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36.國學導讀/經史子部、文體(中華學術文明邏輯建構工程)
2014/07/02 14:17:05瀏覽2930|回應0|推薦5

國學導讀經史子部、文體(中華學術文明邏輯建構工程) 2014/7/2

國學講壇(中華學術課堂),這棟仿古書院,是汪廣平老校長實踐教育理想的體現之一

國學講壇 建置有數位化多媒體軟、硬體設備

 國學講壇/斯文在玆

文學步道

國學導讀/經部

(中華學術文明邏輯建構工程)

 

 

 

 

 

 

 

 

 

 

 

定義:中華學術體系,簡稱「國學」,國學一詞流行於晚清、民國以後,與「西學」相對。

 

國學涵蓋範圍

1.

包括固有的中國傳統學術和現代有關我國人文的學術、語言、文字等的研究。

 

2.

乾隆時,姚鼐將學問分為:義理、考據、和詞章之學。

 

3.

同治年間,曾國藩更主張增添經世(經濟)之學。

 

國語文涵蓋範圍

文字源流及演變、修辭、作家生平、書籍(經史子集)、各類文體、應用文、文化教材、文章作法等。

、「經」的定義、由來和分類

 

.

定義:

經是指儒家的經典。

「經」字本義: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織從(縱)絲也」,本義為布帛的直線,和橫線的「緯」相對。

「經」字引申義:指「恆常不變的真理」,也就是「具有權威的著作」。《文心雕龍‧宗經篇》:「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也,不刊之鴻教也。」

 

.

定名:

最早見於《莊子‧天運》:「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以為文」。

、古今文經(問題的產生→秦焚書)

 

 

漢武帝立五經博士,皆為今文家;漢鄭玄注釋群經,兼採今古文之說。

 

區別

字體

來源

特色

代表

 

今文經

(西漢時立於學官)

以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

漢儒口授

偏重微言大義,認為六經是孔子的教學教材

三家詩、儀禮、禮記、公羊傳、穀梁傳

 

古文經

(東漢漸興,至漢末盛行,未立於學官)

以先秦古文字寫成

漢武帝末,魯恭王於孔壁發掘

偏重章句訓詁,認為六經是古代史料

毛詩、周禮、左傳

、各朝代經的演變→由六經到十三經

 

經數

時代

內容

說明

 

六經

戰國

詩、書、易、禮、樂、春秋

六經之名最早見於《莊子‧天運》

 

五經

西漢

詩、書、易、儀禮、春秋

樂已亡佚;

漢武帝立五經(今文經)博士於學官

 

東漢

鄭玄先學今文經學,然後習古文經學,把兩種經學融會貫通,遍注群經,成了漢代最大的「通儒」,是兩漢經學的集大成者

 

十經

南朝
劉宋

詩、書、易、三禮、三傳、「論語、孝經」合為一經

 

 

十二經

詩、書、易、三禮、三傳、論語、孝經、爾雅

唐科舉取士分九經;孔穎達作《五經正義》;唐文宗開成二年刻石經於長安,擴大為十二經

 

十三經

南宋

詩、書、易、三禮、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南宋光宗時刊行十三經,納入《孟子》

 

明代

經學式微

明太祖曾想廢孟子配祀孔廟

 

清代

宗漢學:重章句訓詁(戴震)

宗宋學:重義理(方苞)

漢學、宋學兼治:清初三儒

 

 

 

 

 

 

 

 

 

 

 

 

十三經

六部經

詩、書、易、周禮、儀禮、春秋

 

 

 

 

 

 

 

三部傳

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

 

 

 

 

 

 

 

四部記

禮記、論語、孝經、爾雅

 

 

 

 

 

 

 

一部子書

孟子

 

 

 

 

 

 

、十三經簡述

 

 

書名

作者

別名

內容

篇數

價值

 

1.

詩經

春秋中葉以前六、六百年間作品,作者不可考

詩、詩三百、三百篇;今本是毛亨作傳,又稱毛詩

十五國風、二雅、三頌

305(原有311篇,其中6篇有目無辭)

最早詩歌總集,韻文、純文學之祖,北方文學代表

 

2.

