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電視上看到地基主的典故
才知道從小家裡為什麼要在廚房拜拜的原因~
順便查了一點資料~整理一下~
1.節錄自國際風水堪輿張旭初生活風水財運地理開運網
http://www.cocgra.com/
指的是不論新舊的每一間房子,都會有一位地基神駐守,所以衪又叫「守地神」。不過陰宅地的守地神不叫地基主,而是叫「后土」,也就是山神土地公。地基主雖為陰神,但衪與好兄弟不同,好兄弟指的是該土地週邊遊蕩的孤魂野鬼,地基主則是該土地原本駐守的守地神。
2.轉載自Yahoo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1912937
地基主指的是房屋的先住者或原地主,俗稱「開基主」、「宅神」或「地龍公」,類似好兄地,被民間視為癘神。
一般認為房子的原地主在開拓建設住宅後,有的不幸被他人侵掠霸佔;有的轉讓他人,因此怨靈會陰魂不散,並停留在其生前所居住的屋內,如果不加以祭祀便會成為無嗣孤魂,對後來的居住者作祟。
本省人相信,如果地基主對他們作祟,就會使居住者的家庭不合睦,甚至使他們生病、事業不順等種種不幸的事。為了避免地基主的作祟,許多人於是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作牙時( 祭拜土地公 ),另拜地基主,希望地基主能保佑閤家平安、事事順利。此外,在搬家 (特別是搬入曾經有人居住過的房子) 、安神位及年節如端午、尾牙、除夕時都要祭拜地基主。
地基主一般沒有供奉神位或神像,民眾祭拜時只要在房屋的前門或後門擺設供品,向屋內祭拜即可。台中的城隍廟則立有一座泰式造形的地基主牌位,在台灣可說是相當罕見。
許多人將祭拜地基主與「犒軍」混為一談,其實是不正確的。犒軍指的是犒賞鎮守在村落的五營兵將,感謝他們鎮守村落的辛勞,與祭拜地基主不論在祭拜的目的或對像上都是不相同的。
3.轉載自Yahoo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2803523
地基主就像是家裡的守護神,每逢清明節(農曆三月初三) , 過年(農曆十二月二九或三十) ,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小過年>) ,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一年當中這五天要拜祂,拜地基主要在廚房拜,桌子不能用太高的桌子,
拜地基主的供品:
1. 兩碗白飯(要筷子)
2.一對小支紅蠟燭
3.一隻雞腿(要剁)
4.一條魚
5.三樣菜
6.兩碗湯圓
7.兩碗發糕(平常不用,不過,過年要)
p.s.拜地基主時,不能用煮熟的飯來插香,要用小杯子或是煮飯量米的杯子裝
生粒來插香
4.轉載自Yahoo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40502723
地基主(屬于自然神,與土地神一樣,只是範圍為一家建物的宅基而已,稱為「宅基神]。本地人均謂地基主,即先住該宅的守護先魂。
地基主或為原先住在這塊土地上者,或為原地主,而這些鬼魂也許成為無嗣先魂。一般地基主都無神像,但每家都祭祀。如果地基主作祟,就會使居住者家庭不合睦,甚至使他們生病、事業不順等種種不幸的事。
一般民間於遷入宅時拜地基主之外,每年節日也要祭拜地基主。以示尊重感恩。
有些地區則與拜福德正神相同土地公一般,每月初二、十六都祭拜地基主。或有節日時再祭拜.敬拜之供桌不要太高,據了解地基主身材較為矮小.
