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非馬藝術世界》-〈詩評摘要〉
2013/12/05 11:37:24瀏覽239|回應0|推薦4

 

1997年我在一位美國詩友的鼓動與協助下,根據一本叫HTML, For the World Wide Web的書的指引,在《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一磚一瓦地創設了我的個人網站《非馬藝術世界》。後來《美國線上》取消了個人網站的服務,就搬到現址(http://wmarr9.home.Comcast.net/bmz.htm)。網站分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及英文三個版面,包括<每月一詩><年代詩選><評論非馬><簡介年表><非馬著作><非馬散文><非馬畫廊><非馬翻譯><非馬詩話><朗誦與演講><訪談與對話><非馬作品研究介紹><非馬手稿><照片><詩畫雕塑朗誦(PPS)><詩來書往><序與評><最新動態><視頻><資料庫><非馬編選詩集>等項目。經過十多年的慘澹經營,資料已相當齊全,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十多萬人次的訪客。但近來comcast.net的服務越來越差,不但無法上載,原有的一些檔案也不翼而飛。打了無數次的電話,卻盡在那裡兜圈子,沒得到解決。看樣子又得搬家了。前幾天去問了一個叫GoDaddy的專門提供網站服務的公司,每月約五美元的服務費倒是小事,但他們說無法把整個網站搬過去。所有檔案必須先下載到電腦,再重新架設。這就等於從頭開始。天哪!那要花費多少時間與精力啊!真希望有哪個國家或大學圖書館開創作家資料網站之類的服務,把我這個網站接手過去。目前能做的,是在網站關門大吉之前,盡可能把一些比較重要的資料檔案搬進我的網上資料庫。
下面是<評論非馬>項下的<詩評摘要〉:


◎ 台灣



我所看到的詩,要抄出以直接的、很白的、口語化、明朗、淺近、機智的詩,莫過于這首詩(『下雪的日子』)了。這就是詩,最好、最真的詩。

—— 林亨泰 〈作品合評——談非馬的詩〉



非馬的「夜笛」這首詩....把這許多複雜的意義,用了不到三十字交待出 來,換成單向直線運動或時間性的散文,非百字莫辦,這正是文字密度的 發揮。這種精煉的寫實詩,絕對是白話詩初期的寫實作品,如劉半農的《相隔一層紙》(民國六年)與三十年代後期左派的普羅詩,如臧克家的《泥土的歌》所無法企及的。

——張漢良《現代詩導讀》



非馬的詩往往以最平凡的事物去尋求意義的突破,令人驚喜。....

—— 蕭蕭 《現代詩入門》



說到詩的精煉,在現代詩人群中,我們不得不常常拿非馬的詩來作示例。讀他的詩,不是搔到了你的癢處,就是頂到了你的痛處,一發中的,強而有力。

——向明〈瘦而有力的詩〉



看非馬的詩,從題目一開始便忍不住被某種引力誘惑,一直想要看到最後一行為止,看完有時會不自禁地發笑,或得到衝擊性的感動。這種感動,是純粹的知性感動,或可以說是科學化的感動,絕無傷感性的渣滓夾 在裡面,清淨而乾脆。我喜歡非馬的詩有這麼可貴的特性。

——桓夫《詩的焦點》



非馬的詩,短小精簡,意向明確,眼光一打照,整首詩便盡收眼帘 ,詩意如墨滴落紙,剎那間即渲染開來。速度之快,文字之驚,詩意之強 ,卻令人在一翻之際,怵心瞠目。

——喬林 〈一翻二瞪眼讀非馬詩〉



剛開始注意到非馬的詩,並不覺得有強烈的震撼。慢慢隨年歲增長及詩觀的改變,覺得非馬運用了很精簡的詩,給了我們很多的震撼。

——向陽 〈非馬作品討論會〉



在我們的詩壇上,非馬是一個異數,一個短詩的健將。他用字經濟 ,意象新鮮,結構濃縮,使我們在欣賞咀嚼的時候,常常不經意地露出會意的微笑。

——趙天儀〈短詩的健將——論非馬的詩〉



非馬的詩風瀟灑,獨樹一幟,意象鮮明,乾淨俐落。他的招數是點 到為止,令人有撥雲見月,而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因此而餘味無窮。.... 非馬的詩正如他自己所要求的,具有社會性、新奇性、象徵性及精確性的 特質。他的努力已經把自己塑造成為相當成功的一位意象詩人。

