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1 07:42:57瀏覽1448|回應0|推薦10 | |
簡潔單純的真實抒寫 -----淺釋非馬的藝術創作 林明理
非馬曾說:「一個嚴肅的詩人必須有所不寫:不熟悉的題材不寫,沒有真正的感受不寫。」很發人深思。我想,詩人所強調的是,寫詩的基調、氛圍、色彩是隨著詩人創作的心情起伏而變化的;它貼近於一種淡遠而高尚的精神,非常形象地表達了詩對於非馬而言,是詩人的心靈的外化,期能昇華為一種悟解生命的智慧,從而體味出它的純真,它的美。 如果,在學與思之間測量一個自由度,那麼,非馬的藝術世界就影射著在他心靈的展望中翱翔天際的航線;〈鳥籠〉、〈馬年〉、〈秋窗〉、〈畫展〉等,這一系列詩畫便是他泰然走過人生多彩的剪影。 〈鳥籠〉詩作原創於37歲,53歲時曾易題寫〈再看鳥籠〉,於59歲時又以〈鳥‧鳥籠‧天空〉為題;翌年,非馬創作了以油彩、鐵絲的〈鳥籠〉作品。這就是說,〈鳥籠〉正揭示了詩人畢生所獲取的無數經驗當中,發展出來的一個重要的審美體驗:
二、< 再看鳥籠 > 三、< 鳥•鳥籠•天空 > 鳥籠 31x23x18 cm 混合材料(油彩,丙烯,鐵絲), 1996 非馬的藝術創作是在深邃的、心理的、無意識上獲取靈思的,其中,有關〈鳥籠〉歷經三個階段的心理轉換過程,才把情景描摹好,才發現詩的潛在的藝術次序,創作出高格的佳篇來;而結合畫作的呈現,更有彰顯詩畫中那隻小鳥嚮往精神自由的重要內涵。非馬在直觀鳥籠的剎那間,同時地,獲得了一種神奇的透視力,即把感知與領悟、觀照與發現等在瞬間同時實現。 第一首中,詩的佈局看似簡單,青年時期的詩人直接了當地抒寫他的直感: 當非馬寫〈再看鳥籠〉時,又有不同的思維,「把自由還給鳥籠」,改成「還給天空」。詩人剖白說:「多年前曾寫過一首題為〈鳥籠〉的詩: 「打開/鳥籠的/門/讓鳥飛//走/ /把自由/還給/鳥/籠」。當時頗覺新穎。今天看起來,仍不免有它的局限。因為把鳥關進鳥籠,涉及的絕不僅僅是鳥與鳥籠本身而已。」 此番話,正顯示出非馬放棄了傳統透視的獨創性,〈鳥籠〉的主題已慢慢呈現出崇高的單純性。似乎從第三首〈鳥•鳥籠•天空〉中,暗喻一隻小鳥已躍然而起,飛出自我的天空,此時,小鳥與屋內主人其實是一體兩面,如同身在屋內,心如小鳥般可自由穿梭來回,已突破牢固的牆,正遨遊於宇宙八方。 我以為,詩人此階段在思想上是一種活躍,詩的語言也超越空間的局限。這應該是非馬對未來想成為現代藝術家的自我期望,寄意於言外,並使讀者在這言外獲得無限豐富的聯想力、無限悠遠的內涵。 最後,非馬在退休後60歲那年,終於為〈鳥籠〉作幅創意十足的畫;牢捉我們目光的鳥籠是以鐵線抽象式的象徵在前面,而那隻振翅躍飛的鳥兒,是那麼地快樂出遊中。到底鳥兒回到籠中了嗎?牠真的可以來去自如嗎?亦或,主人的心也重獲自由了嗎?無疑地,「鳥籠」謎題的化解,可以變為每個人心中傑出的創造;詩人的「言不盡意」卻帶給讀者更大的機會,提出了超越語言的想像空間。同樣地,也道出了詩人創作中詩與畫之間關係的奧秘。 細細品讀,彷彿,在微風中,也只有在微風中,我看見心中的那隻飛向天空的鳥兒,已傾斜著飛來飛去,引領著我的心飛翔。 接著,我們來欣賞<馬年>一詩: 〈馬年〉詩作是非馬42歲那年,剛好是馬年之作,而畫作完成於57歲。