錯長的異常狀況,那就糟了,因此醫師施行時需非常小心。胡朝榮進一步解釋,顏面神經分布很廣,遭病毒感染而發炎後,會有自動療癒的生理機制。但在恢復過程中,原本要長去控制眼睛的神經,卻有可能長去控制嘴巴,出現所謂「神經錯長」情形,每當講話、吃東西或喝水時,眼睛就不自主地閉起來,出現一個非常突兀的畫面。 「很慘!」胡朝榮就曾治療過一名病人,驚覺自己出現顏面神經麻痺後,即積極就醫,前後在國內某知名醫學中心及國外的大型醫院就診,接受各種復健治療,最後就出現神經錯長而飽受上述困擾,生活品質直線下滑,苦不堪言。 「太急,有時並不見得是件好事。」胡朝榮良心建議顏面神經患者,耐心接受專科醫師的治療。統計顯示,大多數患者在發病2週至2個月後即會痊癒,只有1、2成患者會留下些許後遺症,急也急不來。 提升免疫力 才能預防 既然占多數的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痺是病毒感染而起,想躲也躲不了,只能坦然面對這個神經病變的威脅。我們自己能做的,就是規律生活,定期運動,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就算有一天遭到病毒感染,甚至併發顏面神經麻痺了,也能盡速痊癒,不會留下後遺症。 胡朝榮則提醒民眾,秋冬天是病毒活躍的季節,碰到疫病流行時,最好減少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只要能減少感染病毒的機率,就可降低遭顏面神經麻痺侵襲的風險,平安過日子。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