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 臟腑病變表徵 診斷口苦 須多方辨證
文/朱昭穎
口苦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症狀,就是時常覺得口中帶有一股苦味,喝再多水,也無法改善這種症狀。這種症狀很早之前就已記載在「黃帝內經」裡面,它以「膽痹」為名,形容以口苦為主症的疾病,指出了膽熱、肝熱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也跟民間認知的「口苦即是肝火大」相當雷同。
現今則認為,口苦是因多種臟腑病變而產生的症狀。曾有人統計184例口苦患者發現,以消化系統疾病最多,佔了42.8%;呼吸道系統疾病則佔了22.5%;癌症則佔了第三位,達15.2%。因此治療口苦,必須從許多方面仔細辯證,以求最大療效。
●膽熱口苦:常見頭暈目眩、口苦,甚至偶吐苦水、偶爾發熱、偶爾怕冷,可用小柴胡湯治療。
●肝火口苦:常見頭痛、口苦、脾氣壞、性急暴躁、面紅目赤,可用龍膽瀉肝湯治療。
●胃熱口苦:常見口渴、口臭、牙齦腫痛、口苦、便秘,可用清胃散治療。
●心火口苦:常見心煩失眠,口乾、口苦、舌尖紅、小便黃,可用黃連瀉心湯治療。
●脾熱口苦:常見腹脹悶、噁心嘔吐、食慾差、大便不暢,可用茵陳蒿湯治療。
在具體治療中,也可以選用多種藥物來幫助療效,如生地、知母、石決明可滋陰養血、育陰潛陽;酸棗仁、柏子仁、百合可用來清心安神;柴胡、鬱金、枳殼等舒肝解鬱;用梔子、黃芩、黃連等清熱安神,並可治療口苦。
建議患者盡量不要攝取過度油炸的食物,避免腸胃燥熱而引起口苦;保持早睡習慣,避免熬夜以保護肝臟,以免肝膽火熱上逆,導致口苦。
(作者為台南縣玉井鄉昭穎中醫診所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