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14 21:39:24瀏覽491|回應2|推薦10 | |
● 沈澤瑋 他說:「要留住老師,就提高待遇。我太太賺八萬,我賺九萬塊,我天天把工作帶回家,她天天看韓劇看三場,她在高職教,我在大學教。你說像話嗎?」 我腦子裡換算了一下,9萬塊新台幣,以1對20來計算的話,那大約是4500新元。不知教授是否有其他津貼,但作為培養下一代人才的高等學府教職人員,月薪只有4500新元,和新加坡、香港相比,是很低了。可以想像,一般台灣人,他們的薪水有多少? 台灣主計處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8月,受僱員工平均薪資只剩新台幣4萬300多元(新台幣,下同),比去年同期縮水3156元,減幅是史上最慘。而最新一期的《今週刊》則指出,如果把通貨膨脹率折算進去,台灣的薪資水準還不如10年前,這顯示台灣產業與技術,過去10年升級緩慢,科技廠把降低成本當作是競爭武器,勞動成本越是要廉價,薪資自然也就起不來了。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近日警告,受制於民間反對聲浪,重大財經政策難以推行,台灣可能陷入「經濟民粹」泥沼。後果是:可能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南美經濟發展停滯後塵。 許嘉棟指出的台灣四大經濟民粹怪像是:政府不敢調高銀行對現金卡和信用卡的利率、不敢加稅、不敢調高油價和電價、在公共企業中領高薪的「肥貓」被當作社會公敵。在經濟效益與社會公平之間,台灣社會伸張正義過了頭,倒向社會公平的那一端,導致市場無法發揮正常功效。 從經濟民粹怪像的「肥貓」爭議中,不難聯想到,為何大學教授薪水不高。因為當台灣人薪水普遍不高的時候,任何一個領域的職缺,如果薪水超高,是會惹非議的。而以廉價成本創造經濟神話的科技業,更是塑造了人們對廉價的膜拜,在台灣,廉價是對的,薪水高,是不對的。 台灣高鐵不久前因為傳出有三位年薪千萬以上的副總,以及15位年薪超過200萬的副總,而遭媒體猛批為「肥貓」。「肥貓」應是指那些薪水待遇遠高過工作成效的人。但是如果領高薪的人是對公司做出與薪水成正比的貢獻,那就不該被抨擊為「肥貓」,社會輿論卻幾乎是一聽到高薪,就炮口對齊要開戰了。 為了政治選票考量,台灣政府都說要抓肥貓,但討好人民的民粹主義之風,從政治吹向經濟,政府在推行政策時為了顧及民意被迫退卻,才導致經濟民粹現象出現。 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台灣似乎已植入了一種社會主義思維。只要沒有與人民站在一起,就被打成是有錢人、統治階層或精英的打手,只要大聲拋出廉價的「公平正義」四個大字,不管意見主張是否符合邏輯,爭辯時都能佔盡上風。 台灣政府捧的是三民主義,經濟靠資本主義起家,但社會是不是已走向具有台灣特色的社會主義? 據報道,許嘉棟在比較近15年兩岸經濟決策後下結論說:「大陸資本主義化,台灣社會主義化。」1994年時,大陸與台灣人均GDP比率3.92%,10多年過去,2008年底大陸人均GDP成長到3263美元,台灣僅小幅進步為1萬7047美元,比率成長為19.14%,顯見「台灣就在經濟民粹下,走倒退路」。 那位受訪的台大教授也無奈地說:「大陸有約15%的大學給的薪水已經比台灣高,在老師的薪水方面,大陸現在是資本主義,台灣是社會主義。」 廉價經濟、民粹經濟,這或許就是具有台灣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產物。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