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非馬雙語短詩「馬年」鑒賞
2014/03/03 03:27:24瀏覽312|回應0|推薦13

 


 馬年

      非馬

 

 任塵沙滾滾

 強勁的

 馬蹄

 永遠邁在

 前頭

 

 一個馬年

 總要扎扎實實

 踹它

 三百六十五個

 篤篤

 

YEAR OF THE HORSE

       William Marr

 

A dashing horse

is always one step

ahead

of the rolling dust

 

In the Year of the Horse

one ought to make

365

hoofbeats

 

 [鑒賞]

 “任塵沙滾滾,強勁的馬蹄,永遠邁在前頭。”

 小詩的第一小節,便用16個漢字,繪一幅駿馬奔騰圖。

 “任塵沙滾滾”,乃畫之背景:正襯奔馬之力度。於是,

 乃有“強勁的馬蹄”;於是,

 那馬蹄“永遠邁在前頭”。

 接著,第二個詩節:“一個馬年,總要扎扎實實踹它三百六十五個篤篤。”

 似為馬年之決心

 與誓言。

 馬年說馬,常由馬及人。

 因此,駿馬奔騰,乃暗示人之奔騰。

 “一個馬年”、“總要”、“扎扎實實”、“踹”等,措詞干淨、利落、有力。

 “三百六十五”,正是結結實實的“一個馬年”。

 最後的“篤篤”,乃為擬聲,單獨成行,凸出顯著。

 馬蹄之聲,常有描寫,卻不見得一定“篤篤”。例如,

 鄭愁予在《錯誤》中寫道:“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用的便是“達達”。

 《錯誤》寫閨怨,“達達”纏綿情;《馬年》表決心,“篤篤”通篤定。

 《錯誤》用“達達”,《馬年》用“篤篤”,各得其所,不可易更。

 “三百六十五個篤篤”,意指三百六十五個充實而不虛廢的日子。

 因此,小詩最後的“篤篤”,

 乃為《馬年》之回聲。

 來看英譯,第一小節:

A dashing horse is always one step ahead of the rolling dust.

 對應漢語“任塵沙滾滾,強勁的馬蹄,永遠邁在前頭。”

 比較可知,“任塵沙滾滾”,本為狀語,英譯以the rolling dust出之,前置ahead of,  則又與漢語之“邁在前頭”合而並之,可謂融合而貫通。

 “強勁的馬蹄”,英文變成a dashing horse(一匹衝勁十足的馬)——“馬蹄”變“馬”(horse),似若有所失;然,觀詩最後之hoofbeats,  可知“蹄”在其中矣。此失彼補,乃翻譯之常見技法。

 接下來,“永遠邁在前頭”中的“永遠”,對應always;“邁在前頭”,對應ahead of.  漢語“永遠”與“邁在前頭”相連,英譯always與ahead of卻分開,可謂分而治之,翻譯技法中亦為常見。

 英譯第二小節:

In the Year of the Horse one ought to make 365 hoofbeats.

 對應漢語:“一個馬年,總要扎扎實實踹它三百六十五個篤篤。”

 顯然,“一個馬年”,英語變成了“在馬年”(In the Year of the Horse),英文字母大寫,以示強調。“總要”,對應one ought to,  漢語無人稱,英語卻添加泛指的人稱代詞one,  語法要求所致。“總”字省卻,因第一詩節已有always,  再用,則冗余;“要”,英語變成“應該”(ought to),乃語氣吻合。

 “扎扎實實”,英譯找不到對應:省詞而不省意,足矣。“踹”,英譯make,  與其後的hoofbeats搭配,正好;如當真譯為kick之類,則流於淺薄矣。

 “三百六十五”,英譯本可寫作:three hundred and sixty five,  卻以阿拉伯數字出之:無它,只為醒目之故。

 最後的“篤篤”,對應英譯hoofbeats(蹄聲):如前所述,漢語“篤篤”,乃為擬聲,英譯單詞,詞性失其擬聲,詞義卻含其聲;另外,與之前“強勁的馬蹄”中的“馬蹄”遙相呼應。

 綜觀全詩,漢語兩節:5行加5行;英譯兩節:4行加4行。雖然減行,詩形未變;更重要的是,雖然減行,而詩意不減——這才是詩歌翻譯的要旨。

 (張智中)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rfei&aid=1146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