地基主(或說地居主,原為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屬于自然神,與土地神一樣,只是范圍限于一家建物的宅基而已,故右稱為「宅基神]。
台灣民間多巳將自然神發展成為靈魂神。地基主或為原先住在這塊土地上者,或為原地主,而這些鬼魂也許成為無嗣孤魂,可能前來作祟后住者,因此都予以祭祀。民間將地基主視為癘神,與好兄弟視為同類。
一般地基主都無神像,亦無廟宇,但每家都祭祀,台南幣北極殿后殿,奉祀地基主神像,極為罕見。
拜土地公后,另排長椅在門口,供五味碗,也就是說普通的菜飯類,并且燒經衣和銀紙,拜地基主。地基主,即先住該宅的孤魂。除農厝十二月十六日要拜地基主之外,每年農歷二月二日和端午節也要祭拜地基主。有些地區則比昭拜地公一般,每月初二、十六都祭拜地基主。
地基主又稱「開基主」、「地龍公」或「地靈公」,祂與好兄弟算是同類,是最早居住在每一間房子裏的陰靈,也可能是無主的孤魂,所以有人又把祂稱為原地主,民間相信若不加以祭拜會招惹災禍,所以舉凡陽宅動土、搬新家、移居、安神明後的當天下午一定要祭拜祂,祈求祂保佑我們闔家平安。
為了避免地基主作怪,許多人會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作牙時(祭拜土地公)另行祭拜地基主,此外在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及過年除夕等這些重要的日子,也都會慎重的祭拜祂,以免家中遭到煞氣或惡鬼的侵擾,而地基主一般是沒有特定的神位或神像的,傳說中的祂是一個個子矮小、渾身烏青、活蹦亂跳的小鬼,祂曾是屋宅的原住民,往生後因為陰魂不散而長期滯留在屋內,如果霸佔了祂的地盤而不打聲招呼的話,惹毛了祂可會使屋內的人家庭失合、身體發病,事業更會每況愈下。
祭拜地基主是有撇步的:拜拜時間宜選在陰氣漸昇的酉時(傍晚五到七時),因為地基主的個子不高,所以供桌亦不可設得太高,呼請時要稱其「地龍公」或「地靈公」,不可直呼地基主,祭品可用家中現成的便飯菜(最好是有飯、菜及湯,一定要煮熟的,亦可將剛拜完神明的供品拿來拜)、水果(不要用芭樂、釋迦、蕃茄)、茶或酒三杯、紅燭一對、碗筷兩雙(地靈公及地靈母夫妻兩人),祭拜後再以刈金、銀紙及經衣等打點,至於拜拜的供桌有人說是擺在廚房向客廳內拜,有人則說是擺在廚房後門向外拜,可依各地方的習俗自行決定。
和土地公一樣,地基主一向被視為陰神,所以祭拜應儘量求簡單快速,以免時間久了引來一些不好的東西,雖然祂不是神界的主流派,但在惕厲人們飲水思源上也算是蠻有功勞的。
5.轉載自Yahoo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21403490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觀音菩薩、釋迦牟尼、土地公…等耳熟能詳的神祇外,和我們關係較為密切的,就非「地基主」莫屬了,地基主又稱「開基主」、「地龍公」或「地靈公」,祂與好兄弟算是同類,是最早居住在每一間房子裏的陰靈,也可能是無主的孤魂,所以有人又把祂稱為原地主,民間相信若不加以祭拜會招惹災禍,所以舉凡陽宅動土、搬新家、移居、安神明後的當天下午一定要祭拜祂,祈求祂保佑我們闔家平安。
為了避免地基主作怪,許多人會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作牙時(祭拜土地公)另行祭拜地基主,此外在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及過年除夕等這些重要的日子,也都會慎重的祭拜祂,以免家中遭到煞氣或惡鬼的侵擾,而地基主一般是沒有特定的神位或神像的,傳說中的祂是一個個子矮小、渾身烏青、活蹦亂跳的小鬼,祂曾是屋宅的原住民,往生後因為陰魂不散而長期滯留在屋內,如果霸佔了祂的地盤而不打聲招呼的話,惹毛了祂可會使屋內的人家庭失合、身體發病,事業更會每況愈下。
