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慶,為何而慶?
2020/10/09 04:36:27瀏覽360|回應0|推薦1


緊接著中秋四天假期後,又來到雙十的三天連假,全臺運輸動脈含括網際網路的傳輸,又將進入超滿載的塞爆塞滿狀態,而在此時間點,一年一度的國慶大典,究竟為何而慶祝?

中華民國109年10月10日的誕生,往前追溯,導因於辛亥革命於武昌起義爆發,當年即為1911年10月10日,此場起義成功推翻大清朝歷時268年的統治,也結束了中國帝制於西元前221年由秦朝建制的君主統治,辛亥革命開啟了民主共和的新紀元世代。

短短百字內的一句話就將走入歷史的千年記錄講完,而這當中,海葬了太多無名英雄的血淚故事,在每個朝代的興起跌宕之間,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檔案記錄裡,當人人都只記得國父孫中山先生十次革命失敗,又有多少人的默默付出與壯烈犧牲能真正浮出檯面為後人所緬懷?!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所寫予妻子的《與妻訣別書》,享年25歲,成為今人緬懷先烈的一封斷腸家書!信中林覺民寫著「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即是因為深愛著家人的心念,以及為了打造美好未來的信念,將人間小愛轉化為國家大愛,所以,願意賭上生命,在年輕有為之際以死赴義。

中華民國的建立,是因為有無數位林覺民先生的慷慨赴義,以及成千上萬懷抱著民主大夢的青年為國捐軀所造就的民主成就。縱觀古今歷史,人權都是爭取而來的!猶如每個人的生日般,都是母難日的造就!

百年建國誠屬不易,但也只不過三世代的光景。臺灣-中華民國能有今日的繁盛與和平,完全得歸功於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點滴,然而,篳路藍縷,創業維艱,但守成更難。在世界各國的民主進化歷程中,都會看到相似的腳步與脈絡,因為「法」與「稅」,一個帝國或民族能否興衰存亡,就在這兩件事上了!

1620年,一批英國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往美洲大陸航行,打造了美利堅共和國的建立,在上岸之前,41名成年男子於船上簽訂《五月花號公約》,該政治聲明表示:政府是基於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且將以法治國,透過所有公民自由結合的權利,並可以通過制定對大家都有利的法律來管理自己。自此而後的美國四百年能得以快速成長、茁壯與強大,即根基於此公約,一群受迫害的人民對於新世界的共同願景:信仰、自由、人權、自治、法治…等美國精神,不僅造就了美國憲法,更影響劃時代的全球歷史。

1789年法國大革命,被史學家稱為最偉大且也是最激烈的反抗行動,是一場社會政治革命,對於威權腐敗的舊體制的隱忍與不滿,最終不斷擴大的徵稅議題,巴黎人民終於爆發民怨並群起攻陷了巴士底監獄。這一場激進的變動對法國歷史及全歐洲都留下深遠影響,而探究根柢,人民所爭取的也僅是最基本的生存權。

適逢中華民國109年國慶,談國慶不得不憶起江國慶冤殺案,臺灣史上重大人權指標案件。此一案件凸顯軍法審判制度的嚴重問題-雖有軍事檢察官、軍事審判官,但都隸屬同一個上司「國防部軍法司」,換言之即行政體系的國防部能斷人生死,此外,此案件更將軍中人權、公務員的官僚心態、冤獄賠償、死刑制度等議題浮上檯面;2013年洪仲丘案爆發引起全民撻伐,白衫軍運動讓軍中人權備受關注,在一片廢除聲浪中,限修軍事審判法,改為戰時適用,平時由司法管轄。

於今年9月19日在竹北發生的黃媽媽路邊舉牌而遭警方隨機逮捕事件,讓百年臺灣的民主自由法治招牌再度蒙上汙點。六家派出所員警的執法過當,迫害人權、傷害言論自由,而更嚴重的是,在種種的媒體訊息與新聞稿的揭露,皆明顯指出幕後尚有更高層的司法體系在做黑手指揮與指導。

919事件讓人喚起臺灣史上的白色恐怖時期,起因於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配槍警察不當使用公權力而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此緝菸血案終釀為導火線,引爆廣大民眾積累已久的不滿與怒火,爆發成蔓延全台的228事件,隨之而起的是臺灣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

國慶,為何而慶?在建國一百零九年的今天,在民主這條大道上,一路上跌跌撞撞,因為前人的浴血捐軀,改朝換代,以及不斷地衝撞體制,才讓後代子民的我們,得以享有較先人更自由、更民主、更法治的國度;然而,建國一百零九年的今天,我們仍有許多不完善的法制待改進,我們仍有許多舊時代的威權觀待打破,我們仍有許多人治的陋習待檢討。

國慶,為何而慶?就得來談談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美好大夢:「走向共和」,共和的觀念,是平等、自由、博愛。民國應該是自由之國,自由是民眾,天賦的權力;民國應該是博愛之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民國,更應該是法制之國。讓共和不僅是一個名詞,一句空話,或一個形式,要讓它成為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讓它成為我們牢不可破的信念。共和,是普天之下民眾的選擇,是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張米奇的美好大夢:以民為本,以法為規;人權至上,萬民同享;國家富強,萬民安樂!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keytjm&aid=15136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