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部落格異文錄
2007/01/06 03:31:30瀏覽870|回應0|推薦4
  本篇原本刊載在分站的標題是『林志玲的部落格』。
  我想試試看會有多少人被我騙進去。所以我在總站這篇就改了個名字。以下就是本篇文章。
  這篇文章很長,要看的話,請有心裡準備。

=====我是分隔線=====

  嘔死了。
  剛剛寫了一大堆,因為一顆有問題的硬碟,害我的電腦重開機,倒致我剛剛寫的那些全都不見了!
  不管它,重寫。

  基本上,這篇文章要探討兩個主題。
  第一:部落格文章之間的連結。
  第二:鄉民們有多麼的……

  第一個主題我先放在一邊,先來看一看第二個主題。不過再看第二個主題之前,先看看下面這篇文章:『蔡依林的部落格』。
  基本上,『蔡依林的部落格』這篇文章本文的主題是在痛罵那個花了五百萬,卻做的亂七八糟的部落格。就算今天是陳水扁,或是任何一個名人的部落格,ijliao也照樣會痛罵。
  --因為他是對事不對人。
  只要仔細看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瞭解ijliao想要說東西。
  可是不管我用Google搜尋多少次,『蔡依林的部落格』一直都在榜首。正牌正宗的蔡依林卻不知道跑到哪裡去。而且我剛剛想連的時候,竟然他們的JSP出了問題。
  理論上,一定會遭到Jolin的Fans的公幹,就連寫這篇部落格的作者也這麼想;但是沒想到從去年五月到現在,竟然都有Fans留言!
  是痛罵ijliao嗎?才不是!是有一群根本搞不清楚狀況,也沒有看文章本文的鄉民所造就出來的成果。
  當然啦!其中也有穿插著比較理性的網友的留言。

  發生這種事情,ijliao本人似乎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像這種腦殘鄉民才會做出來的舉動,不只是年輕一代的小鬼做得出來,就連我們刑事警察局也照樣做的出來。
  因為Vinta寫了一篇『歡樂倒扁指南(原 倒扁的一百種方法)』,竟然遭到刑事警察局的關切
  白痴都看得出來,『歡樂倒扁指南(原 倒扁的一百種方法)』只是一種用來惡搞的文章,搞不好還是鄉民們集體創作,用來宣洩對陳水扁的不滿。
  看完笑一笑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太在意。可是警察杯杯卻沒有這樣的幽默感,把Vinta叫去關切一下,然後Vinta就發出了一篇自白書

  不管是『蔡依林的部落格』,還是『歡樂倒扁指南(原 倒扁的一百種方法)』,這兩篇文章都讓我高興不起來。
  因為這兩篇代表著什麼意義?代表著根本沒有人會去看部落客所寫的東西,眼球只留在自己想看的東西上,然後用那種愚蠢的大腦,以及就算幼稚園小班生聽到也都會留下悲哀的淚水的判斷力去判斷。
  想到這裡,繼續寫下去的動力來源,只是想抒發自己的感覺而已。已經完全失去了那種『我想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與心得』的感覺。

  算了,不想那麼多了。現在再來看看第一個主題:部落格文章之間的連結。

  我不想像老貓在他的那篇『連結吸子:老師沒教的部落格人氣之謎 』之中,寫的那麼多如何經營一個部落格的道理。
  在這邊我只想分享我寫作時的心得而已。

  當我提到我會寫小說的時候,我都會看到一種很羨慕的眼光看著我,然後用一種很羨慕的語氣說:『哇~~你好厲害喔!會寫小說噯!好棒喔!』
  基本上,當我聽到這種話的時候,我並沒有飄飄然的感覺。也不覺得有什麼好高興的。
  就好像當我提到我是工程師的時候,一些不明究理的人都會用一種很羨慕的眼光看著我,然後用一種很羨慕的語氣說:『哇~~你好厲害喔!工程師噯!好棒喔!』

