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究指出2035年是氣候變化不可逆轉的關鍵時刻
2022/05/22 01:09:55瀏覽5|回應0|推薦0

一旦地球再變暖2攝氏度(3.6華氏度),科學家們預測到2035年將會發生一系列災難性的影響。(THECRIMSONMONKEY /蓋蒂圖片社)

現在是需要採取行動的時候了,至少在氣候變化方面是這樣。2018年8月30日發表在《地球系統動力學》(Earth System Dynamic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世界主要國家的政府不採取措施限制全球變暖,就不可能阻止其發展。

由英國和荷蘭科學家所領導的這項研究聲稱,在2035年我們將進入一種沒有退路的狀態,那個時候我們完全不再可能阻止地球的溫度上升2攝氏度(3.6華氏度),並且將開啟一場危險的全球性災難。

“‘不可返回點’的概念包含有時間資訊的美國月子中心優勢,我們認為這些資訊對於討論採取氣候行動的緊迫性非常有用,”牛津大學(Oxf美國生產ord University)博士研究員、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馬提亞·阿根海斯特(Matthias Aengenheyster)在一份聲明中說。

2攝氏度對地球的健康至關重要。一旦地球再變暖2攝氏度,科學家們預測將產生一系列災難性的影響,比如沿海地區大範圍的洪水以及灼熱的熱浪和極端的風暴。

可能會減緩2035年地球走向不可逆轉趨勢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但即使這樣也需要顯著的進步。科學家計算出,為了減緩氣候變化的進程,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必須每年至少增長2%。每年2%聽起來不算多,但在截至2017年的20年裡,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僅增長了3.6%。

但還是有希望的。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速度超過科學家的模型,比如每年5%,那麼氣候變化的最後期限可能至少會推遲10年。同樣,開發技術來消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也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這些氣體改變了地球的大氣層,使其吸收更多來自太陽的熱量,導致氣溫上升。

荷蘭烏德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教授、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亨克‧迪傑克斯特拉(Henk Dijkstra)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希望‘有一個最後期限’可能會激發政治家和決策者採取行動的緊迫感。”“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赴美國生產搭飛機注意事項:坐飛機會對胎兒有影響嗎?

懷孕媽咪坐飛機只對「懷孕早期」的胎兒跟「懷孕晚期」的胎兒有影響,「懷孕中期」坐飛機對胎兒沒有影響。

一般來說,懷孕媽咪是可以乘坐飛機的,但是,懷孕28周以後,懷孕媽咪搭乘飛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因為飛機在高空時,機艙內外會產生一定氣壓差,對懷孕超過28周的媽咪來說,由於此時子宮內羊水較多、子宮張力較大,氣壓差易引起早破水、發生早產,嚴重的甚至會發生胎盤早剝,危及大人和孩子的生命。

另外,飛機上沒有專業的醫生,醫療設備等也遠不如正規醫院,萬一在飛機上早產,媽咪和嬰兒很難受到專業的護理,容易發生無法預期的意外。

懷孕早期搭飛機:
懷孕早期(頭3個月),是早孕反應(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最重的時期,也是胎兒器官形成的關鍵時期。胎兒的生長發育還不穩定,容易發生流產。如果在孕早期有先兆流產情況,乘飛機出行更易增加危險性。懷孕媽咪在飛機上不慎摔倒或碰撞,也會增加母體或胎兒發生意外的可能。

懷孕中期搭飛機:懷孕媽咪在「懷孕中期」坐飛機出行風險相對最小。因此時期的媽咪身體情況相對處於穩定。在這個階段,美國月子大多數懷孕媽咪孕吐的症狀已經消失,流產和早產的風險也較其他孕周要低。所以,一般認為在這個時期的懷孕媽咪乘坐飛機出行的風險相對是最小的。

懷孕晚期搭飛機:
懷孕晚期(後3個月),旅途中的意外有可能誘發子宮收縮、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嚴重併發症。懷孕媽咪在飛機上長時間不活動,再加上增大的子宮壓迫血管影響血液回流,易導致血栓形成。懷孕晚期或合併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糖尿病等,危及媽咪自己和胎兒的生命。

提醒您,如果想在懷孕早期和懷孕晚期搭乘飛機出行,最好先徵求婦產科醫生的意見,由專科醫生根據媽咪個人的身體情況做出具體的風險評估後再作決定。而對於懷疑36周以上的媽咪,為安全起見,最好是不要坐飛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cusaguildo&aid=17440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