祭拜地基主是有撇步的:拜拜時間宜選在陰氣漸昇的酉時(傍晚五到七時),因為地基主的個子不高,所以供桌亦不可設得太高,呼請時要稱其「地龍公」或「地靈公」,不可直呼地基主,祭品可用家中現成的便飯菜(最好是有飯、菜及湯,一定要煮熟的,亦可將剛拜完神明的供品拿來拜)、水果(不要用芭樂、釋迦、蕃茄)、茶或酒三杯、紅燭一對、碗筷兩雙(地靈公及地靈母夫妻兩人),祭拜後再以刈金、銀紙及經衣等打點,至於拜拜的供桌有人說是擺在廚房向客廳內拜,有人則說是擺在廚房後門向外拜,可依各地方的習俗自行決定。
和土地公一樣,地基主一向被視為陰神,所以祭拜應儘量求簡單快速,以免時間久了引來一些不好的東西,雖然祂不是神界的主流派,但在惕厲人們飲水思源上也算是蠻有功勞的。
春節 清明 端午 中元 重陽 除夕 搬家 安奉神明祖先時
地 點 廚房面向客廳或房子前後門向屋內祭拜。
時 辰 當日上午( 10點至12點 ) 或下午( 2點至5點 )
供 品 飯2碗、筷子2雙、湯匙2支、湯一碗公、菜數樣、酒(或茶水)3杯、應景食物(粽子 紅圓等) 鮮花素果...等供品 可隨心意增加
供品置於矮桌上。
口訣 地基主公(婆),今日是某某日,誠心誠意獻飯菜,及九金、九銀、更衣,奉敬請地基主公(婆)來享用,祈求地基主公(婆)繼續保佑我們全家平安。
※備註:要準備一張矮桌子,由廚房拜向客廳,金紙一定要在供品收拾前燒化。
6.節錄自台灣特有神祇『地基主』暨北高雄開發史第二編
http://www.chi-san-chi.com/2culture/writer/jun_e/landlord.html
農曆三月節,七月半、冬至,家家戶戶都在拜「地基主」,大家對這個沒有廟宇的「地基主」又瞭解多少。全國走透透,我只有在阿里山的奮起湖火車站邊土地公廟,看到比土地公廟小一號的「地基主」廟,而由廟的結構看,它比「土地公」廟還古老。訪問附近地方耆老稱,日據時代,他們的祖先由平地上來建阿里山鐵路,在奮起湖小盆地建工寮,但搬入居住後,居民老是住得不安寧,可謂雞犬不寧;工程不但不順利,而且經常發生意外事故。
其中有一人還說他夢到有一穿民間土著衣服的人,告訴他,您們居住我的土地,竟然不尊重我,你們就有苦頭吃。經大家共同斷夢,一致認為那就是「地基主」託夢。加上起造工寮時挖得一塊靈石,常於黃昏、清晨有瑞光出現;於是經眾人共議將靈石刻了「地基主」三字,並慎重依禮「安座」,居民每天進出工地就予拜拜。此後,工程順利,居家平安。鐵路通車後,工人被日本政府留下維護鐵路,兼開墾附近山野林地增加收入,加上平地上來做生意的人口增加,於是村民又出資蓋了一間日本政府能容忍的土地公廟,因為大家認為「土地公」神格比較高,又是生意人的財神爺,也因此「土地公」廟修得比較漂亮,「地基主」則一直維持原貌,看起來有如陪襯。
您知道「地基主」是何方神聖,拜「地基主」在中國閩、粵是沒有這種習俗,是台灣特有的風俗,「地基主」民間如此說法,有人說是比「土地公」小一階的「土地公仔」,有的說是一個家的「土地守護神」。以上兩個也都對,但不具體,正確是,我們是在拜賜給予我們這塊土地的先民,也就是這塊土地的原來土地主人及主人的守護神(阿里祖)。
為什麼,拜「地基主」要在廚房呢?鄉、市、鎮、村,里為什麼沒有看到它公眾的廟宇呢?原因一、台灣先民經過漢化後,去除原有信仰,部份改信基督教;而大部份隨漢人改信佛、道教,而原來「平埔族」祭祀的神祇予以「隱形化」。二、廚房是我們吃飯解決三餐的地方,它可是非常神聖的地方,漢人又有拜明察民間是非的「灶王爺」習俗,一同共享人間煙火最適宜。綜合各地風俗:可見拜「地基主」也是在拜我們的祖先,為什麼呢?閩南人有個消失的風俗,入贅的男人百年過世後神主牌位是不能與女方祖先並列大廳。早期平埔族是母系社會,閩南先人入台,與平埔族女子結婚甚多,因平埔族是「母系社會」,所以與平埔族結婚的男祖先,依閩、粵、「中原」風俗認為是「入贅」,當然就只有曲居於廚房了。但也有人說,那是在拜「番仔祖」,也就是說,平埔族女孩嫁給漢人後,妨照漢人拜神的風俗,把祖先守護神改移到廚房,以示不「背祖」(拜地基主只有供品,沒有漢人象徵性的神像、文字、牌位),由三月節(清明節)、七月半(普渡)、冬至(平埔祖祖神生日)可看出他的端倪,您認為呢?讓我告訴您!可由下列高屏開發史文件中體會出來,清初曾佔有台灣最多人口(約三十萬餘萬人)的平埔族,除部份(約三千人)堅持維護自己的傳統沒有接受漢化外(目前散居於埔里、台南山腳、屏東高樹、花蓮富里),大部份是與閩、粵族混合,沒有離開台灣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