  寫小說、寫文章有什麼了不起?更何況是用電腦寫作,還不是『拷貝/貼上』而已?
  現在只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都有寫作的潛力。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國中就可以了),大多都不是文盲,大多都會操作電腦(就算不會,現在很多電腦補習班都會開課),也大多都會中文輸入法(就算不會倉頡,也總該會注音吧!);上網,電信局來幫你拉線的時候,就會幫你設定的好好的。
  只要具備這些東西,只要你想寫就可以寫的出來。
  就算沒有,總會寫字吧!沒有手可以寫字的話,用嘴巴叼著筆,或是用腳來寫也可以。如果全身癱瘓的話,總還有嘴巴可以說話吧!
  那好,全身癱瘓,又沒有辦法說話,那麼眼球還會動吧!現在有一種用視線來控制的方式,可以用電腦來控制一切。
  除非妳全身癱瘓、沒有辦法說話,還是個瞎子(或是像羅倫佐一樣),那我就沒有話說了。

  要知道,現在是一個全民寫作的年代;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弟弟妹妹爺爺奶奶大叔大嬸,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大作家』。
  那麼,為什麼最基本的『寫作』會讓人這麼羨慕呢?
  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耐心,一個是題材。

  老實說,寫作是除了釣魚以外,一個需要耐心的活動。如果沒有耐心,根本沒有辦法繼續寫下去。甚至寫沒幾個字就寫不下去了。
  釣魚搞不好還比寫作來的輕鬆。把釣餌放下去,就等著魚自己上鉤。在等待的這段過程當中,你搞不好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但是寫作不一樣;就算有充分的資料以及充分的題材,並不代表可以輕輕鬆鬆的完成一篇小說,或是寫出兩、三百篇的文章。
  那還是狀況好的。當沒有題材、沒有資料、沒有靈感的時候,只能看著稿紙(或是電腦螢幕)發呆。

  說到這邊,就浮現了另一個令人對寫作望之卻步的原因:題材。
  很多人在寫不出來的時候,都會大喊:『我沒有靈感!』
  基本上,我對『靈感』這兩個字向來叱之以鼻。我不承認靈感的存在。或許有某些生活上的小事、看到什麼文章所引發的感觸等等,那都是虛幻不實的東西。
  但是我比較認同的就是題材。

  一個好的題材真的很難找。
  沒有好的題材,就好像燒菜沒有火一樣,根本沒有辦法開始。只要找到了那個題材,找到了開頭,剩下的就讓手指去『想』了。
  順著文章的走向,順著文章的起伏,一切只要有了開頭,就等於有了骨幹,有了骨幹,其他的就拿過去的經驗,或是看到、聽到、想到的東西來補肌增肉就好了。

  那麼,我的題材都是從哪來的?
  小說那方面,大多都是我對愛情的幻想與遐想。我盡可能寫的很實際,但並不能說那就是一切;也不能說寫小說的人,就必須要和林清玄一樣,活的像個修士,對每件事情都有很高、很深、其他人完全無法理解的感想。
  部落格的文章的話,大多分成兩類:一個是生活點滴,像是我的『工程師的美麗與哀愁』系列,我只是把工作上一些嘶吼,加油添醋、搧風點火之後寫出來的。
  那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第二類則是評論類。評論類的文章,大多都是我生活中的體驗(如『腦殘狂氣病語』、『AGC集中營』系列),對於男女之間的思考(如『男女之間』)等等。
  這些東西不需要大量的現實題材,也不需要大量的資訊,只要多看點文章,多去想想文章的內容,久而久之就可以寫的出來了。

  然而『部落格狂想曲』則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分類。
  沒錯,這個系列文章,大多都是我對部落格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可是有的時候需要從大量的文章中,找到自己想要寫的題材。
  像是本篇『林志玲的部落格』,就是因為看到『蔡依林的部落格』之後,才會想要寫這篇文章。
  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類型的文章,是因為我看到其他網友所寫的文章,有些心得想和作者本身有所交流,但是卻發現留言字數不能太長,或是想分享給其他網友,所以就寫出了一整篇文章來。
  例如:『三十歲的鬧鐘』和『台灣教育文化的問題』以及延伸文章『教育與社會文化』,都是這類的文章。

  這兩種類型的文章,大多都會引用到其他部落客的文章;而這些部落客的文章,也有可能被其他人引用,也或者可能是引用其他人的文章。
  這樣的連結,就好像一棵連結樹一樣,東串過來,西連過去。
  我覺得這樣比起以前的寫作方式比起來有趣多了。

  最後,我建議最好去看看『蔡依林的部落格』這篇部落格文章,我剛剛看到第一百篇留言的時候,我笑得根本沒有辦法呼吸。

2010/4/29 新增
  呃……『蔡依林的部落格』到2010四月份還有人留言……只是正經的留言已經越來越少了……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kscat&aid=63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