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7 00:12:19瀏覽1261|回應0|推薦1 | |
原文來自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76)- 今天清晨,我來到基隆,先探「法軍公墓」, 隨後至「民族英雄墓」,然後橫越中正路,探訪位於山上的「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入口處有基隆市政府設置的 「整修海門天險記」,詳述二沙灣砲台之歷史及整修始末(註1)。 我循著石階往上走,這段路少有人走,基隆又多雨,顯得相當溼滑,得小心謹慎踩踏前進。約走幾十公尺,寬闊的石階
現在的二沙灣砲台為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所重建,但「海門天險」應不是劉銘傳所題,可能是道光年間台灣道姚瑩所題。 清法戰爭後,修建於同一時期的滬尾砲台, 城門額「北門鎖鑰」 題字,落款處有「合肥劉銘傳題」,然而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卻無落款,所以可能是更早期的年代所遺留的。 二沙灣砲台始建於清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前,台灣道姚瑩於此構築八座砲台,當時的砲台位於海岸,而營房設於山坡此處。
我走進「海門天險」城門,清晨的陽光自天空灑下,城門石牆在陽光下鑠亮,無人的營盤區孤寂地佇立於晨光微風中。
圖:砲口朝向基隆港
砲台區在更上方接近稜線處,由營盤區往上走,石階相當寬闊,緊急狀況時,官兵可以由營盤區迅速衝向上 方的砲台區就位。爬上石階,左右分別通往北砲台及東砲台,兩個砲台區外圍又有小徑相連,剛好可繞一圈。 我先取左行,往北砲台區,然後再繞往東砲台區。 北砲台區的巨砲面對著中正路及基隆港內,扼守著基隆港門戶,任何進港口的船隻,均在北砲台的砲火射程內。 我俯身貼近砲管,視線朝砲口方向,砲口正對準著一艘正在進港的貨輪。二沙灣砲台,不愧是海門天險之所在。 我沿著小徑,漫步至東砲台區,東砲台區有一仿造的阿姆斯壯後膛鋼砲,巨砲身影,令人震懾。這個砲台區與 北砲台互為犄角以形成交叉火力。這樣的規模都是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所增建,以保護北疆門戶。東砲台區後方 的山坡處則有三座古墓,為當時兵勇的墳墓。 當時駐防台灣的兵力,都是由中國大陸派來的。客死異鄉後,就地埋葬,
在墓前,我肅穆以對。
圖:(仿)阿姆斯壯後膛鋼砲 (東砲台區)
清法戰爭的台灣戰場,是以基隆砲戰揭開序幕,就在二沙灣附近。光緒十年(1884年)八月五日,法軍副司 令李士卑率軍艦砲轟基隆港, 我守軍反擊攻擊,展開台灣保衛戰。次日,法軍登陸,被我軍擊退,於是法艦封鎖基隆,雙方對峙。 在此之前,劉銘傳躲開法艦的攔截,於七月十六日成功潛抵基隆,隨即巡視基隆砲台防禦工事,調兵遣將,積極佈防。 十月一日法軍在總司令孤拔指揮下,三千名陸戰隊登陸基隆,清法激戰。 當時劉銘傳獲悉法軍將自滬尾(淡水) 登陸, 於是連夜主動撤守基隆部隊,移防滬尾,僅固守獅球嶺防線,於是基隆因而被法軍攻陷。直至次年(1885年)四月 清法議和,六月二十一日法軍撤軍,基隆淪陷長達八個月。 清法戰爭時期,對於基隆失守之責任,引發朝廷爭論,這背後涉及湘淮軍之間的歷史恩怨與權力傾軋。 我最近讀「北台封鎖記」一書,為當時居住於台北的著名英國 茶商陶德(John
