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聞有感:中國時報大裁員
2008/06/19 00:19:57瀏覽1496|回應1|推薦27

心得:

*覆巢之下無完卵

早年靠報禁保護的兩大報,內部問題一大堆,中國時報只是先爆發出來而已。

聯合報很危險! 聯合報很危險! 聯合報很危險!

這幾年在怪裡怪氣的王效蘭掌權下,編輯部門荒腔走版,愈來愈與社會主流民意脫節,遲早會出大問題。

*中國時報不可一日無余紀忠

中國時報本來就沒制度,人治色彩強烈,山頭林立。

「中國時報不可一日無余紀忠」這句老話果然是事實。

*將帥無能,害死三軍

無能的高階主管連番錯誤決策,卻要基層員工來扛。

該下台的是余建新跟鄭家鐘。

*阿斗

再次證明余建新是扶不起的阿斗,老爸余紀忠的聰明才智沒有遺傳下來。

余建新喜歡喝紅酒上酒家,根本無心經營。

*棄守中南部

以後中國時報沒有地方版了,只會造成中南部讀者的疏離感,加速中南部讀者大量流失,中南部廣告全沒了,報份繼續下滑,前景更不樂觀。

*菁英報?

余建新提出「菁英報」構想? 笑死人!

真正的菁英會自己上網找各國的資訊,才不屑看自命清高的「菁英報」。


中國時報印刷品質甚差,菁英不屑買菁英報。


在一片節能減碳聲浪中,菁英不會去買菁英報。

*冰河期

媒體的冰河期正式到來。我猜下一波就是嚴重過剩的新聞台了。

-----------------------------------------------------------------

中時將精簡半數人力 9/1起減為10張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2008.06.18
 
 
中國時報因不堪成本高漲、廣告收益萎縮,傳出將裁員600人。

晚間,中時召集幹部開會,會中規畫八月三十一日前,各部門自提二分之一人力精簡計劃,九月一日起,地方新聞停刊,報紙張數減為十張。

------------------------------
給中國時報同仁的一封信

發行人 周盛淵

親愛的中國時報所有同仁:

去年的三月二日,我重新回到了大理街132號-─這裡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因為我生命中的38個年頭,都與這兒息息相關。

那一天,我心情十分沉重,因為光從報業這個傳統媒體來看,它的未來其實是一條非常艱困的路程。但是因為我們是以媒體集團的眼光展望未來,因而我們還是遠較其他同業擁有更多的機會。所以我當時勿寧以是一種奮起和再造的遠景,來向同仁許諾大家更好的前途。

當時我說,我們不能沉緬往事而要面對未來,因此必須從傳統的媒體思維跳脫出來。只要我們匯集人才淬鍊出良好內容,就能擺脫平台或載具的束縛,而透過媒資中心的資源整合,便無懼於未來任何時代的變化。優質的內容供應者,便是我們的定位,也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我相信有許多同仁看了這幅圖片,也下定決心要努力作為。所以在隨後的日子裡,大家劍及履及,秉持著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原則,我們一起規劃了許多解決眼前困境的方案,逐步逐項去推動執行。於是,我目睹了每一個部門內每一位同仁,因為奮發而締造出來許多感人場景。

這一年裡,我們可以負責的告訴自己:我們創造了很多改變和成績。只要繼續努力繼續堅持,我們必將破繭而出,再度奮起!

可是,殘酷的現實,終究還是帶給我們出乎意料的打擊。

以中國時報這一年的實績來看,我們的努力並沒有帶來經營上的改善。雖然我們大幅度的改版,使得讀者結構迅即有了良好改變也提升了報份,但是整個報業和廣告市場上的持續衰退,卻使得我們的營收上顯得徒勞無功。而我們錙銖必較的撙節費用和成本,卻遠不及紙價和原物料的飛漲!再多努力,在面對持續擴大的摰至虧損下,呈現出來的,卻是一種諷刺性的對比和反差。

再看短期的未來,經濟復甦和環境變佳,似乎是一個暫時還難以採擷的果實。這麼幾年下來的持續虧損,還能讓我們存活多久?