詩句是意新而傳神,豪放中不忘奇崛、純真,每一字都滲透了非馬的個性傾向和主觀願望。 〈秋窗〉 進入中年的妻 洗盡鉛華的臉 秋窗 80 cm x 97 cm, 油彩,1994 58歲的非馬細心繪製的這幅〈秋窗〉與詩組合的作品,有令人陶醉的別緻美,畫面背景營造了一個唯美浪漫的意象;畫中的妻素靜安詳,不帶一絲激情,似乎可以感受到物體的靈魂,也完美地傳達出古典主義派的美學。 詩句是反映夫妻的生活、所抒發的情感,含蓄而不矯飾,絕去形容,以淡雲薄施,略加點綴,可讓讀者感受到的很多很多,從而喚起甜美的聯想。 <畫展> 在默默相對的眼睛裡 瀏覽
鰜鰈情深 12X8X10 cm 陶土 2005 〈畫展〉一詩,創作於43歲,而〈鰜鰈情深〉這件陶土作品卻是非馬69歲完成的。近年來,非馬在芝加哥、美國、中國等巡迴詩畫展無數;我偶爾會瀏覽他的網站,也總是有磁鐵般的吸引力,讓思維不得不轉向它。 這首小詩是暗喻,在畫展中經常會不自覺地用聯想來解釋審美體驗,而非馬的才能是退休之餘,能轉向美和藝術,從中獲得審美體驗、審美觀照。這件雕塑夫妻二人互凝的表情很有情趣,據非馬自己說,原本有根長鐵釘緊緊地聯結彼此的嘴,但後來非馬以為太〝刺〞眼了,又把它取下了。我半開玩笑地回E-MAIL說,鐵釘留著,或許更能激發深刻的美感。還記得他45歲時,就赤誠地寫了首〈吻〉: 猛力 這種再度體驗過的感情,就是審美觀照,就是一種藝術,也往往給讀者愉快的動機,一種不可言喻的美。在欣賞非馬詩畫中,我們常能暫時忘卻了實際生活的羈絆,也使我再次愉悅地享受生命的自由與美好。 二、清新明快 胸次高遠 非馬20歲時在中央副刊發表生平第一首詩<山邊>,正是詩人以一種驚詫的審美知覺去觀照,賦平常之景以醇厚之味,傳神地描繪出自己發現純真的奧義,導引讀者去領悟他心中的真實感受,也形成了新穎而生動的深遠詩境: 我在山邊遇見一個小孩, 最純潔的是這小孩晶瑩的眼淚, 我深情地注視著他許久許久, 這首詩深具紀念性,是年輕詩人的初試啼聲。構思靈巧活潑,又凸顯著詩人童心的真性,對最純潔的本體性與追求有著執著的信念。映在山裏小孩的淚臉的感性與哀歌式的溫柔,令人難忘;詩人將此自然巧妙地描繪在輕淡自然的筆觸中,讓我們聯想到,在一個山邊,環繞著樹影、流水旁,看到一幅微妙氣氛的影像,寫出那種澄清平和的感覺,與詩人要表達的真理,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此詩產生了許多的魅力。 在〈長城〉一詩中,非馬的筆端直抵長城的表像的聯繫,不帶傷感地喚起中華民族隕落的榮耀,而揭示出在歷史殘跡中,理性地體驗溫和及平靜的可貴: 文 明 與 全詩意蘊精微深遠。誠然,對周遭景物的審美觀照,是情感上一種自發的外射作用;即把自己的心靈的感情投射到眼裏所看到的事物中去。在這種情況下,詩句一開頭,詩人審美欣賞的對象不是自然的長城,而是深入長城形象中的自我情感。諷喻人類不管哪一世紀,都有野蠻與文明之戰,多麼艱苦激烈的鬥爭啊!永遠無止無休,紛紛紜紜於紅塵。揶揄的語言中,帶著知性的哲思。 全長8851. 8公里的「長城」的意義,對許多中國人而言,是沉重的,複雜的。或許是淒婉的歷史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造型悲劇」的建築物;又或許對古人來說,它是一個為防禦不同時期,蠻橫外族入侵的一道精神防線。