尚書

年代久遠難考

尚同上,乃上古之書。元以後稱《書經》

含虞、夏、商、周四部分;典、謨、訓、誥、誓、命六體

今通行本58篇,即偽古文尚書。25篇為偽作(閻若璩考證)

最早史書,散文之祖

 

3.

周易

伏羲畫八卦

文王作卦辭

周公作爻辭

孔子作十翼

明代以後通稱「易經」

本為卜筮之書,經十翼闡釋後成為哲理之書。始於乾卦,終於未濟

 

最早之哲學書

 

4.

周禮

相傳為周公

(制禮作樂)

原名《周官》,亦稱周官經、周官禮,西漢劉歆改稱「周禮」

記先秦理想官制。冬官(漢時已佚)河間獻王劉德取〈考工記〉代之

共分六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隋唐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即受周禮六官影響

 

5.

儀禮

古文家:認為是周公

古文家:認為是孔子

本名「士禮」,漢代只稱「禮」,是禮的經

記古代禮儀

17

 

 

6.

禮記

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

本是附於《儀禮》篇末之雜記

是儒家禮治主義與人格教育的重要典籍

小戴禮(戴聖編,49)

大戴禮(戴德編,原85篇,今存40,未入十三經)

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並作「四書集註」

 

7.

左傳

左丘明(魯國太史)

亦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屬古文經)

以記史事為主,略及義例,具解經及歷史價值。編年記事體,以魯史為中心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哀公27年,歷十二公,255(多春秋13年,經書中字數最多)

敘事詳明,描述生動,對後世文、史學影響深遠

 

8.

公羊傳

相傳為子夏所作,授公羊高

(屬今文經)

以解經為主,多釋義例,少記史事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哀公14(同春秋)

董仲舒治公羊學,著《春秋繁露》,人稱《公羊外傳》

 

9.

穀梁傳

戰國穀梁赤

(屬今文經)

以解經為主,多釋義例,而少記史事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哀公14(同春秋)

 

 

10.

論語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纂輯

前十篇為「上論」,後十篇為「下論」

(孔子學說的代表)

20篇,起自〈學而〉,終於〈堯曰〉

宋趙普言「半部論語治天下」,乃指「上論」而言

 

11.

孝經

曾子(史記說)孔子(漢書說)

是唯一一本帝王(唐玄宗)親注,規定王室必讀的書

書中多記曾子言行

18章,一千八百餘字(十三經中字數最少)

是發揚孝道之書

 

12.

爾雅

作者不詳,蓋漢儒編輯而成(晉郭璞注)

 

搜集古書中的傳注解釋,歸類編列而成

19篇,始於「釋言」,終「釋畜」

最早的字書、訓詁書(小學是通經之階梯故列入經部)

 

13.

孟子

公孫丑萬章筆記,經孟子潤飾(非出於一人之手)

 

 

7篇,始於「梁惠王」,終「盡心」

原屬於子書,最晚收入經部

、三傳之比較

 

書名

作者

內容

記載時間

今古文

批評

 

左傳

左丘明

以記史事為主,略及義例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哀公27年,255(多春秋13年)

古文學

豔而富,其失也誣

 

公羊傳

相傳為子夏所作,授公羊高

以解經為主,多釋義例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哀公14(同春秋)

今文學

辯而裁,其失也俗

 

穀梁傳

戰國穀梁赤作

今文學

清而婉,其失也耑短

 

國學導讀/史部(中華學術文明邏輯建構工程)

 

「史」,《說文》:「記事者也,從右執中。中,正也。」段《注》:「君舉必書,良史書法不隱。」因此,史的最早取義在於中正真實,不可偏私隱諱和歪曲事實。史的初意是記世之官,史官是記言行各事的。

史官把所記載的言行事實寫成文字的典籍,於是這些典籍也就是史書,這些被紀錄下來的事跡被稱作「歷史」。凡是記載歷史事跡的文字都屬於史書,甚至於涉及歷史言論的書也被指為史書,而有「六經皆史」的說法。

廣義而言,自從有人類以來,所有的人類生活事跡應該都是屬於史。因此,人類生活的客觀忠誠的事實紀錄即稱為「史」。

、史書的分類

 