——李魁賢〈論非馬的詩〉



非馬是經過現代科技訓練的一個詩人,所以他的詩,在我看起來有如圖畫詩,他往往將語言像機械零件般組合排列起來,而後使它變成一個有色彩、有空間形態的畫面,這畫面不是積木遊戲,卻能很尖銳地表現出 現代人的一種感受和觀念,使一些我們平時看起來平淡無奇的人、事、 物,有一個新鮮的意念。

——曾貴海〈非馬詩合評〉



非馬的詩,正如「非馬」的這個筆名一樣,是非常特殊的,帶著強烈 的反俗意味。也是我們的詩壇上,少數你一眼就能認出的作品之一。他所特具的那種精簡短小的形式,獨特的斷句法,以及獨樹一幟的思考方式,在在都予人以一種「商標」式的強烈印象。....不是白馬的非馬,是七十年代的詩壇上,昂首揚蹄縱橫飛馳,一匹真正矯健的黑馬。....非馬的詩是非馬以想像力貫穿現實所獲得的深刻而真實的產物,這種賦有活性的詩的真實,往往令讀者為之震撼而低徊不已。

——楊傑美〈非馬詩合評〉



讀非馬的詩,我有極高的興趣;因為他的詩短,取材平常,詩想特別 自然,節奏明快,意象突出,表現含蓄,又有深遠的意境。

——林煥彰〈讀非馬的詩集《在風城》〉



非馬的詩,表現了他作品中一貫的簡潔俐落的風格,他是當代詩人 中,少數善于把握單純鮮明意象,切中銳利強烈主題的詩人之一。....非馬詩的結構,安定完整,以最簡單的形態演出嚴肅的主題。

——李敏勇 〈非馬詩合評〉



非馬寫詩表現手法非常冷靜,以知性的筆觸寫出有動感的美,語言中 蘊藏深刻的意義,令人感到驚訝、震撼。

——莊金國 〈非馬詩合評〉



非馬是理論與實際相配合的詩人。詩的結構精簡完美、用字平實、社會性強烈,意境思想深遠,詩的風格別具一格,是現代詩壇的一個異數。

——康原〈現代詩的異數——小論《非馬詩選》〉





非馬詩的語言平實、口語化,但不俚俗,用字精省,篇章短小,不做無謂的浪費。寫詩取材的角度,不僅異於非馬所屬「笠詩社」的其他同仁.而且也與現階段的其他詩人不同,往往以最平凡的事物去尋求意義的突破,令人驚喜。

──蕭蕭〈急急收起你的笑容〉





非馬的詩,意新而傳神,極輕盈雋美,致力於追求一種高貴與詩意的情操,呈現出敏銳靈躍的感受力的特質。

──林明理〈簡論《非馬藝術世界》的審美體驗〉





大家普遍認知的非馬﹐是擅長精煉短詩的一位魔術師﹐隨手甩舞﹐指掌中即出現一首美妙密緻的小詩﹐博得人群驚艷。

——莫渝〈《非馬集》解說〉




◎ 大陸




非馬的詩,以對社會人生的熱切關懷和冷靜的哲理思考見長,是反映現實和超越現實的統一,....非馬是一位將鄉土詩歌的精 神本質與現代詩歌的表現手法結合起來的詩人。

——李元洛〈此馬非凡馬〉



我以為在當代臺灣著名的詩人中,非馬作品的國際主義精神表現得最為強烈....非馬的詩的藝術特色﹕(1)科學與文學的緊密結合,(2) 強勁的爆發力,(3) 深沉的主題,(4) 有力的諷刺。非馬詩的世界是非常 浩闊和豐富的。

——古繼堂〈平地噴泉——談非馬的詩〉



非馬的詩具有極為獨特的藝術風貌,使人一見就認得出,一 讀就難以忘懷。平白簡短的幾行,卻似蘊藏無窮的韻味,耐人 咀嚼,給人美的享受。

——朱二〈論非馬的詩〉



非馬詩意象營造的特點是單純性與多義性。他極注重「由一生多」,從意象的單純與透明中照射出無垠與永恆....非馬是一位在詩藝上具探索性的詩人。他從來不慣走眾人踩平的大路。他寫詩就是力圖為人們重構一個新的宇宙。他的強烈的現代意識以及多樣化的現代手法使他的詩成為臺灣也為全國新詩帶來了一些新的美學元素,開拓了詩壇的又一景觀。

