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煜
2018/08/31 16:52:27瀏覽300|回應0|推薦0

1.      南唐中主:

(1)南唐(西元九三七—九七五)是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歷時僅三十九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三位帝王。

(2)李璟,字伯玉,先主李昪長子。西元九四三年嗣位帝,年號保大,後為後周所敗,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廟號元宗。生性雅好文藝詞章,經常與其寵臣如韓熙載、馮延巳等飲宴賦詩。現存詞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詞收四首,草堂詩餘收一首。

(3)南唐詞人馮延巳作有謁金門詞:「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芳徑裡,手挼紅杏蕊。」後來中主李璟開玩笑的對他說:「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馮延巳也風趣回答說:「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李璟大悅。「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李璟浣溪沙得意詞句。後來以「干卿何事」、「吹皺一池春水」比喻事不關己而好管閒事。

2.      缺乏政治長才:李後主個性不喜政治,自號鍾山隱士、鍾峰隱者,平日喜讀書自娛,沉湎於歌舞享樂。加上信奉佛教,不吃葷,個性仁慈有餘,但缺乏恢宏大志,對於宋室,僅以金帛納貢,冀求苟安,終至國亡身降。既降宋,宋太宗聞其好作詩,使舉得意者一聯。後主沉吟久之,誦其詠扇曰:「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太宗顧近臣曰:「好一個翰林學士。」蓋譏其只宜作文人。清朝袁枚引南唐雜詠這麼形容李後主:「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3.      在汴京二年餘卒:後主自從做了宋朝臣虜,精神上十分悲苦悔恨,嘗在寄給金陵舊宮人的信上說:「此中日夕以眼淚洗面」。太平興國三年七月七日為後主生日,他命歌妓作樂,聲聞於外。宋太宗不悅後主這樣酣暢,又嫌其詞作有「故國不堪回首」等語,即賜藥毒死,年四十二。凶聞至江南,父老多有巷哭者。

4.      宮廷歡樂生活:

(1)描寫宮廷豪華生活的詞,玉樓春是一個代表作:「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2)還有一首是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3)另在一斛珠詞描寫大周后的嬌媚風流:「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箇。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沾濡)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汙)。繡床斜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4)菩薩蠻詞描寫小周后的嬌羞:「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以襪著地。剗,削平)步香,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多少帶著花間一派的色彩

5.      亡國之痛:

(1)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u李煜遺聞軼事

1.      大、小周后:

(1)   大周后,名娥皇,貌美多才,通書史,善歌舞,精音律,尤工琵琶。有一次雪夜,大周后舉杯邀後主起舞,後主曰:「你能創作一首新曲,就可矣。」大周后頃刻間即譜成一曲,名邀醉舞破。又如唐朝時盛傳的霓裳羽衣曲因戰亂而不復傳,後李煜得殘譜,與大周后重加修訂,於是開元天寶的餘音得以復傳於世。大周后與李煜夫妻情愛深篤,生活美滿,一斛珠即寫二人相處的歡愉。但好景不常,結婚十年大周后就因病而死。後主哀苦骨立,杖而後起,自製誄刻之石,與大周后所愛的琵琶同葬。又作書焚之與訣,自稱「鰥夫煜」,辭數千言,皆極酸楚。

(2)   小周后是大周后的胞妹,警敏而富有才思。大周后生病時,她常與李煜幽會,逐漸產生了感情。李煜曾將此事寫成菩薩蠻一詞。然而大周后對此並不知曉。某天,病中的大周后偶掀幔帳見到小周后,驚恐地問:「你怎麼在這裡?」小周后年紀小,不知嫌疑,而且與李煜廝混已久,竟如實相告:「已來幾天了。」大周后聞之,萬念俱灰,至死臉也不朝外。

2.      後主宮中豪侈:

小說載江南大將獲李後主寵姬者,見燈輒閉目云:「煙氣!」易以蠟蠋,亦閉目云:「煙氣愈甚!」曰:「然則宮中未嘗點燭耶?」云:「宮中本閤每至夜,則懸大寶珠,光照一室,如日中也。」觀此,則李氏之豪侈可知矣。

 

u李煜文學成就

李煜擅長書法、繪畫,通曉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詞的成就尤高。李煜的詞風以亡國為界,分前後兩期:

1.       前期多寫宮廷宴樂、男女情愛,風格清麗,輕快俊秀。如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寫宮中歌舞、飲宴,詞采綺麗;一斛珠(曉妝初過)描繪男女情愛精細;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對幽會少女心理刻劃真切入微。

2.       後期則寫亡國之痛,身世之悲,哀怨淒絕,至為動人。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等,都是此期的代表作。主要抒發憑欄遠望、夢裡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抒發明知時不再來而心終不死的感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詞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不但語言自然精鍊,概括性強,且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使詞不但寫豔情,也寫身世家國之感。

 

u相關評論

1.      王世貞曰:「花間猶傷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藝苑巵言)

2.      沈謙曰:「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徐執詞苑叢談引)又云:「後主疏於治國,在詞中猶不失為南面王。」(沈雄古今詞話引)

3.      王國維曰:「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又云:「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

又云:「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u著名詞人

1.      詞帝、詞聖:李煜。

2.      詞中之龍:辛棄疾。

3.      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

4.      閨秀詞人之宗:李清照。

5.      集宋詞大成者:周邦彥。

6.      詞中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濟南二安:李清照(字易安)、辛棄疾(字幼安),二人皆為濟南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kan3215&aid=11474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