史書起初沒有特定的分類,後來史學家將之分門別類,務求精密明辨。

例如:唐朝劉知幾作《史通》,將史書分為六家:《尚書》家、《春秋》家、《左傳》家、《國語》家、《史記》家、《漢書》家。劉氏各舉一書作為一家的代表,也就是史書的一類。《尚書》家是記言家,《春秋》家是記事家,《左傳》家是編年家,《國語》家是國別家,《史記》家是通古紀傳家,《漢書》家是斷代紀傳家。劉氏論史,以為《尚書》、《春秋》、《國語》、《史記》四體久廢,只餘編年和紀傳斷代史為正史之體。而後,正史之名被紀傳體所獨尊,編年體則不列於正史之內。

史學的發展,愈到後代體製愈繁,清朝《四庫全書》史部分史書為十五類: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

、正史

 

中國的正史都屬於紀傳體史書,始創於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沿用,後代的正史都採用這種體例。紀傳體以人為主,即以人物為歷史中心。此體以「本紀」、「列傳」為主要部分,所以稱作「紀傳體」。實際上,它是一種綜合式的體裁,其中「表」具有編年的功用,「志」具有「記事本末體」之例。
「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自此沿用。歷代正史迭經累積,到了民國,遂有二十五史。其中《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是二十五史中的傑作,兼具史學和文學價值。

、(三)常見的史書體例

 

體例

區別

書名

作者

備註

 

紀傳體

以人物傳記為主

《史記》

西漢司馬遷

1.二十五史皆屬紀傳體。

2.史記》是正史之祖。

 

《漢書》

東漢班固

 

《台灣通史》

民國連橫

 

編年體

以年代為主

《春秋》

春秋孔子

1.《春秋》是編年體之祖。

2.四庫總目》將《竹書記年》列為編年之首。

 

《左傳》

春秋左丘明

 

《資治通鑑》

北宋司馬光

 

國別史

以國家為主

《國語》

春秋左丘明

《國語》是國別史之祖。

 

《戰國策》

戰國,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史評

以評論史事為主

《史通》

唐劉知幾

1.《史通》是史評之祖。

2.用以闡明史籍的義例得失。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重要史書綜合歸納

 

書名

作者/年代

內容

體例

重要性

 

國語

司馬遷以為左丘明所作,後人存疑。

1.起於西周末,迄於戰國初。

2.記周、魯、晉、齊、鄭、楚、吳、越八國的史事。

國別史、記言體。

1.以記言為主。又稱「春秋外傳」。

2.人物刻畫細膩,對話風趣。

3.所記史實大多和《左傳》不同,二書的寫作態度也不同。

 

戰國策

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1.春秋之後,迄楚漢之起,約245年。

2.戰國策士遊說諸侯之事。

3.分十二國記事。

國別史、記言體。

1.又名:《國策》、《國事》、《短長》、《長書》、《修書》、《事語》。

2.劉向編訂,定名為「戰國策」。

3.北宋曾鞏校訂三十三篇,及今本。

4.司馬遷作《史記》多採其說。

 

左傳

相傳為左丘明所作。

1.春秋(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約二五五年)

2.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其它國家的史事。

編年史

1.又稱「春秋內傳」、「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

2.以記史為主,長於記事。

3.集文史價值於一書,司馬遷、班固、韓愈、柳宗元皆受其影響。

 

史記

司馬遷/西漢

1.起自黃帝至於漢武帝太初年間,約二五○○年。

2.內容分成:本紀、世家、列傳、表、書。共一三○篇。

通史、紀傳體、正史。

1.「史記」本來是史書的通稱。漢代稱《史記》為《太史公書》,到了魏晉,「史記」始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2.以後的正史皆遵其紀傳體的體例。
3.其文雄深雅健,善敘事理,為後代散文家奉為圭臬。

 

漢書

班固/東漢

1.起自漢高祖,終於王莽之誅,約二二九年。

2.內容分成:帝紀、表、志、列傳。共一○○篇。

斷代史、紀傳體、正史。

1.語言精鍊,敘事詳密,與《史記》齊名。
2.漢以後各朝代的正史都以《漢書》為範本。

 

三國志

陳壽/

1.記三國興亡史。

2.以魏為正統。

斷代史、紀傳體、正史。

1.「四史」之一。

2.劉宋/裴松之作《注》,價值高於原書。

 