——金欽俊〈人類情結及變奏﹕非馬詩的現代意識及手法〉



對社會眾生相以及惡劣習俗的諷刺,早在五四時期的魯迅先生就用他犀利如匕首的雜文作過成功的嘗試,詩人非馬又用他的詩成功地作了又一次嘗試。詩人用令人忍俊不禁而又辛辣的筆,給人以愉快,給人以警醒。這不能不說是他獨特的一大貢獻。....詩人非馬以他對故國鄉土的深厚繫念,欲從海峽兩岸分裂中走出一條跨越融匯之路,一方面從古典與現代中尋找契合點,一方面以開放的眼光 從西方詩中吸取精華,他的詩成功地為臺灣,乃至大陸詩壇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之路。

——冒炘、北鴻〈非馬詩論〉



非馬詩....是「可塑性」的,可以由觀賞者「見仁見智」,可以讓讀者充分進行有自己品性和經驗加入的「二度創作」。

——劉強〈詩的意蘊的可塑性——初讀非馬詩作〉



非馬的『黃河』乃是一首大氣磅礡的象徵詩,....一首大詩,撼天撼地撼人魂魄!....其象徵構思的巧妙,....足夠令此詩為不朽之篇!....非馬詩風的 雄放,帶來詩的灑脫。

——劉強〈1983年的雄放〉



非馬從主體意識到文本的思想內容與藝術技巧,都已實現著對兩個主要流派的超越﹕既是現代派的,也是寫實派的;既非現代派的,也非寫實 派的。他確是一個有自己特色的現代詩神。

——喻大翔〈現代詩神的獨舞——非馬詩歌論〉



非馬的詩歌極其清純,頗有中國水墨畫的精神情韻。....感性的形式, 理性的意蘊,在非馬詩歌創作中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邵德懷〈非馬的感受方式和表現方式〉



非馬是臺灣詩壇上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詩人。他的詩簡潔、凝練、短小,意象鮮明突出,富于歷史感和批判意識。這些突出的因素匯聚,溶合在一起,即使不署名,甚至去掉詩的題目,人們也能準確無誤地認出﹕這 是非馬的詩。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



對現代主義諸種表現技巧的兼容並蓄,廣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深刻的 哲理性共同構成了非馬詩歌獨特而豐富的世界。

——陳賢茂等《海外華文文學史初編》



非馬的詩歌創作....形成了一種「比寫實更寫實,比現代更現代」的藝 術風格。....他的「寫實」與「現代」是交融為一體的,他的貼近現實人生 ,關注四時民事的詩思始終是與現代詩人的自我意識和犀利目光相關聯的。

——朱立立〈置身于陽光與苦難之間——非馬詩歌的意象世界〉



新奇的想像力,是非馬詩的一個很突出的藝術特色。....是以他細膩 的感觸力、敏銳的觀察力和獨到的審辨力為基石的,是一種知性的透視 。.... 在讀者的心靈中造成了一種驚訝,一陣震顫,一片沉思。這是非馬詩的藝術魅力所在。

——孟祥生〈冷峻深邃的知性透視——略論非馬詩的想像力〉



非馬是從臺灣當代詩壇走出來又走進去的詩人。....非馬的詩思和詩藝將對我國當代詩壇的發展,對祖國文化傳統的積累增添積極健康的因素,必將與我國當代詩壇追求的既深沉而又清朗、既現代而又傳統的理想詩風相匯流,從而產生具有積極意義的影響。

——武治純〈他站在多元文化的交匯點上——非馬詩探賞之一〉



讀非馬先生的詩給我一個特別的感覺,就是惊奇和新銳。這就使我獲得巨大的閱讀快感。就以他的新著詩集《非馬的詩》而言,其中絕大多數的詩的題材都很普通,都是人所共知,或屢見不鮮,或耳熟能詳的人与事物。然而,就是在這些毫不新鮮的題材中,詩人卻獨具慧眼,偏有獨特的審美發現,給讀者以驚出意表的新鮮感,從而獲得審美的享受和滿足。…他的詩的語言顯得非常純熟、靈動、活潑,極富表現力。

