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遺傳後裔多達 1.6 億人??「成吉思汗一族」
2015/03/30 20:40:12瀏覽262|回應0|推薦0

【作者簡介】陳舜臣

1924年生,1961年以《枯草之根》榮獲第七屆江戶川亂步賞後,開始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四十多年來始終創作不輟,作品不下百餘種,寫作範圍擴及推理小說、歷史小說、現代小說、隨筆、遊記與歷史書等。翻開他的得獎紀錄,更是光燦奪目,可說是一位「得獎作家」。2015年1月21日凌晨病逝於日本神戶市的醫院,享年90歲。

成吉思汗一族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2015年一月份的報導,英國萊斯特大學遺傳學家喬布林(Mark Jobling),分析亞洲 127 個地區 5321 名男性的 DNA,在其中 38.7% 的人身上發現,有 11 組不同的 Y 染色體序列反覆出現在基因組中,這顯示他們來自十一個世系龐大的古代家族。其中一組是八百年前起源於蒙古的 Y 染色體,遺傳後裔多達 1.6 億人,喬布林相信,擁有如此巨大影響力的亞洲男性,恐怕只有成吉思汗。因為通過游牧、征戰、貿易等方式,成吉思汗及其子孫一族,得以急速擴張、繁衍,建立一個橫跨中國、伊朗、巴基斯坦、朝鮮乃至南俄羅斯的龐大帝國,向全世界散播自己的基因。 

  「成吉思汗一族」 隨著征服戰爭的發展,從蒙古草原走向了中國北方,走向了中亞和歐洲,後來又統一了中國,並曾東征朝鮮和日本,南征安南、占城與緬甸。三次西征、四大汗國,再統中華,數次東征、南征,當時的蒙古帝國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帝國,成吉思汗一族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征服者」。描寫與反映成吉思汗一族,其實就是在描寫與研究各種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就是研究當時的世界史。然而,翻閱中國史籍,由於蒙古人對文字記錄並不熱中,記述工作多半交由伊斯蘭教徒,主要以波斯語撰寫,俾使許多史家寫到元朝一代不得不擱筆停頓。

  對此,與司馬遼太郎並稱日本歷史小說雙璧的陳舜臣直言,「想寫中國通史的人,在『元』朝之前停筆,是很平常的事。因為,成吉思汗上場以後的歷史,已超越『中國史』以外了。」為了將中國史整個串連起來,「成吉思汗一族」的時代,無論如何都是他「當仁不讓必須盡力解決的課題」。《成吉思汗一族》從公元 1187 年十字軍自耶路撒冷撤退寫起,一直寫到元朝滅亡、北元建立的十四世紀下半葉。其時間跨度長達三百年,包括了通常所說的蒙古史、元史,又涉及到了金史、西夏史、宋史,以及古代畏兀兒、大理、吐蕃、西遼、花剌子模、波斯、欽察、斡羅思、伊拉克、敘利亞等中亞乃至歐洲的歷史。因此這部作品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產物,是絲路、海上絲路外,另一從草原通路的探討,為讀者打開全新的視野。

  全書分為《草原的霸主》、《征服中原》、《往滄海之道》、《斜陽萬里》四卷,起於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南下伐金、蒙古的三次西征;其後經歷窩闊台、貴由、蒙哥三任大汗統治時期,中間還夾有短暫的拖雷監國時期及脫列哥那、斡兀立海迷失兩位皇后攝政時期;繼而忽必烈完成中國歷史上的第四次統一,蒙古貴族諸王之間爆發戰爭、忽必烈展開東征與南征,一直到元朝滅亡。陳舜臣充分發揮自己精通五種語文的優勢,閱讀並利用了中、英、日、波斯等大量的史料典籍,以及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 

  《成吉思汗一族》對雙方的描寫都是一分為二,對最偉大的人物也是將他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加以人性化的描寫,展示出其情感的複雜性,對於主人翁的對立面也要看到他們的優點與長處。譬如小說中的成吉思汗、忽必烈既有王者風範,又有普通人的心腸;既表現他們對社會發展所做的卓越貢獻,也表現了他們身上的局限性,包括他們的人性深處的弱點;既賦予這些歷史偉人一些理想主義光彩,但又沒有把他們神化。陳舜臣兼顧了歷史真實及藝術真實,在描述殺伐與戰爭之外,也營造出脈脈溫情。

  在蒙古帝國的天空下,貿易自由,交通開放,科技整合,人口移動加速,東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成吉思汗一族」可以說是 21 世紀全球化現象、「世界是平的」概念的原創始祖。究竟,成吉思汗一族憑著什麼樣的戰略眼光,得以從世界邊緣角落迅速崛起?這個游牧民族的帝王學和經營學,是否有其獨特深奧的內涵?歷經三個世紀後,人類史上的最大帝國,為何仍避免不了衰敗的命運?陳舜臣用意志戰勝病苦的嘔心瀝血之作──《成吉思汗一族》,將帶領讀者宏觀一個草原部族用力打開全球通路、改寫世界版圖的狂飆時代!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m&aid=2187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