水經注

酈道元/北魏

以《水經》所記的水道河流為經,流域的地理、古蹟、風物景貌為緯,共四十篇。

《四庫全書》列為史部地理類。

1.研究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2.《水經注》的文學價值遠勝於地理價值。

3.後代寫景文章之宗,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即出自於此。

 

五代史

薛居正等/北宋

記梁、唐、晉、漢、周五代史事。共一五○卷。

通史、紀傳體、正史。

1.史料豐富,詳於記事。

2.又稱「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歐陽脩/北宋

記梁、唐、晉、漢、周五代史事。共七四卷。

通史、紀傳體、正史。

1.原名「五代史記」。

2.義例嚴謹,嚴於褒貶。

 

資治通鑑

司馬光等/北宋

上起戰國,下至五代。約一三六二年。共二九四卷。

編年體、通史。

1.宋神宗以為鑑於往古,有資治道,故賜名《資治通鑑》。

2.所採之書,除正史外,雜史多達三百二十二種。先採集史料,草成『叢目』,再考訂史實,纂成「長編」,再由司馬光取捨成為「定本」。

3.《四庫提要》譽此書體大思精,前古未有,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

 

台灣通史

連橫/民國

1.上起隋代,終於台灣割讓,共一二九○年。

2.內容分成:紀、志、傳。共八十八篇。

通史、紀傳體、地方史志。

旨在發揚民族精神。

 

國學導讀/子部(中華學術文明系統整合工程)

、「子」的意義:對於道德賢能之人的著述,則沿用對此人的尊稱或美稱,直接稱其書為「子」。例:《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公孫龍子》等。

「子學」源流

 

1.

「子學」即「諸子學」,原本是指先秦以前以提出專門學術及個人思想為主的著述或學術流派。

 

2.

先秦西漢各家關於諸子學術的說法:主的著述或學術流派。

 

《莊子.天下篇》

提及當世流行的學術思想流派有六派,但未說出各派名稱。

 

《孟子.盡心篇》

「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言及儒、墨、道(以楊朱為代表)三家。

 

《荀子.非十二子篇》

分十二子為六個學派,提出其代表人物及學說,但也未指出學派名。

 

《韓非子.顯學篇》

「今之顯學,儒、墨也。」指出儒、墨為當世最主要的學派。

 

《史記.太史公自敘》

司馬談(司馬遷之父)談論六家要旨,六家為:陰陽、儒、墨、道德、法、名家。

 

3.

西漢成帝劉向奉詔整理圖書,將各書分類,紀錄各書要旨,著成《別錄》一書。

後來其子劉歆繼承父業,將天下圖書分為六略(即六大類)包括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另有輯略,是所有圖書的總目錄及內容提要),著成《七略》一書。

 

 

東漢班固著《漢書.藝文志》沿襲這種分類,而在〈諸子略〉中提出「十家九流」的名稱,認為諸子的思想皆是源出於古代各種官職掌管的專門知識:

 

流派

淵源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1.

儒家

司徒之官(掌教育)

孔丘、孟軻、荀況

1.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以仁行教化,強調恕道。

2.孔子強調「仁」,孟子強調「義」,荀子強調「禮」。

3.漢武帝時用董仲舒之言,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世王朝,皆因循之。

 

2.

道家

史官

老聃、莊周、列禦寇

1.其學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

2.託始於黃帝,故黃老並稱。

 

3.

墨家

清廟之守(管理帝王的宗廟)

墨翟

1.主張兼愛、非攻、尚賢、貴儉、尊天、明鬼、薄葬、尚同、非樂、非命。

2.善製造工藝器械,以濟弱為己任。

3.戰國時與儒家並稱顯學(兩大思想流派)。

 

4.

名家

禮官

惠施、公孫龍

1.主張辨別名實,重正名。

2.善於概念的分析綜合。

 

5.

法家(一說源出於道家)

理官(掌刑獄)

慎到(趙人)

慎到為重勢派,主張國君須有威勢。

 

申不害(韓人)

為重術派,主張國君須有操控臣下的技巧。

 

商鞅

為重法派,主張信賞必罰。

 

韓非

韓非為法家集大成者,主張法、術、勢三者並重。韓非、李斯皆為荀子的學生。

 

6.