——劉士杰〈獨特的審美發現 別致的結構方式——讀非馬的詩〉



非馬是當代詩壇“超重量級”的諷刺詩大家。他的諷刺詩,量之多,層次之高,變化之美,蔚為大觀。

——劉強《非馬詩創造》,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5



非馬是一位忠實于現實生活而又以明睿的哲思闡釋人生和社會的詩人,是一位以堅實的步子追求真正的詩歌藝術的詩人,是一位寫出“清冷透明”詩的詩人。他引起我們對他詩中意象的驚訝和贊嘆,頓覺詩的領域的無窮和美妙﹕他的詩,擴大了人們的心靈世界,使讀者感受到生活裡許多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至連夢都沒有夢到的東西。… 他的詩,不單單屬于自己,也屬于世界。

——唐玲玲、周偉民〈詩藝的現代重構〉



非馬的詩取材廣泛,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歷史、民族都匯于筆端,對臺灣、美國、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均有涉獵。他的詩文大都以“自我”為座標,強調詩人的主體感覺,努力將詩的瞳孔聚縮到生活的細微處,尋求感情的觸發點和凝聚點。非馬的詩沒有西方現代派詩人的反理性傾向。對於社會,非馬有一種責任感,正是這種責任感,為他的詩打上了較強的理性加工的痕跡,他幾乎所有的詩都具有鮮明的實感。

——《海外華文文學名家》﹐潘亞墩、汪義生著﹐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4



非馬先生的詩,自由輕快,絕不做作,讀來親切有趣。詩人不怕深入紅塵,把世上的快樂与幸福一一細數,也把心中的積郁盡情傾吐。同時,他具有很高的捕捉生動細節的能力,把日常生活片斷,剪裁入詩,這是一种很特別的白描功夫。

——李元胜《重慶文學》网頁



非馬是個笑嘻嘻的詩人——不像洛夫等﹐比較自由﹐很純﹐沒有詩以外的意識與文本﹐使我想起芒克﹐也同我相近——生命的體驗(不僅經驗)﹐爆發出靈慧的火花。作品樸素而富人生哲理。

——牛漢﹐非馬詩研討會﹐北京﹐2001年9月5日



非馬現象是一個令人驚喜的奇觀﹐科學家與詩人同步。

——謝冕﹐非馬詩研討會﹐北京﹐2001年9月5日



非馬先生學貫中西外﹐心通古今。他的詩﹐兼具中外文化之長﹐而又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之中﹐特色突出﹐個性鮮明﹐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我很喜愛。尤其是他那熔鑄愛憎情感的意象藝術﹐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心醉魂迷。

——丁國成﹐非馬詩研討會﹐北京﹐2001年9月5日



這是一本頗具特色、少見的詩集﹐題材開闊﹐大千世界﹐中外古今﹐取材角度別致、新穎﹐意象紛呈﹐語言高度凝煉、風趣、機智﹐富有哲理﹐並在科學與詩的結合上﹐開闢新的領域。好詩、妙句俯拾皆是

——紀鵬﹐非馬詩研討會﹐北京﹐2001年9月5日



非馬的詩創造﹐十分講究形式。他在詩的形式上﹐有諸多獨創。把自由體發揮到最自由的程度。...他從詩中尋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他的成功和成就﹐也正因為他異常地貼近了自己的民族﹗

——劉強﹐非馬詩研討會﹐北京﹐2001年9月5日



非馬的中文詩就是中文詩﹐正是他的詩句保留了漢語的純淨﹐在大多是十來行的短小的篇幅裡寫出不“小”的小詩——走的完全是條自己的路——。在文字本身﹐沒有任何在別人筆下完全可能是省不了的修飾﹐以思想的智慧﹐用精煉、精當的語言﹐延伸思想的張力。可以說﹐他將新詩中的“小詩”寫到一個新的境界﹐為此﹐“小詩”不“小”。

——周良沛﹐書面發言﹐非馬詩研討會﹐北京﹐2001年9月5日



他的特點是無意對物象作大量細緻的感性描述,而是對其某一屬性特徵進行哲思性"演繹",在正向方位上常有深化之掘進,在反向方位上常挖出與眾不同的新見,且由於構思巧妙,切入角度"狡黠",篇幅短小而有相當的爆破力。