近代中國人更有視「長城」為中國的代表性之最;然而,依靠長城的防禦並不能有效阻止外敵的大軍入境,確是不爭的事實。最主要的負面評價是,歷代的勞民傷財之論;也有一說,古代長城是文化愚鈍的顯示。於今,現存的長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是觀光勝地。非馬卻以一種悲愴的方式,賦予它一種罕見的莊嚴美,來佔據讀者的心。 這是何等的豪邁啊!在非馬看來,綿延不盡的長城,是我們中國人最深沉的情感中的一部份,但我們必須躍過歷史的洪流;儘管朝代的更迭,戰爭本質的殘酷,總令人不勝唏噓。然而,中華子孫在光陰的閃逝下,從過去的歷史中,仍有很大的借鏡意義;在思想上,如何重新建造一艘堅固的船艦,航向不可預知的未來,航出中華子孫可以安居樂業、不再腹背受敵的一個新天地,才是最重要的。此詩隱約呈示的高貴情操,正是詩人的感性力量的愛國表現。 2005年美國紐奧良遭遇颶風,海水決堤,政府官員因反應遲緩,造成大量傷亡,非馬沉痛地寫了下面這首〈卡翠娜〉 (Katrina)記之。英文版被收入卡翠娜紀念專集,在次年出版: 有這樣美麗名字的女人 雙臂一舉 臭烘烘的水面上 近年來非馬的作品雖不多,但出版的詩集,仍是新時代的藝術珍品;就像峻拔峭絕的山溪,映著蔚藍的天光,格外顯得清幽脫俗,即使擷取的多是日常生活的感思。這首詩以生動的直抒胸臆,表現了非馬的悲憫之心與英雄氣慨。這正是廣大讀者心目中理想的詩人。 卡翠娜颶風在美國造成財產損失達812億美元,超過一千八百多名罹難者,是大西洋颶風有史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新奧爾良城市百萬人撤離災區,無數屋宇被海水淹沒;詩人用藝術的手法抒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不但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也彈奏出痛苦的災民的心聲。 而今年臺灣的「八八水災」,莫拉克同樣地重創了全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從這首詩中,同樣能令人感到神傷、畏懼,而詩人把卡翠娜災難的景象寫得那麼深沉感人,也必然會啟開人們良善的真性與同情心,搭起一座座心橋,投入臺灣的災後重建工作。而我漸漸體悟到,來自非馬的那份真摯的同情,始終散發出閃耀動人的生命光芒,使讀者直接感到,非馬的詩,無不與這大千世界有密切關係;他的悲憫胸懷在詩裏表達無遺,這也讓我對非馬詩歌的理解加深了一層。 〈黃河〉是詩人39歲所作,是發自內心的真摯傾訴,意象新,耐人咀嚼: 把 讓它渾濁 ----- (1975。1。12)
如今,遠離的黃河,靜極,在這風雪交加的隆冬,從星塵隕落,到月的流轉;詩人的心頭拋下了婉轉的淒懷,像寂寞的河水嗚咽在雙槳的流波……驀然,那被遺忘了的辛酸歲月,那古老的歷史,遺落愛憎、遺落愁恨,遺落一串鹹澀的眼神,讓詩人的足跡在心底拓印,在這思鄉的失眠之夜,淚水禁不住地染濕了枕面,有如黃河在版圖上氾濫改道;而觀看黃河的歸客,總是帶不走離愁,和年年相思的夢。 