陰陽家

羲和之官(掌觀天象、製曆法)

鄒衍

1.強調「五德終始」說。

2.主張順時敬天。

 

7.

縱橫家

行人之官(掌外交)

蘇秦、張儀

1.以遊說諸侯,運用權術為主,明辨各國的利害關係,注重遊說的技巧。

2.蘇秦提倡合縱,張儀提倡連橫。

3.其鋪陳誇張的辭令,影響到漢賦發展。

 

8.

雜家

議官

呂不韋

1.兼取儒、墨、名、法、道、陰陽各家之說。

2.西漢的《淮南子》,亦屬之。

 

9.

農家

農稷之官(掌農業種植)

許行

勸民農桑,並主君民並耕。

 

10.

小說家

稗官(小官)

《青史子》

其言多屬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所造。

 

註:

一、孔子曾經為《易》作註解(〈十翼〉)、定《春秋》、刪《詩經》,但這些著作與《論語》皆歸入〈六藝略〉,後世屬「經部」,不屬於「子部」。

 

 

二、《孟子》在此列入〈諸子略〉,但至五代以後列入「經部」,不屬於「子部」。

 

 

三、列子雖為先秦時期之人,但今本《列子》一書,實為魏晉時人所託名寫成,與列子無關。

 

 

四、所謂「諸子百家」,《漢書.藝文志》所列實為「十家」。其中「小說家」並無真正的思想見解,若略去不計,其餘九家合稱為「九流」。

 

4.

東漢班固著《漢書.藝文志》沿襲這種分類,而在〈諸子略〉中提出「十家九流」的名稱,認為諸子的思想皆是源出於古代各種官職掌管的專門知識:

 

5.

至唐代,《隋書.經籍志》將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其中將《漢書.藝文志》中的〈諸子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全歸入第三的「子部」,分為「儒、道、法、名、墨、從橫、雜、農、小說、兵、天文、曆數、五行、醫方」等十四類。

 

6.

清代的《四庫全書》,因小說家屬「子部」,故將其所收的小說也均歸於「子部」之中。

 

 

收入類別

漢代以後收入子部的著名書籍

 

 

儒家

漢:陸賈《新語》、賈誼《新書》、桓寬《鹽鐵論》、王充《論衡》、

王符《潛夫論》、揚雄《法言》、《太玄》

魏:曹丕《典論》、徐幹《中論》

宋、明:理學家的著作,如朱熹的《朱子全書》、王守仁的《陽明全書》

 

 

雜家

漢:淮南王劉安《淮南子》;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農家

魏:賈思彥《齊民要術》;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

 

 

醫學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藝術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歷代名畫集》

、先秦諸子及其著作簡述

 

諸子著作

學派

作者與年代

內容與影響

 

1.

荀子

儒家

荀子名況,戰國時趙人。《史記》稱荀卿,《漢書》稱孫卿。李斯、韓非為其弟子。

1.以禮為宗。主張禮是治人治世的工具。

2.主性惡。認為從力學積善的步驟,可以達到化性成德。

3.與孟子同為戰國時儒家兩大宗派。不同的是孟子主性善。

4.西漢劉向編校《孫卿新書》(避漢宣帝劉詢諱,改荀為孫)。至唐楊倞始為之作注,更名《荀子》。

5.清王先謙著《荀子集解》,最為精審。

 

2.

老子

春秋時道家代表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為周王室之守藏吏。孔子至周,曾向他問禮。

1.《老子》(一名《道德經》)。分上下兩卷八十一章,共五千餘言。世稱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全書以韻文寫成。

2.老子之道,為自然之道。主張一切生於「無」,是一切之本,一切之用。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3.以河上公注為最早;魏王弼注最通行。

 

3.

莊子

戰國時道家代表人,學本於老子,而略有不同。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縣人。曾為蒙縣之漆園吏,約與梁惠王、孟子同時。

1.《莊子》今本存三十三篇,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又名《南華經》。書中大量使用寓言;極富文學價值。

2.主張達觀,順天而適自然,得以養生。並主忘我」,隨物而化,生死壽夭,都不關心。

3.其思想觀念以〈齊物論〉為中心。

4.政治思想主張歸真返璞,復於自然,不贊成用禮用法來治理天下。

5.魏向秀、晉郭象注莊最為有名。清郭慶藩有《莊子集釋》最通行。

 

4.

