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7 08:05:08瀏覽505|回應1|推薦6 | |
國健局:老化海嘯襲台 23鄉鎮超高齡! -國民健康局提供
你可曾想過,未來14年,臺灣社會會有什麼變化?
衛生署署長邱文達提醒,老化海嘯來了!在未來短短14年內,台灣將以「三級跳」的方式快速老化,先是6年後從「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 成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緊接著8年後躍升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國民健康局指出,第一批戰後嬰兒潮(35年出生)在今年(民國100年)邁入65歲,宣告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老化潮」!健康局表示,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是在民國82年達到7%,成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依經建會推估,在106年(6年後)老年人口比率將成長到14%,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接著再8年後(民國114年)即可能達到20%,而成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人口老化速度之快,超乎一般民眾想像!國民健康局自90年7月成立至今,正好10年,明年可望成為「國民健康署」,因應社會老化與慢性病的嚴峻考驗,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的任務更加重大!國民健康局特別在10歲生日,公布臺灣老化地圖。地圖顯示:嘉義縣、雲林縣、澎湖縣已經是「高齡縣」,南投、苗栗、臺東的女性人口也已達「高齡人口」(>=14%)水準;而新北市平溪區則是全臺最老的鄉鎮(區),老年人口達25.8%,全國已經有23個鄉鎮(區)是「超高齡社區」,每4到5個居民當中就有1位是老人!
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比歐美快得多!國際上以老年人口由7%增至14%的年數代表「老化速度」;與各國相比,法國歷經115年的時間「慢慢變老」,瑞典花了85年,美國將花73年,臺灣卻只需24年,其原因乃是大批戰後嬰兒潮將湧入成為老年人口,但另一端卻因生育率急速降低、後繼乏人,導致老人的「比率」相對地上升更快。人口老化對經濟發展最直接的衝擊是生產力結構的改變。臺灣的扶老比(15-64歲生產人口數對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的比值),在民國100年是 7:1,推估11年後(民國111年)就會降為4:1,再6年(民國117年)降到3:1,再11年後(民國128年)只剩2:1,快速縮減的生產人力要扶養快速增加的退休人口,若不及早做好準備,讓長輩健康、獨立甚至延長其社會功能,不到10年,整個國家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就將面臨極大危機。
老化的情況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100年5月,全臺老年人口約10.7%,但最老的嘉義縣、雲林縣、澎湖縣,老年人口都已超過14%,是「高齡縣」;同時,也有5個縣市老年人口還少於10%(全臺最年輕的縣市依序為:桃園縣、新北市、臺中市、新竹市、連江縣)。由於女性較男性長壽,若男女分開看,則男性人口尚無任何縣市超過14%,女性則除前述三縣以外,尚有南投、苗栗、臺東已經是「高齡人口」。下到鄉鎮市區的層級,可看到更大的差異,全臺已有23個鄉鎮是「超高齡社區」,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北市全市合計雖比其他縣市年輕,但已擁有三個超高齡社區,其中平溪區更是全臺最老的社區!顯示縣市政府在人口政策上必須有更細緻的規劃,才能因應不同社區需求上的差異性!
隨著年紀增長,各種慢性病也非常普遍。依據國民健康局辦理之96年「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近九成(88.7%)老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至少有一項慢性病,具患有三項以上慢性病的老人比率亦高達五成;高血壓(46.67%)、白內障(42.53%)及心臟病(23.90%)為長者最常見的慢性病。這幾種疾病若不能妥善控制,將會嚴重威脅長輩的身心社會功能、獨立自主能力與生活品質。在心理健康方面,國內男性老人有13.0%、女性有17.2%有憂鬱現象,非常值得重視!98年內政部的老人狀況調查,詢問長者對生活最擔心的問題,前三名為「自己的健康問題」(35%)、「經濟來源問題」(17%)、「自己生病的照顧問題」(16%),另有33%長者表示沒有擔心的問題,可見健康是長輩最擔心的事,其次是經濟。詢問長輩對老年生活的期望,前三名為「身體健康的生活」(51%)、「能與家人團圓和樂的生活」(40%)及「經濟來源無虞的生活」(18%);同樣顯示長輩最希望保有健康,其次是經濟來源,這是高齡生活品質與尊嚴的基礎!而如何幫助民眾從邁入高齡之前到高齡以後,都能活得健康與快樂,則是國民健康局非常重要的時代使命!
為因應人口老化,國民健康局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活躍老化」與「健康老化」的政策,推動下列工作:
(一)老人健康促進計畫:以影響老人健康、預防失能最重要的八個項目為重點-運動與健康體能、跌倒防制、健康飲食、口腔保健、菸害防制、心理健康、社會參與、疾病篩檢;透過衛生體系、醫療體系與社福體系的結合,全面推動。
(二)健康100臺灣動起來,全國阿公阿嬤活力秀競賽:自100年起,以鄉鎮為單位組隊,辦理阿公阿嬤活力秀競賽,第一年預計號召3萬名長輩參加,爾後成為每年常態性的競賽,並逐漸增加人數與隊數,藉此鼓勵長輩在平時即演練、聚會,為爭取團隊榮譽,重燃熱情與活力,增進身、心、社會全面的健康。
(三)營造適合長者安居樂活的「高齡友善城市」:透過八大面向-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連通、康健、不老,改善城市的軟硬體構面,創造有利於長輩活動的條件,減少障礙,增進參與,讓長輩在縣市生活圈中經常能動、容易動、喜歡動,一直到老年還是很獨立、活躍、健康。國民健康局99年已在嘉義市試辦全國第一個「高齡友善城市」計畫,今(100)年推廣到其他8個縣市,並朝全國所有縣市都推動的目標邁進。
(四)進行醫療院所「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邱淑媞局長指出,65歲以上長者有95.6%以上在前一年內看過健保門診,且平均就診達27次。醫療院所有許多因素可能加速長輩功能的惡化(例如藥物交互作用、院內感染、住院過久缺乏活動……),但也可以妥善利用與長輩接觸頻繁的機會,成為增進長輩健康與尊嚴的重要守護者。邱淑媞局長以世界衛生組織高齡友善照護三大原則與健康促進醫院五大標準為基礎,設計了台灣的「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標準」,包括:管理政策、溝通與服務、物理環境、照護流程四大面向、60個項目,可作為醫院、診所與長期照護機構改善其對高齡者友善度與健康照護品質的參考工具,並可作為認證的標準。今(100)年已輔導7家醫院通過高齡友善醫院認證,年底前將再擴增至少10家醫院參與。
國民健康局成立滿10年,正好見證臺灣社會從生育率急速下降到人口超速老化的關鍵時刻,隨著未來10年扶老比急速上升、生產力人口急速下降,社會承擔不起醫療費用與長期照護費用的飆漲,惟有做好健康促進,才可能減輕人口危機造成的社會震盪,這也是國民健康局成為國民健康署所必須擔負的最重要任務-增進全體國民健康,減少疾病與失能,營造具生產力的社會人力資源!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