〈懷舊〉這首詩具有很深刻的思想,節奏感明快、和諧,極具強勁張力: 西出陽關無故人 今夜的天空 詩句有一種思辯性審美,情感發展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懷。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唐代詩人王維寫下「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使陽關名揚千古;但這裏暗喻思念中國之心,直入天聽,是可以感覺得到的。詩人想像的天空是夢海,時而滿布那胭脂色的幻景,野鳥的高鳴,劃過平靜湖面的銀波;時而似斷了根的蓬草,仍嘶啞地高唱著歌謠。那鄉音的親切貼在詩人的心靈,每當細雪飄飄,沙沙聲像密訴衷腸;詩人思維早已飛越到地球的另一端了。那上臨且無聲的星子將古城隱入雲影的背後,詩人漫步著;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原鄉的一切,點點滴滴。縱然天際間有無數個人造衛星,但卻沒有一個能載得起思鄉情重,這讓凝結的天空也撼動起來了。 〈中秋夜〉寫得生動細膩、趣味中帶著淚水,道盡異鄉遊子的落寞感,是首有韻味的小詩: 冰箱裏 -------(1979。10。5) 開始是直接敍述的,詩人把中秋夜不能在故鄉過節的心情,寫得很自然、貼切。讓所描寫的過程在意象的捕捉中,在讀者對詩語言的感悟裏慢慢去體會,想像它的純真,它的詩意,的確別具一格。 其實在美國的中秋夜是恬靜而幽美的;當夜霧漸濃,故鄉在呼喚中逐漸貼近,遂而把心事賦予詩句。詩人伴著時明時滅的星子,穿越濃霧的雲縫,來到家鄉的巷影,隔著遙夜的呼吸,歸心渺漫。離鄉多年,鄰裏的孩童都大了吧;思念起小時候故鄉的中秋夜,家人團聚吃柚子、月餅的溫馨的畫面。思念的心,柔波似水流;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故鄉?這是多麼懷戀而流淌著年輕熱情的小詩,讀來,意境也悠遠。 〈夕陽〉是詩人在藝術上更臻於成熟的傑作,僅用短短的六行,就寫出了夕陽多采多姿的意象運用,由讀者去體會詩中的真諦: 終於平易可親 古今中外,夕陽永遠都能鎖住詩人滿心的欣賞。詩人靜靜地觀賞,那棉花般的雲朵遊戲山巔,像新人牽手似的,紅了新娘的笑靨。遠處,只有吱吱喳喳的鳥鳴,落在山的盡頭;晚風漸生,天蓋的四周織起了輕羅,或者步移在長堤旁,河岸邊,彷佛在微風中才有著寧靜;疏疏的船燈,也逐漸點亮,兩三點鷗影迴旋,如尋夢似的飛去,而夕陽心急,只等待最後的一隻歸鳥,投入松林後,才安然又疲憊地下山了。 〈夜上海〉是詩人對上海大都會的生活寫照,值得贊許的是,非馬60歲寫下這首詩,正驗證了他是一棵永保長青的松樹,詩句幽默風趣且具有深刻的意涵: 張開大口 輾轉反側 ----(1996。1。27) 上海目前為中國最大城市之一,是全中國最主要的經濟與金融中心;過去的英雄早已淘盡,今日的顯赫也可能轉眼成空;人間物換星移,總令人不勝唏噓。詩中「倥倥倥倥」充滿了空、空、空、空──的聲音,暗諷著有些人為生活起見,不得不苦苦的掙紮著工作;然而,仍有許多人陷溺于名利的泥沼,終日建構自己高大綺麗的夢。有誰想過知足常樂,適可而止呢?上海的浮華,處處是鋼筋建築的大廈,有多少利慾薰心的人們,因此輾轉難眠或迷失了自我;也許滿足我們目前擁有的一切,才能從惜福之中,得到最大的富足吧。