墨子

墨家學說的創始者

墨子名翟,魯人,初受孔子之學,以為儒家之禮煩擾,乃倡兼愛之說。門弟子眾多,均摩頂放踵為利天下之事而努力。

1.今傳《墨子》十五卷,五十三篇,以「兼相愛,交相利」為本。

2.主張節葬、節用、非樂、非攻、尊天、明鬼、尚同、尚賢。
3.為實行學說主張,學派組織嚴密,已近於一社會組織,首領稱為「鉅子」。

4.政治思想主張君權至上。

5.書中有守禦兵法、理則學、自然科學中的幾何學、物理學的基本觀念和理論。

6.戰國時與儒學並稱顯學,自漢以後,完全滅絕。

7.後世所謂「俠」,其行俠仗義、排難解紛的形象,即以墨家人物為原型。

 

5.

韓非子

韓非本學於荀子,與李斯同學。後集法家之大成。

韓非,戰國韓國諸公子,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後客死於秦。

1.綜合先期法家的「法」、「術」、「勢」三派。主張「守成理」、「因自然」;「因天命、持大體」;「上下交順,以道為舍」,「虛靜無為,道之情也」。

2.最高理想是:「君無為,法無不為」。所以法行而君不必憂,臣不必勞;民只須守法,上下無為而天下治。

3.指斥學者(儒家)、言談者(縱橫家)、帶劍者(游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為危害國家的五種蠹民。
4.反對效法古代,主張事以世變,因時制宜。

5.文辭閎富,善於析理;寓言運用尤多。

6.今傳《韓非子》五十五篇。

 

6.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

《漢書.藝文志》列為雜家

為秦相國呂不韋集門下客的集體作品。呂不韋,戰國趙人。相秦時,集食客著述所聞,而成此書。書成後懸於咸陽城門,諭能增損書中一字者,予千金。

1.共二十六篇,分八覽、六論、十二紀。

2.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幹,參合法、墨、名、兵、農各家之學,兼容並蓄,其中論經世治國之道最多。取法自然而求周世用,切近理想而不違事勢。

3.此書以採摭博雜,故於先秦古藉已亡佚者,可由此書中略見一斑。

4.注本以漢高誘注最有名。

 

 

 

 

 

 

 

 

 

※先期法家簡述

 

 

 

 

 

 

作者

生平與年代

內容與影響

 

 

管子

名仲,字夷吾,春秋齊人。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孔子稱許為:「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1.《管子》應非管子自作,而為後人託名雜集而成,文字似為戰國晚期。

2.《漢書.藝文志》列在道家,《四庫全書》列在法家。

3.以管仲一生,實為一近於法家的政治家,以「富國強兵」為先。

 

 

慎子

名到,戰國趙人。學黃、老道德之術。

1.《漢書.藝文志》列在法家。

2.《韓非子.難勢篇》引述慎到論法主張「重勢」,為法家重勢派的代表。

 

 

申子

名不害,戰國鄭人。曾輔佐韓昭侯,為相十五年,國富而兵強。

1.學本黃、老之術,主「刑名之學」,即「循名責實」,以鞏固王權。

2.《漢書.藝文志》著錄《申子》於法家。

3.為法家重術派代表。與韓非並稱為「申、韓」。

 

 

商君

名鞅,戰國魏國公子。少好刑名之學,入秦佐孝公,變法成功,秦國大治,封於商地,故稱商君。

1.商鞅為法家重法派的代表。主張嚴刑峻法以治民,以「富國強兵」為目標。

2.今本《商君書》非商鞅自著;但書中皆為法家之言,可為研究古代法家之用。

 

※名家代表:公孫龍子與惠子

 

 

作者

生平與年代

內容與影響

 

 

公孫龍

戰國趙人。

1.公孫龍善為「堅白」之辨、「白馬」之論,這即為早期的「理則學」(邏輯),即所謂的「名學」。

2.今傳《公孫龍子》共六篇,雖不如今日的理則學有系統,但已具有理則學的分析辨理的本質。

 

 

