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讀此經,也如你這般,不知此經在說什麼,也無法領悟經義,但乍讀每部經典都是如此,我每部經都讀超過三十次以上,不管懂不懂都不放棄,道經上常說一具話,『誦持萬遍妙理自明』,這句話讓我受用無窮,以前學過或讀過的經,我都會一再的重覆在持誦,不管之前已讀過多少次,孔子說溫故知新,真是金玉涼言,因為知識與經驗是一點點累積,學習觀世音的在愣嚴經所說的,彼佛教我聞、思、修入三摩地。 不論讀經或修行,要聞、思、修,才容易增進道業,向上自我提升,因為每部經,你讀一次,與讀十次後,那種熟悉度是不同的,雖然不須強記,但經文已在你藏識中留影,當你往後再看到與此經有相同理論或經義時,把已前和新看經文有相關或同屬性的經典再溫故知新一番,以經印經,以經解經,就會讓你頓悟,你就容易捉住正確修行的方法,不同的經不同菩薩或仙佛所流下的寶經,都在說同一個理論,往此方向修行就不會有偏差,就是我的修行方法。 所以看不懂經文沒關係,多讀幾次自然會慢慢懂。人都是由淺而深,有時也要有因緣來加持,如處不同的還境或有特殊的遭遇或遇不同的人,這都能增長道業,而不是呆硬的強記經文的註解就是修行,因為那樣會落入文字障中,每個人修行的程度不同,所以別人所言或方法只人當參考,不是唯一選擇,要以自己的程度與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更該隨自己程度的增長,多聞,而不要只執一法或一經,劃地自限,因為人讀小學時的思想跟讀到大學後的思想與歷練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