圖:海門天險城門迎接朝陽 譯者於「北台封鎖記」之「淡水砲戰」導讀(書第40頁),對於劉銘傳棄守基隆一事有嚴詞批評: 「劉銘傳棄守基隆,使得法國遠東艦隊取得煤炭,有了動力封鎖台灣全島,窺視東海, 殲滅殘存的南洋艦隊,並增加談判籌碼。」 關於劉銘傳棄守基隆,是否譯者所言,以及如當時湘軍將領所指控的,是嚴重錯誤的失職呢?上述的評論是否公允? 關於棄守基隆的事件經過,大致如下: 十月一日,法軍登陸基隆,清法兩軍激戰終日。當日駐守淡水的劉銘傳部將李彤恩,緊急報告: 「法明日定攻滬尾。滬尾兵單,孫軍(註:湘軍孫開華之部隊)之勇萬不能靠; 若不派兵救援,滬尾必失。... 攻破之後,長驅至台北;台北空虛,料難抵禦。台北若有失,則全台大不可問。」(第179頁,北台封鎖記) 當時,基隆戰況極險峻,劉銘傳回覆: 「基隆兵尚不敷,不能派隊馳救,現已飛調甫到新竹之武毅右軍左營赴滬;基隆...獲勝仗, 諸將不肯拔隊,萬難分兵。 請堅忍為一、兩日之守,以顧威名而全大局。」(第179頁,北台封鎖記) 後來,李彤恩又來告急。劉銘傳衡諸情勢,決定撤退基隆兵力,以馳援滬尾。於是連夜密傳章、曹、蘇三軍門拔隊下艋舺;當時各軍苦求, 勿撤基隆兵力,淮軍部將章高元甚至跪地力諫,劉銘傳不為所動,諸將於是拔隊轉進台北。基隆於是淪陷。法軍重新開掘已被劉銘傳先毀損 的基隆煤礦,每日取得二百八十噸煤 炭。 當時劉銘傳另派林朝棟堅守獅球嶺,法 軍無法逾越獅球嶺。 次日,法軍砲轟滬尾,但未登陸。十月八日上午十時,六百名法軍終於在艦砲掩護下,自沙崙沙灘登陸,清法兩軍血刃肉搏塵戰三小時, 法軍被湘軍名將孫開華的部眾及小刀會鄉勇打得落花流水,潰敗逃回艦上。 之後,劉璈等湘軍系統上告劉銘傳失職,朝廷關切「基隆失守」一事。基隆廳梁純夫上書「基隆棄守稟稿」,直指劉銘傳誤信其親信幕僚
圖:海門天險 湘軍將領對劉銘傳的攻訐,其實充滿著「事後諸葛」的偏見。後世的歷史學者在擁有
劉銘傳決定從基隆撤軍是否為失策?是否嚴重影響整個戰局?我並不這麼認為。 連橫的「台灣通史」則記錄了當時的情況: 「諜報法艦別攻滬尾。滬尾為台北要害,距城三十里,銘傳慮有失,則台北不守;命撤軍。各提督力諫,不聽。唯留統領林朝棟駐獅球嶺。 或議之,曰:『是惡知吾之深意也。』」 當時劉銘傳以滬尾至台北間,陸路水路皆平坦無阻,所以採取「捨基隆、保滬尾,救台北」的戰略。就基隆戰局而言, 法軍擁有砲艦之利,海陸接戰,對守軍極不利,誘敵上岸,可避開敵軍的船艦砲火,減少清軍傷亡,且基隆多山, 對法軍進擊不利,陸戰對清軍有利。 後來法軍登陸後,果然陷於苦戰,雖經增援,二次與清軍血戰於月眉山,卻始終無法突破暖暖基隆河防線。 而上岸的法軍飽受疫瘴之苦,數百人生病休養,無法投入作戰。法軍雖佔領基隆, 卻反而被牽制於台灣戰場。孤拔計劃直搗中國北方心臟的戰略因 而無法實現。 而當時湘軍孫開華率三千精銳防守滬尾,梁純夫認為孫軍英勇,足以抵擋數日,實無須急撤基隆兵力,又認為李彤恩故意誤導軍情,使劉銘傳 誤判形勢,以致匆促決定基隆撤軍。這種看法,也有濃厚的「事後孔明」色彩。