這不是董事長個人的問題,這是我們所有同仁都要去面對並思考的問題。

以往這兩個月裡,董事長和我以及幾位核心幕僚,反覆研商計畫我們的財務缺口和未來方向。非常痛苦,非常煎熬,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必須再做一次很大規模的改變,才能使得我們其中一些同仁,能夠度過難關,繼續傳承另外許多同仁無法簇護的香火,使得中國時報還能夠朝向永遠經營的路途前進。

董事長對於媒體發展,常有獨到見解,像是介入有線和無線電視的經營,便是非常明顯的例子。這一次如何讓中國時報持續營運,董事長提出了「菁英報」的想法,看起來那是克服現狀困難並又能夠帶機再起的最好方式。

中國時報一直便以優質報紙自我期許並獲得肯定,「菁英報」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再做改良。因此他的讀者對象應該是高社經地位、高教育程度、高所得收入、高度國際觀及高度社會參與的各界意見領袖。但由於我們能是一個綜合性報紙,因此應該涵蓋的將是不分年齡層和地域性的所有讀者。也就是說,未來的中國時報雖是偏重社會菁英,但並不孤芳自賞的脫離現實。

這樣的定位,目前看來似乎是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它將不再落入傳統「大報」的思維,可以免除想要面面俱到卻又左支右絀的窘境。因此,一個重新併又精緻的改版,將是朝向這個目標前進的第一步。張數的減少、新聞與廣告版面的重新配置、印刷條件的改變等等相關議題,都將立即接踵而來。當然,我們的工作人數和設備,必將同步大幅減少。

而這攸關許多同仁工作權的問題,我們也無力迴避。

在立即就要開始的各項規劃過程中,每一個部門都必須要循由這個原則,做最精簡而有效率的安排。無論屆滿退休年資與否的許多同仁,終將在這一兩個月內,辦理手續而離開這個讓我們充滿回憶的大家庭。

現實的殘酷,在我們所有人的生命中,總會不時出現。雖然「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但是我們只要抱持著開闊的心情,坦然面對,就會讓這個歷程順利渡過。法鼓山聖嚴法師教導他的信徒,遭逢困境獲災難時,只要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心靈就會真正平安,生活終會雨過天青。這些話,值得我們學習和實踐。

因而,我誠摯的希望,那些接獲通知並將揮別報社的同仁,都能平靜而又理性的面對,並能祝福那些繼續留下來奮鬥的同仁-─希望他們能夠珍惜這個機會,代表我們去完成延續中國時報生命光榮使命。

今天中午,我已與工會的代表見面,下午也召集了主管開會,將上述情形為他們作了簡報,並且承諾對於離退的同仁,雖然報社極端拮据而又艱困的時刻,仍將用最大的力量來謀取合理的待遇。

而為了表示對於以往一年的績效不佳自請處分,也為了對於這次劇烈改變的政策負責,我個人也將在新的時代來臨之前,陪伴離退同仁一同離去。

請接受我的歉意,請接受這個變化,請以最大的慈悲和智慧,來共同渡過這個難關!

謝謝你們。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tth5560&aid=1971231

 回應文章

戎撫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悲觀中仍有一絲希望
2008/07/08 06:05

 報紙經營艱困舉世皆然,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都面臨嚴酷的市場挑戰.

不只報紙,電視台也開始面對市場衰退問題.台灣剛開始,美國已嚴重威脅傳統電視台的生存.

三年前媒體大亨梅鐸以80高齡親自領軍,率領旗下媒體全面網路化.這是在救亡圖存.

中國時報是以資源整合推動改革,因而積極併購有線.無線電視台.廣播電臺,希望產生綜效,但綜效創造的效益顯然不及成本的墊高,虧損最多的中國時報只好裁員.

我為中國時報杞人憂天的是,台灣正跟隨美國的發展步調,網路電視將快速成長,但中國時報的網路事業仍以文字為主,不夠重視影音部分,市佔率也無主導市場的力量.

聯合報網路事業發展比較快,有一定的市場主導力,但對影音的投入始終非常謹慎,這一定會限制聯合報的媒體王國地位.但聯合報採取的是另一種策略:極大化核心能力的價值.

許多質報採取此一策略,華盛頓郵報有效運用報紙的市場優勢地位與資源,投入教育事業,成為主要獲利來源,也穩定了郵報的生存與發展.

聯合報最近就經常動員全報系的業務與編務資源,投入台灣看,展演市場不夠大,經營非常辛苦,前人血淚斑斑.不過,這應該只是一個開始吧!

Lucent(matth5560) 於 2008-07-08 23:16 回覆:
感謝您這麼精闢的見解
看到新聞界的大前輩在此留言
我深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