──陳仲義〈意念:也是入詩的一種方式〉



他的作品除了繼承了古典詩詞的精煉(煉字、煉意)和注重意境美的創造外,比之某些古典詩又增多了詩意的警示性和跳躍式的感情逆轉。而比之西方現代詩的深奧和難為人理解,而只是更多地採用其某些表現手法,詩的思想內涵雖很豐富和深邃,但卻易被讀者理解和接受。由於他的廣泛吸收和具有藝術上的獨創性,便給人一種“熟悉的陌生感”,似曾相識,但又能引起新的驚奇和激動,從而在詩界使人們認識的非馬成為獨特的“ 這一個” 。

──吳開晉〈非馬詩歌的美學風格〉



非馬詩中所流露出來的對人的愛,對自然和對生命的愛,同我國古代先哲所追求的“仁人愛物”的境界是完全一致的。這是非馬以人類發展至今的先進思想為武器去識別社會現實和自然萬象的結果,這是非馬詩的現代性的本質所在。

── 雲逢鶴〈中國現代詩的奇葩〉



非馬的作品,都生動表現了他對自然萬物的關懷和對生態環境的關注,表達了他對維護生態平衡與保護自然環境的嚴重關切和深遠思考。堪稱當今環境保護題材作品的代表之作。

──江天〈非馬的自然情結與生態意識〉



七十年代時,無緣讀到非馬先生那時發表的詩作。現在讀來,新鮮依然,親切依然。說親切,是仿佛又回到了那個不好忘卻的時代說新鮮,是詩人良知的堅持,修辭的流轉,風格的簡明而深邃。

── 山城子〈良知、修辭,與簡明而深邃的詩風〉



每一個字,都是心靈的體現,是“藝術與靈魂”的映照。

──迪拜〈《越戰紀念碑》,使非馬先生進入“歷史詩人”的行列〉



他對“矛盾語修辭法”的成功運用,既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獨特觀察和見解,又巧妙地帶給讀者“不意的驚奇”和有力的頭腦激蕩,啟迪人們去挖掘日常生活中所遮蓋的更深邃更新穎的本質意義。詩的“機智”與“驚喜”在非馬筆下相得益彰。“矛盾語修辭法”因此獲得了一箭雙雕的特殊審美意義。

── 黃蓉-趙成林〈創造詩的機智與驚喜〉



非馬擅長使用自己的新技法。以意像隱示思想趨向,客觀地勾勒時代現實的典型側影。不留任何主觀論斷的痕跡。非馬的詩,恰似福樓拜的小說,唯讓形象說話,借此表達作品的主題,泄漏對時代的看法。所不同的是,福樓拜像一台沉重的鋼琴,彈奏現實社會的悲歌。而非馬卻像一支輕巧的竹笛,吹奏時代生活的牧歌。

──吳修利〈閱讀美麗〉



非馬在對日常生活的細小觀照中,挖掘出人類生存的大命題,將自我獨立的思考與獨特情緒表達出來,給同樣在人生路上前行的讀者做一個指路參考,樹立一個人性的路牌。唯有作者用良知寫作才能支撐起這個路牌。

──陳衛〈非馬詩歌修辭〉     





◎ 海外




非馬的詩用字十分簡煉,沒有難懂的語言。他喜歡用口語,又不流于俚俗。日常所見的簡單事物,在他筆下化為神奇。他以冷靜而不失感性,諷刺卻常帶幽默的手法創出微妙的詩境,衝擊讀者的思想,激發讀者去思考,因而讀他的詩,常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愉悅。....非馬的詩易讀,易懂,又不易懂。易讀、易 懂是因為他的詩口語化,意象鮮明。不易懂,是因為他的詩象徵性強,往往有好幾重層次。

——王渝《海外華人作家詩選》



我覺得他在研究能源之餘,從語言礦石中提煉出來的詩的鐳,產生著足以溫暖讀者心靈的能量。如果說,七、八十年前,美國人有幸聽到從芝加哥傳出的「工業美國的桂冠詩人」卡爾‧桑德堡自彈吉他的動人歌唱,那麼,今天各地的華人也有幸聽到從芝加哥傳出一位華裔能源研究員感人的詩的吟誦。

