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泰國高僧談靈異附體,被非人附體該如何處理?
2014/08/18 23:16:22瀏覽648|回應0|推薦2



轉貼--泰國高僧談靈異附體,被非人附體該如何處理?

  問:當遇到有人被鬼搔擾、被鬼上身時,身為修法人士或佛教徒的我們剛好在現場時,應該如何處理?

  答:好的,現在我們就一起探討這個比較多人感興趣的課題——被鬼附身時該怎麽辦?在我們還沒有進入對策之前,讓我們先了解在什麽情況下一個人容易被鬼附身。

  由於鬼是微細五蘊組成的有情,他們總是漂浮不定,喜歡附在有形體的物質如樹、神主牌、塑像、玩偶、石碑等,這也當然包括人或動物在內,無論對象是活的或是死屍。在經典中常有記載那些夜叉、阿修羅、鬼等非人能附在人身也不足為奇,現代我們也不時會聽聞到有人被鬼附身。鬼對人道比較接近,對人的生活也很向往,一旦有機會附上人身當然不嫌多。

  帕奧禪師說:“在古時候的緬甸當有親人在異鄉去世的時候,其家屬希望能夠把亡者的屍體運回故鄉安頓,也許當時的交通要運一具屍體回鄉並不容易,也有可能因為家屬貧窮而付不起運輸費,於是他們就請了當地的巫師,進行一些儀式後,請鬼附在屍體上,然後讓鬼帶著屍體起來“走路”,一步一步地走回家,很像香港出名的僵屍片中的劇情,只是戲中的香港僵屍是以跳的方式,而“緬甸僵屍”是以走的方式”。當“緬甸僵屍”走到目的地後,巫師就會請附上屍體上的鬼離開,鬼一離開,屍體就倒下來了。時代進步了,現在已經很少再看到有人利用鬼來運屍體了。這是禪師曾經與我們分享的一個趣事。

  無論一個物體有無生命,只要一有機會,非人幾乎都想沾上。對於要寄附在一個沒有生命的物體說來還算容易,但對於有生命的物體,有時非人又怎樣能輕易就寄附得上呢?是什麽原因一個生命體容易被非人寄附呢?這里就有人認為一個人陰盛陽衰,再加上時運低迷時很容易被外來的勢力入侵,有的則說頭發長到遮蓋額頭和左右肩膀是等於把自己身上的三把火弄熄,增加了被鬼附身的機會雲雲。到底有沒有根據呢?其實有其原理的,只是不懂法的人不了解而已。

  所謂時運低迷是指一個人正在處在業的低潮期,陽代表善業,陰則代表惡業,陰盛陽衰是惡業成熟的機會多過善業成熟的機會。當一個心中沒有法的人處於業的低潮期時又不會如理作意,心時常生起一大堆的煩惱。由於過去的惡業帶來許多不可喜所緣,心不如理作意又招來許多惡緣,惡緣又繼續引發更多的惡業成熟,如此惡性循環著,再加上時常生起惡念的心是昏暗低劣的,所以讓跟他有業緣的非人有機可乘,占領了他的心。就像一間屋子的主人弱不禁風,小偷或強盜很輕易入屋偷竊或搶劫一樣,當一個人的心暗淡無力時被非人附身的機會比較高。所以一個人容易被非人附身的主要元兇是因為業的關系。

  還有一類人也是很容易招惹非人附身,他們就是時常把自己的心的門戶打開給非人的人,如乩童、通靈者,以及喜歡練一些稀奇怪異的神功以求得神通或特異功能的人。就好像里面有食物的家打開了門戶,外面就有很多饑餓的野狗會跑進屋子,今天趕走了一條野狗,明天又有一條野狗跑進來,只要門戶一直開著,這些野狗永遠也趕不完。

  有些非人是附在受害者的嘴巴說話,有些則可以先讓受害者失去意識後控制他們的身體,這是非人自然的能力。

  身為法士子、佛弟子若遇到有人被非人附身時,建議應當以一顆慈心為受害者念誦護衛經或哩廉咒,並對附在人身上的非人散發慈愛,有禪那者最好是能先進入慈心禪,如果慈心夠強,通常會見效,擅降者切莫動強壓之念頭,必須懷菩提仁善之心以菩提之心弘之。

  另一種是利用真實語的力量,如果過去有累積真實語的波羅蜜,那麽可以用真實語的力量來祝福受害者,如果真實語的力量很強,受害者通常會很快複原,許多護衛經也利用三寶的真實語之力祈福加持。

  如果不行,再以自己戒行的力量勸導該非人不要再騷擾他人,如果本身有受持清凈的五戒或八戒,那麽因為你身上的戒德力使得該鬼不得不聽你的勸導。此時也不妨嘗試與鬼溝通,也許他真的有些苦衷,很需要到人類的幫忙,或者他只需要向某人傳達一些訊息而已,而逼不得已的附在他人身上。如果再不行的話,就表示這鬼是具有大威力的,只憑五戒或八戒的力量還是不足於令之攝服的,必須要請戒行清凈的僧人來調服,一位單單有戒德的凡夫比丘就可以有非常強大的力量,我們知道當一位持戒清凈的比丘在一顆樹下禪修時,其戒的威力會逼使住在樹上的樹神也不得不從其宮殿下來,因為他們不能處於清凈比丘的頭上。

  如果遇到更棘手的大神力夜叉,出自於毫無選擇的話,只有靠僧團的力量才能夠對治了,可能需要念誦完整的《阿嗒那帝亞經(ātānātiya Sutta)》。當然這是不鼓勵的,通常這部護衛經是不能隨便念誦。可參考附錄2。還有一個不成文的驅鬼方法,老人家說的,用掃把從頭到腳的掃一遍,據說很有效。但還是不要嘗試使用以上兩種方法,因為會制造更多的仇恨,因為有些非人是因為出自於執著或者嗔恨一個人而附體的。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hanama&aid=1633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