惠子

名施,戰國宋人。曾為梁惠王之相。

1.惠子的名學理論見於《莊子.天下篇》,惠施應與莊子同時,故《莊子》書中多有惠施的記載。著名的「濠梁魚樂之辨」,即是惠子與莊子之間的論辯。

2.其著名的論辯如:「火不熱」、「卵有毛」、「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等。

 

國學導讀/諸子(哲學)著作類別(西式分類)(中華學術文明邏輯建構工程)
‧理論哲學
 .知識論(又名認識論、知識學)【知識入門】
 ()認識論:反過來思考認識的活動之理論。
中國的著作:《論語》、《公孫龍子》。
.形而上學(又稱天道論)【知識之體】:為真理提供客觀的論辨方式,以了解「天道」。(通常在物理學能理解的情況下,就應採用物理學而捨棄形上學;反之,則形上學假設的命中率也很低。)
中國的著作:《老子》、《莊子》、《中庸》、《易經》、《荀子》、慧能《六祖壇經》。
 ()(宇宙)本體論:1.基本實體的本性(質) 2.基本實體的形式(量) 3.質量不變律 4.能量不滅律 5.質能互換 6.物質、反物質 7.宇宙組成的終極元素。
著作:《易經》、《老子》、《莊子》。
()宇宙(進化)論:探討宇宙生成進化的終極原理。
1.宇宙學()(1)宇宙起源問題:創造說、流出說、進化說。
                    (2)
宇宙生成變化問題:機械論、目的論。
 1.宇宙存在的意義、起源與形成、年齡、進化法則、目的、機制、因果律、結構、性質、大小、物質的分布與運動 2.生命科學 3.地球科學(天文學、物理學);4.自然哲學。
2.人類學(研究與人類有關的各種事物之科學)
宗教科學:佛學:禪宗──慧能《六祖壇經》。
3.神學:探討神之本質、神之存在、人性敗壞、宗教義理。
‧實踐哲學(即倫理學:又名人道論、人生論)。【知識之用】
著作:《易經》、《老子》、《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荀子》、《莊子》、《墨子》、慧能《六祖壇經》。
  ()價值哲學
 1.論理哲學:求真物理哲學、數學哲學、歸納哲學、名實()學。
著作:《公孫龍子》、《墨子》。
2.倫理哲學:求善著作:《大學》、《中庸》。
3.藝術哲學:求美修辭學:劉勰《文心雕龍》、《春秋》。
4.宗教哲學:求聖宗教理想‧神的存在‧派別(印度系‧希伯來系)
著作:無
()人生哲學:《論語》。
()文化哲學
 1.政治哲學:《老子》、《論語》、《大學》、《孟子》、《荀子》、《墨子》、《韓非子》。
2.經濟哲學:《史記‧貨殖列傳》。
3.法律哲學:《韓非子》。
4.社會哲學:
5.外交哲學:《戰國策》。
6.軍事哲學:姜太公《六韜》、孫武《孫子兵法》、吳起《吳子》、《尉繚子》、《司馬法》、西漢黃石公《三略》。
7.教育哲學:〈勸學〉、〈學記〉。
8.歷史哲學:孔子《春秋》。
9.道德哲學:《論語》、《孟子》。
10.語意哲學:
11.心靈哲學:
12.語言哲學:
13.科學哲學:
14.數學哲學:
15.精神哲學:
16.哲學心理學:
17.精神分析哲學:
18.哲學的哲學:
  