詩人回憶起那樣的夜晚,那矗立的高樓、燈紅酒綠,互相踏掩,簇擁著它的五光十色;極目望去,市中四周,已不見那追逐的歸雁芳蹤;徐風迎來,悵別在樓柱輪廓與靜靄的暝色中。 由上可知,非馬是一個具有高度藝術性的詩人,也是個精神國度的追求者;近些年來,仍活躍於兩岸三地間,深受廣大的讀者歡迎。 三、愛的追尋與頓悟 詩界評論家們普遍認為,詩的內涵所展示的是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某種形而上的深刻體驗;或者說,追尋使詩獲得深遠綿長的美的極致,它與人的深層的愛、神秘的思維緊密相連。非馬博士也不例外,從早期到近年來的作品,都是在探索人生,跨越人生旅途上的層層障礙,除研究工作外,把自己的理想、願望都寄託在詩的創作中;也經常遊走在天空下,獨自思索,從而找到完整的自我。退休後,曾受邀主辦多次成功的藝術特展,熠熠生輝,具有詩畫藝術教育之重要價值意義。
人, 總 有 長 大 的 時 候 誦 一 段 經 , 殺 一 批 異 教 徒 人 , 總 有 長 大 的 時 候
50歲的非馬,見識了所謂的是非與善惡。看到宗教間有時因宗教理念不同,而迫害異教徒;其狡猾與狠毒的行徑,恰與小時候純真與執著的想法成為強烈的對比。國際間與種族間有時也因爭奪國土、能源、水源等因素,引發各類恐怖行動。戰火使人性泯滅,善良的心靈也會變得麻木。非馬對異教徒之間的爭端極為關注。諷刺的是,殘酷的撕殺之餘,又怕驚動平靜的神明或擔心靈魂無法得到超度,所以念經禱告,祈求心安。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只是假借神明之名滿足自己的野心。詩人不忘點出:每個人必須慢慢學會坦然面對人生,成長並非一蹴可得。在此,詩人所展現的是大無畏的道德勇氣,寫詩風格也不落俗套,幽默又能觸動讀者的心,處處洋溢著希望與愛。結語時,詩人留下一大片空間讓讀者自己去填補,去反省。 誠然,國王在說故事的女孩的細心與耐心的薰陶下,對人生偏激的態度逐漸轉向正面的看法,這是值得欣慰的。暗喻著孩童的夢想較天真,甚至近於幻想。成長,是需要經驗的磨煉與真誠的體會;在成長掙扎與抉擇的過程中,人要懂得學會體諒、寬容和尊重。如果無法忘卻過去,也得學會接受過去,惟如此,才會尋回歡樂。至此,讀者終能瞭解非馬深藏不露的愛意。 知道腳 沙 -------- (1982。2。18) 如果進一步思索,詩中意旨似乎不是如此簡單。開始一段,詩人以寥寥數筆,便形象地描繪了歷史與人類的相互依存的情態,使讀者真切地思考起生命的短暫,還有稍縱即逝的幸福;但詩人並不是泛泛寫去,而是把題旨集中在「沙在茫茫大漠上等它們」上。詩人嘗試以自然景觀裏活動的人與時間闡釋萬物的消長;時間之河如流沙,在空曠無邊的大漠上,人類的生命渺小如一粒飄浮的塵沙,一吹即逝。詩人企圖靠著這些心靈的體悟,紓解深藏於心的詩思,提供讀者一幅栩栩如生的想像空間。或許在擺脫老舊的、滿是灰塵的逝去歲月裏,再重新欣賞世界的色彩與喜悅時,就能發現真正生活與真愛的意義。 俗說,千里之遠,起於足下;只有一步步走穩才能成效,好高鶩遠一定會把事情搞砸。在這功利社會裏,腳踏實地的成功者已不再是人人所津津樂道、所崇拜的物件,有多少妄想一步登天的投機者?而這首詩也隱喻告示我們,人生短暫,但無數個短暫的生命卻綿亙而成漫長的歷史;人類永恆的生命,就在眼前分分秒秒的消逝。