——安晨〈篤篤有聲的馬蹄〉



非馬的詩多是知性的短章,社會性異常強烈。他善用反諷對比與突變的 手法,每在矛盾的語法中孕育深刻的意義,使人讀後心中驚詫,回味細想 。

——和權〈試析非馬的詩〉



對于許多詩人與詩論家來說是尖銳對立的詩與科學,在非馬那裡卻得到了和諧與統一。

——李黎〈獨特的詩路——談非馬的詩集《路》〉



非馬以平易卻精純至一字不可更易的語言,在普通習見的眾多事物中發掘出玲瓏剔透的詩情,充滿了機智、諷刺和幽默。

——劉荒田〈海外學藝錄〉



這位從中國優美簡潔的傳統裡走出來的多層次的抒情名家,吸取了美國的自然力與風韻,使他的技巧更登高峰。他的幽默、洞達及溫柔是世界性的;他對這些豐富材料的控制熟練而自如。

——豪樂威(Glenna Holloway)〈《秋窗》序〉



詩人非馬作品「鳥籠」一首,使我讀了欽佩之至,讚嘆不已。像這樣一種可一而不可再的「神來之筆」,我越看越喜歡,不只是萬分的羨慕,而且還帶點兒妒忌,簡直恨不得據為己有那才好哩。

—— 紀弦〈讀非馬的「鳥籠」〉



每一首是一面開向美麗與流暢的窗。....從奇思妙想到動蕩騷亂,都是些可愛的詩。外表單純而不裝腔作勢,它們使人聯想到既光明又黑暗的敏銳感覺。

——李立揚〈《秋窗》序〉



縱觀中美文學史,能同時在中文英文這兩種語言中暢游的優秀詩人實不多見。英文詩集《秋窗》的成勣也得到了美國詩壇同行的肯定和讚許。《芝加哥論壇報》對非馬的詩歌藝術從形式到內容做了準確的概括和綜述,它稱讚《秋窗》「再自由不過的句式,而且同時具備自律力」,其中「清晰可見的人性光譜會讓讀者點頭、微笑甚至擦拭淚眼。」

──雪絨〈在兩種語言中遊走的詩人〉



非馬的相當部分的詩的語言非常機智幽默,這類詩寫得才氣橫溢,恣肆靈動,富有深意.....非馬詩的語言的冷峻深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謂冷峻,並不是冷漠,恰恰相反,在冷的表面隱含著熱。詩人往往不直接站出來表態,作價值判斷,而是通過詩本身,通過詩所揭示的事物本質,由讀者自己來作出價值判斷。

——竹葉清〈詩的結構和表達方式〉



Sometimes what is simple is most profound. That is true of the writings of Downers Grove resident William Marr, an engineer retired from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and internationally known poet and translator.
有時越簡單越深刻。這在國際知名的詩人/翻譯家非馬的作品裡顯得特別真確。

——Susan Dibble, Well Versed, West Suburban Living, Jan/Feb 1999



運用現代派手法, 尤其是象徵主義手法來反映生活, 表現社會, 是非馬詩歌創作既有別於寫實派,又不同於現代派的藝術特色。

──陳熙〈獨特的創作實踐〉



非馬的詩吸引人處在於彰顯了創作的趣味無窮這一現象,從而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對他自己或對讀者。… 我在詩人精緻洗煉的文字意象中,經驗到“別有洞天”的說法。當你穿過低矮狹窄的穴口,進入洞內,驚見裡面的寬敞與輝煌,悅耳的音調,斑斕的色彩,光影從四面八方投射而來,疑似無路處,卻又迂迴而下,來到潺潺流水旁,習習涼風中。

──觀心〈處處大化城〉



非馬的詩多用對比,也善用對比。作者似乎是淡淡寫來,不露聲色、但讀了卻令人感到有種心靈上的震撼,有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驚心動魄!

──遠方〈淺談非馬詩中的對比〉



這些是一個到處旅遊、觀察入微、言簡意賅的人寫的詩,因為這世上有那麼多的東西可看,而就是這世界裡的瑣片碎屑—在存在與不存在的粗邊中間的空隙,需要好好檢視体驗,以便在我們誕生的星球間空曠的回音裡找到人類生存的定義。

──史密斯(Jared Smith)〈詩集《在天地之間》序〉



我們發現,值得收藏的芝加哥詩人,從費爾德,桑德堡,馬斯特,曼羅,布魯克斯,克斯提羅,荷南德茲,李立揚,非馬到一批更近代的詩人...

──海斯(Kenan Heise)〈收藏芝加哥的詩〉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rfei&aid=976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