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蹟府城】清代台南的大門:接官亭與風神廟
2013/12/23 08:47:24瀏覽2677|回應2|推薦20



清康熙末、雍正時代的大井頭附近的渡頭,

因運河擱淺,西移到大西門外南河港安瀾橋附近。
當時府城官員為了接待來自大陸的清朝官員,
於是在清乾隆3年興建接官亭。   


乾隆四年接官亭完工,初建有三進,
分別為大門、官廳、風神廟。
清乾隆四十二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重修風神廟,
又因接官亭地位為府城門戶,
故又建立一石坊於風神廟前,以壯大聲勢。
 
接官亭石坊正面,
南面橫額題『鯤維永奠』,
石柱上對聯是
『疊嶂重洋鞏內外千年鎖鑰,
揆文奮武壯東南半壁金湯』



接官亭牌石坊背面,
北面橫額題『鰲柱擎天』,
石柱上對聯是
『萬年聖烈奠南天牛女躔分舜野,
一路福星迎北極風雲會際堯衢』

接官亭的石鼓樓↑


旁邊還留有當初整建的紀念碑 ↑


風神廟是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
該廟是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
由臺灣道巡道鄂善所建立,
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安瀾橋的旁邊。
當時的風神廟是一棟四進的建築,
其第一進是大門,第二進是官廳,
第三進便是風神殿,而第四進是大士殿。
是在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後興建,
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

現今之風神廟,為面寬僅五開間之三合院格局,
廟宇主祀風神,在其左側神龕原先陪祀知府蔣元樞,
然而如今神像已經失竊;右側神龕陪祀佛祖。
此外,在廟裡面,還有祭祀著雷公與電母。
門上屋樑懸掛著「和以被物」匾,
是在日治時期由信徒捐贈的文物。


原本,風神廟的夜晚燈光如同傳統廟宇一般,
喜用紅色燈籠。

2013年9月,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
耗時兩年規畫執行,
邀請國際知名照明設計師周鍊回台策劃,
重新點亮昔日清朝時期的台灣大門:接官亭和風神廟,
打造台灣首座光之廟宇。

(記於2013/12/23)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nn22&aid=10080712

 回應文章

鴻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24 15:17

我是土生土長的府城人氏,我就是在這接官亭與風神廟下玩耍長大滴!

往事已去,永留回憶……

郭劍翎(鍋子爸爸)(lynn22) 於 2013-12-31 08:42 回覆:
廟前廣場玩耍是許多鄉下人的兒時回憶

宋子平老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23 11:50
以前作官的真威風^^
郭劍翎(鍋子爸爸)(lynn22) 於 2013-12-31 08:41 回覆:
現在的官威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