一步一腳印,我們踩下的足跡雖然微淺,也許不敢奢望有何建樹,但只要在人生道上用力踩下每一個腳印,或許能引導後人免于重蹈覆轍。 〈春雪〉這首詩反映的是詩人純真浪漫的心境,格調是那麼地輕靈,可看出詩人充滿著愛與蘊聚著濃郁的情感: 愛 做 夢 的 你 真 想 撥 通 越 洋 電 話 -----1997。4。11 若無真切的體驗,是寫不出這樣溫馨而清新的詩句的。詩人是以俏皮、幽默的語言做了生動的描述,藝術效果大為增強外,雪花優美獨特的意象也層層迭現;其內心澎湃的情懷,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在會心地一笑之後,也深深進入思索。 顯然,詩人運用視覺、聽覺等描景記事,構成了一個清遠、而又異常恬靜的唯美境界;其動人的美學力量,不正是所有相隔千里的戀人,相互傳情時,既陶醉又期盼的狂喜心情?非馬也為我們捕捉了戀愛中的各種細微的心情變化,這點是很容易被讀者所感知的,也是值得稱賞的。在情韻之外,彷佛中,冬風打開了天空心理的圖像,雪花輕輕地敲醒了伊人的甜夢……而氣和光色混合動盪的雪花飄落聲,令人置身於一種審美的氛圍,從而得到美的感悟。原來,只要把心中的愛,一點一點地凝聚,不管彼此距離多遙遠,那盼過無數光年的一瞬間喲,一次愛,一個夢,遂成了藝術饗宴的讚歎! 〈輪迴〉作于詩人67歲,是以愛情為情感的軸心,以自然為美的象徵,寫得清麗婉約,意象令人神醉;其美意識是形而上的,即以人的靈性所體會到的一種終極的、直覺的、悠遠無限的第六感、本能感為美,這是詩文藝術界中被視為最高境界的美的追尋。這又是詩人在美學追求上體現出的另類風格,意味著愛情有一種宿命輪回的精神,可謂情詩的上乘之作:
目光迷離的詩人走過 幾個世紀後的黃昏 野地裏一朵小藍花 詩句是如此的淒美,情感表達又是那麼的真樸自然!透射出非馬對愛情的更深刻體驗,也許是心靈瞬間的感受吧,其構思不染一絲塵煙,且對愛情自由的執著與專注的個性,傳遞出詩的深層性質。生命中最令人欣喜的,就在於人與人間微妙的關係;而愛情自古以來,最為人所稱頌的,是一種亙古不變、微妙的感覺。越是超越時空的愛,那怕只有短暫的回頭一瞥,也能瞬間觸發,興起一種莫名的感動,而永遠存藏在人們的心裏。我以為,愛情是不會消逝的,只等待生生世世再一次意外的邂逅。 寫真情的詩沒有自己的獨特感受是不行的,從詩的意象角度分析,有位詩人同一朵小藍花互相感應,引起心靈無言的顫動。幾百年後,一個書架上擺著一本藍皮書,正是詩人從小藍花那裏得來的靈感結晶,而當年野地上的小藍花,過盡了多少日出日落幾度輪回,仍在原地苦苦守候,等詩人再回首看她一眼。最後的一個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意,使感情深化了,讀來有一種無形的韻律與幾許惆悵,也就更別有風味了。 ─〈2009.10.13完稿〉 刊載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04期 作家詩人 林明理,1961年生,臺灣省雲林人,法學碩士,曾任國立大學講師。著有2008年《秋收的黃昏》圖文書、2009年《夜櫻》林明理詩畫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