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邀習於太平島喝荼、突現中國主權!
2016/02/05 09:10:47瀏覽261|回應0|推薦15

台灣

馬'台不是美國植民地、馬以總統身份
在九二共識原則下、邀習於太平島喝荼、
突現中國主權!看國際法庭、敢不敢裁定
太平島不是島、是嶕! 另外:美明目張胆挑戰南海、
中國派四艘軍艦通過日本北海道、四國內海、
這叫*對着幹*、

圍魏救趙 解放軍頻繁出現日本海

圍魏救趙 解放軍頻繁出現日本海
圖為中國海軍「東調」級情報收集艦的資料照。(圖/取自中國網路)

據共同社9日報導,日本防衛省8日稱,4日至8日,1艘中國海軍「東調」級情報收集艦現蹤,反覆在千葉縣房總半島東南近海的毗連區外側航行。這是繼去年12月下旬之後,日方第二次發現中國軍艦的這類航行。日本防衛省認為,這是「異常動態」,正在分析航行目的與意圖。報導指出,該艦未進入日本領海。日方確認1月26日以後,該艦還曾在對馬海峽與津輕海峽航行。不僅如此,中國空警200與運-9情報收集機在1月31日當天,從對馬海峽靠近日本一側飛入日本海巡航,2月2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通過日本重要的津輕海峽。美國在南海對中國施壓,而中國卻在東面對美日施壓,其中究竟有何深意?過去一段時間,日本在東海、釣魚台的挑釁已不斷減少。不過,在南海方面,
由美帶頭的挑釁卻越來越多,甚至從2015年起乾脆親自上陣。而美為何要瞄
準南海,而放緩在東面的動作呢?《多維新聞》指出,其中的根本原因有四:
第一,華府擔心東面撕破臉,中美博弈過早破局。
在中國設置防空識別區後,美日的勢頭就被中國壓了下去,而在東海、釣魚台變得比較低調,不在東海、日本海與中國較量。包括美國、日本在內,都知道中國在東海準備得更充分,美日基本已沒什麼優勢,華府又擔心,一旦中美在東海撕破臉,便意味雙方要在第一島鏈上做個了斷,分出勝負,而這是美目前不想做的。因此,美聚焦南海,其實是要一併解決遏制中國戰略的東、南兩面。
其次,美日在東面遏制中國的態勢已形成,如今關鍵是要在南海製造事端,締結盟友。
經過幾年磨合,美日在東面已形成默契,雙方簽署了新安保防衛指針,美日在東面遏制中國已是共識。對美國
說,要遏制中國需要更多盟友,因此在南海生事,以尋找盟友是計畫中事
第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是關鍵。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而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南海位居關鍵,因此美在南海生事,是為了破壞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
第四,東盟國家是中國經濟後院。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十分密切,甚至可以說東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後院。美國無論是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還是在南海製造混亂,目的都在於分化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從經濟上截斷中國的發展之路。而中國在美國挑釁南海後,為何要出擊日本海呢?《多維新聞》指出,美國在南海施壓,中國一定要在東面施壓,原因是要出其不意,將東海、南海問題一併解決,不要讓美國認為,南海問題就是南海問題,而與日本爭端問題,就是與日本爭端問題。在美挑釁南海時,中國在東面施壓,是要讓美國了解,一旦挑釁過頭,南海問題爆發的同時,東面針對美日的角力也將全面展開。而這意味著美國要和中國博弈,就得押上更多籌碼,尤其是第一島鏈的籌碼。而華府被迫押注大了,就會小心謹慎些。

(中時電子報)

日本暗暗叫苦!
*************************

美國本身在南海政策上,也是前言不搭後語。
除了對馬總統登太平島發表聲明一事,
前後說法不一之外;對本身的作法,也處於
進退維谷之態。
美方二度派艦進入南海時,
先是大張旗鼓地表示,是為彰顯「航行自由」,
結果事後宣示,那個叫作
「無害通過」
,也就是承認進入他國領海(中時)

劉屏/華盛頓4日電

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有關南海爭議,
台灣被逼到牆角,馬英九總統別無選擇,唯有訪視太平島
才能爭取國際正視。

這篇文章由美國企業研究院(AEI)亞太議題專家馬明漢
Michael Mazza)署名,題為《修補南海,展望台灣》
(To fix the South China Sea, look to Taiwan)。文章說,
美國在批馬之際,歐巴馬政府該好好想想「我們是
怎麼走到這個地步的」。因為當其他各方都在聲索之際,
華府忽視了台灣在南海的角色,以致「台灣沒有得到
平等對待」,更何況馬總統「可能是唯一提出區域
和平計畫的領袖」。

文章說,國際機制不邀請台灣參與,令台灣無由捍衛自身權益,台灣因而加深了孤立感。更令台灣感到挫折的,是美國支持菲律賓向國際仲裁法院興訟。菲律賓宣稱太平島只是礁而不是島,國際仲裁法院卻不接受台灣提出的任何文件,甚至不許可台灣派員觀察審理過程,「這真的激怒了台灣」。這種種情事令台灣日益覺得自己是「在風中呼號」,國際社會簡直像是在電視遙控器按下「靜音」鍵,對台灣的訴求不理不睬。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威脅日益嚴重,國際社會沒有多少聲援;美國強化與所有亞太夥伴間的安全聯繫,唯獨漏了台灣。

文章說,沒有任一國家能夠坐視其主權及領土完整遭到挑戰,台灣亦然,因此台灣決定「如果不能被聽到,那就一定要被看到」(if it would not be heard, it would surely be seen)。

文章指出,展望未來,歐巴馬政府及繼任人應協助台灣參與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等國際機制,使台灣更安全。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