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昨天起了個早,就想去公園裡走走,運動一下.
幾日未去公園,想來春花應該已經謝了差不多了.
沒想到牡丹園裡的芍藥竟然也開的如牡丹般的美麗!
其實牡丹和芍藥是如何區分的,may也沒十分清楚,就想前些時候整片開的既然是牡丹花,那麼現在一叢叢綻放的,應該全是芍藥吧!
呵呵!萬一"張冠李戴"了,還請指正!
芍藥的花語是什麽?
芍藥花 依依惜別,難舍難分 !
芍藥花 學名:Paenoia albiflora
英名:Common Peony別名:沒骨花、婪尾春、將離、殿春花
科名:芍藥科
形態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質根。莖叢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狀複葉,小葉通常3裂,長圓形或披針形,葉脈帶紅色。花單生于莖頂,花梗長,花色有白、粉、玫瑰等色,少有淡綠色,花形變化多。
繁栽要點:繁殖以分株爲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間)進行。播種多用于育種及培養根砧時用。耐寒,北方可露地過冬,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長開花。喜向陽,但稍予庇蔭,開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窪及鹽堿地均不宜栽種。
栽培簡史與花文化: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歷史,與牡丹並稱“花中二絕”,自古有“牡丹爲花王,芍藥爲花相”的說法。《詩經.鄭風》(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谑,贈之以芍藥”的記栽。作爲觀賞植物栽培,最早見于晉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種。隋代已有園藝栽培,經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種增多,宋代以揚州栽培最盛,元明時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陳子的《花鏡》記載了88個品種。1949年後,各地栽培漸多,品種達200余。歐洲的芍藥栽培,是從中國引進栽培品種後開始的。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藥相贈,表達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唐代詩人柳宗元及宋代詩人陳師道均譜寫過生動的、讓人回味的詠芍藥詩篇。由于芍藥適應性強,管理粗放,各地園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專類的園中園,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適于作切花。室溫18攝氏度-28攝氏度條件下,水養可維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時切取,置5攝氏度條件下,可保持30天,成爲當今普遍應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藥。
芍藥,一名白木。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性味與歸經:苦、酸、微寒。歸肝、脾經。
功效與主治: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肋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以上資料來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