中華語文/文體(語文著作體裁)邏輯建構工程
人文科學
  .語言文字學語言學(語音、語意、語法)、中國文字學(文字、聲韻、訓詁)、古文字學、漢語語音學、校勘考據學、族群語文(河洛、客家、臺原九族、滿、蒙、回、藏、摩些族)。
.修辭學語音修辭.詞語修辭.標點修辭.語句修辭.篇章修辭.文體修辭、風格修辭.文思修辭、思維修辭。
.文法學詞類片語、語法、句法、章法。
.哲學(狹義)易學、諸子百家、陰陽五行、魏晉玄學、宋明理學。
.圖書學目錄學、類書、叢書、總集、別集。
.漢學(國學)中華學術體系
藝術科學
  文學(廣義):中國傳統美學重視藝術和道德、實用之結合(譬如:文以載道、明道致用;甚至文史哲不分),化景物為情思,將高尚完美的人格精神融入文章中。因此,傳統習慣是將應用文或論說文歸於集類(文學作品)之中。
.「文學」著作
 ()創作的文學(純文學‧文學作品)
  1.
  (韻文)
(1)現代詩歌新詩(白話詩、自由詩)
現代詩
(重意象使用、技巧表現)
 歌謠‧禪詩‧童謠‧讚詩‧打油詩。
 (2)古典詩歌
 古體詩(古詩、樂府)
近體詩(絕句、律詩、排律)
詞小令(令)、中調(引、近)、長調(慢)
曲:小令、套曲(散套、套數)
 辭賦: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古賦、騷賦、辭賦、俳賦、律賦、散賦。
 2.
(形式自由,簡潔地表現個人的感受
)
先秦散文、駢、儷文、古文、八股文、小品文、銘箴
 (1)說理(含經、子、哲理散文)奏議、論、辨、評、史論
 序跋、贈序
 (2)抒情言志
 哀祭、弔文、祝盟、祝禱文
 箴銘、記、誄、隨筆、遊記、女書、碑文 
 (3)記敘
 史傳、詔令、傳記、史料、行狀、雜記、墓誌(應歸入報導文學)
 寓言故事:介於散文和小說之間寓言、神話、傳說、童話
 3.
 (1)筆記體(短篇)哲學、懸疑、俠義、武俠、家庭倫理小說、社會問題小說、偵探推理、歷史、社會、諷刺、言情、戰爭、軍事、政治、神怪、科幻、影射、情色小說、……
 (2)傳奇體(中篇)
 (3)章回體(長篇)
 話本(平話、評話) 介於戲劇、小說之間的講唱文學。
變文:唐代佛家宣講佛典故事,連說帶唱。
 4.
(可視為劇詩,結合詩歌、散文和小說為一體)
 (1)依歷史發展分雜劇:北曲
傳奇劇:南曲、崑曲
 (2)依戲劇衝突的性質,效果分悲劇、喜劇、悲喜劇(正劇)、黑色喜劇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悲喜劇:將悲劇和喜劇調解成為一個新的整體的較深刻的方式。
 (3)依表現形式分話劇、歌劇、舞劇、歌舞劇、戲曲、默劇等
 (4)依體材時代神話劇、歷史劇、傳奇劇、市民劇、社會劇、家庭劇、課本劇、情境劇、偶像劇等
 (5)依結構規模多幕劇、獨幕劇和小品
 5.報導文學
(介於文學與歷史之間)
(1)史傳、史詩、文獻傳記、文學傳記、素描文學、奇譚、回憶錄、詩話、詞話、曲話
 (2)鄉土文學生態環境保護、……
 (3)新聞媒體報導 
 (4)旅行文學 
 (5)宗教文學 
 ()解釋的文學(文學論文,非純文學)
  (1)文學原理內容原理、形式原理
 (2)文學評論文學鑒賞、範文教學:《典論‧論文》、《文心雕龍》
 (3)   散文史、詩(歌)史、辭賦史、詞史、曲史、劇曲史、小說史、白話(俗)文學史、學術史…
 (4)比較文學 
.「非文學」著作:包括日常生活應用之語文。
 1.應用文(因應人事而使用的文字)(1)公牘文詔令:詔、冊、令、教文、檄文、文告。
奏議:章、奏、表、議、策。
(2)日常生活之應付日記、書信、電報、電子郵件、啟事、海報、簡報、演講文、辭呈、儀式程序(慶典、紀念)、
(3)私人信用之保証契約、擔保、票據(借據、收據、領據)、聘約、同意書、切結書。
(4)人事應對請託、謀求、請願、申訴、薦介、便條、名片、存證信函、法律文書。
(5)交際酬酢婚喪喜慶,送往迎來:序、祝禱、慶賀、柬帖(結婚、喪祭、壽喜、邀約)、慰問、弔唁(訃文)
(6)公共事物之處理規章、公文、會議文書
2.應用語(1)日常語成語、熟語、謎語、諺語、兒語、歇後語、詼諧語(笑話、俏皮話)、俗語、駢語、韻語、順口溜、口訣、繞口令。
(2)應酬語對聯(慶賀、楹聯、哀輓)、題辭(慶賀、哀輓)、應酬禮帖答謝用語。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147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