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0/21 13:35:17瀏覽2037|回應2|推薦44 | |
波斯灣風情(一) 《沙迦老屋--阿那布達的房子》 這幢名為「阿那布達房子」(Obaid Al Shamsi)的白色老屋,位於沙迦(夏爾迦Ash-Shariqah)的史蹟區,始建於1845年,代代相傳至1972年,因年久失修,1990年重新整建後,於1995年開放供遊客參觀。 這是造訪「波斯灣明珠—杜拜」(Dubai迪拜)的遊客一定要看看的景點。 沙迦,是阿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七個酋長國之一,位在杜拜和阿吉曼之間,瀕臨波斯灣和阿曼灣。 在發現石油以前,沙迦人過著捕魚、養牲口、種椰棗和採珍珠的生活,住在沒水沒電的棕櫚小屋中,由於Obaid Al Shamsi是當地有名望的商人,以買賣珍珠致富,他家的房子和院子佔地寬廣,是座二層樓城堡式的建物,有很多房間,雖然戶外艷陽高照,但室內仍然有一份陰涼。 「阿那布達房子」的建材中有取自大海的珊瑚石和沙漠的棕櫚樹,為配合熱帶沙漠型氣候,所以窗戶都很小,並且用鏤花的裝飾物遮住,能透光、能通風,又能達到隱蔽的作用,無論從房子外面看,或者是從屋子裡面看,都有不同的趣味。 阿拉伯式建物的特徵在這裡都能看到,比如說:格子窗、凹狀壁龕、拱門、廊柱、陽台、迴旋梯等;屋裡擺設的地毯、靠枕、木箱、陶器、水罐等等,綜觀「阿那布達房子」的建材和設備都是簡潔而實用的。 厚實的刻花木門、繁複縟麗的地毯,能突顯出主人的富裕;長嘴的銅茶壺則是熱情主人的象徵物。 馬 亞最喜歡的是「阿那布達的客廳」。 無論是杜拜帆船飯店(Burj Al Arab)的住客、或是阿布達比酋長皇宮(Emirates Palace)做客的旅人,一進門就會喝到一杯甜甜的阿拉伯茶,讓人感受到「主人」無比的誠摯,這其實是伊斯蘭地區傳統的待客之道。 在「阿那布達房子」裡做客,坐在客廳便能感受到阿拉伯式的熱情,地毯上放著一個草編的「大帽子」,掀開來一看,原來是「茶具」啦! 牆角大銅壺裡滾著熱茶,主人斟上一杯混合著薄荷、茴香,胡椒香料的釅茶,端出撒滿芝麻的烤餅乾和甜蜜蜜的椰棗乾‥‥‥「有朋自遠方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人情味就瀰漫在屋子裡了! 「大茶壺」代表的是好客之心和待客之禮,同時也代表著阿拉伯民族愛「分享」的傳統個性。 發了石油財的「阿聯酋UAE」,近年來在打造新城市時有許多令世人驚艷的建物出現,波斯灣上豈只是由杜拜重現了「亞特蘭提斯Atlantis」的奇蹟,更有比美沙漠金字塔的海上「棕櫚島Palm Island」,而阿布達比的「馬斯達爾Masdar city」更宣示未來城市的遠景和人們的期望。 在沙迦重新整建「老房子」,是要告訴人們「不要忘記前人生活的模樣」,也不要因為走上現代化的路子就脫離了過去的傳統。 馬 亞坐在「阿那布達房子」的客廳裡想著: 搬進設計完善的「新房子」後,誰還想留在沒水沒電的老屋中生活呢? 現代人家居生活中「可有可無」的雜物真是太多了,所以雜念也比較多。 要回到簡單清爽的生活,首先就是把不用的雜物、雜念都清除掉。 生活少了雜物,空間就大了。 心裡少些雜念,心情就寬了。 ‥‥‥若能再添些遐思,重讀《天方夜譚》一定能神情怡悅,悠然自得。 快跟馬 亞到沙迦的老房子裡瞧瞧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