圖:二沙灣砲台的(仿)古砲 李彤恩是否故意誤判敵我情勢呢?試問當時又有誰能精準地判斷法軍的虛實及行動呢? 滬尾戰役開打前,英國茶商陶德寫下他對戰情的預估: 「所有人,包括嚇得半死的在地人,都認為法軍可以在半個小時內粉碎這兩座(清軍)砲台, 然後派遣陸戰隊登陸,數小時就可以佔領淡水。」 (第43頁,北台封鎖記) 陶德是當時最熟悉內外情勢的在台外商。 十月三日,陶德得知法軍於十月一日攻下基隆,則寫說: 「不知為何法軍不攻佔淡水,卻選擇先攻基隆?攻取基隆反而相對困難,但法國人做到了。所以,只要派三百人登陸, 就足以橫掃淡水的守軍、民團。」(第51頁,北台封鎖記) 當時陶德認為滬尾的守將孫開華提督是相當傑出英勇的將領,但陶德仍認為滬尾的守軍不堪一擊,而滬尾的地形也較適合法軍登 陸作戰。十月八日上午十點,六百多名法軍在艦隊砲火支援下,從沙崙海灘登陸。這一天,陶德寫道: 「我們知道淡水會在黃昏前失陷,清軍必將被逐出淡水。」(第57頁,北台封鎖記) 激烈戰鬥的結果,法軍慘敗,清軍大勝。 陶德沒有料到,法軍以三千精銳攻打基隆,而淡水登陸戰,法軍只動用六百兵力,而且不是精銳的陸戰隊成員,而是一般水兵。當時, 孤拔以主力部隊固守於基隆,以防清軍反攻,卻不知清軍的主力已移防滬尾。當時敵我情勢不明,只能互相揣測。 孤拔不知劉銘傳如何佈局, 劉銘傳亦無法得知法軍如何佈署?法軍會以多少兵力攻打淡水?倘若孤拔親率三千名主力部隊攻打淡水,而清軍又不馳援滬尾, 則孫軍能否敵擋得住呢?戰局又會演變如何?李彤恩算是嚴重誤判軍情嗎?
圖:砲台營盤遺址 劉銘傳自基隆撤軍,是屬於戰略的抉擇,結果台北無恙,則怎能說是決策錯誤呢? 而譯者評論說: 「劉銘傳棄守基隆,使得法國遠東艦隊取得煤炭,有了動力封鎖台灣全島,窺視東海,殲滅殘存的南洋艦隊,並增加談判籌碼。」 這觀點明顯違反了軍事常識。法軍固然希望取得基隆煤炭,但並非表示,法軍若未取得基隆煤礦,將無法執行其軍事行動。一場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法軍怎麼可能把艦隊燃料動力的來源只寄望於佔領敵國的煤田,而無其它備案呢? 事實上,法軍於十月一日佔領基隆之後,才取得基隆煤炭,但早在八月二十三日,孤拔的艦隊已突擊福州,一舉摧毀南洋艦隊大小二十餘
至於法軍搶得基隆煤炭,對封鎖台灣的效果如何?當年十一月十三日英國泰晤士報報導: 「在台法船僅有數艘,其餘皆赴香港、安南各埠,是以封口一節,全無成效。中國兵丁軍械,皆以小艇運來;所有貿易,亦由小艇私運, 輪船公司以致無利可得。」 台灣海岸線長達一千多公里,豈是十餘艘戰艦所能完全封鎖住。更何況,孤拔本來就沒有打算封鎖台灣。孤拔決定封鎖台灣是因為滬尾兵敗,
圖:砲口瞄準進港的船艦 「北台封鎖記」一書對於劉銘傳非議之處,還包括「棄守台北」之事件。當時,清軍之軍資餉械均儲存於台北。聽聞法軍準備登陸滬尾時, 劉銘傳命知縣府雇夫搬運軍裝、糧餉前往新竹。 運送隊伍行至艋舺時,當地居民憤怒阻攔,並圍官轎, 將劉銘傳自官轎踹出並肆毆,痛罵劉銘傳為漢奸、懦夫,劉銘傳一度被迫滯留於龍山寺。 「北台封鎖記」譯者評論此事:
且評說: 「說劉銘傳『曾來台抗法』可以,但說他是『抗法英雄』實在有違史實。」(第 15頁,北台封鎖記) 劉銘傳準備將軍需物資撤退至是否為貪生怕死或懦夫行為?恐怕不能從「結果」來評論。十月八日,提督孫開華在滬尾大勝法軍,使台北轉危而安,
若說劉銘傳貪生怕死,他當時豈願接下赴台抗法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任務?慈禧太后徵召劉銘傳時, 淮軍大老李鴻章主張和談,還私下暗示劉銘傳稱
圖:河南勇墓 「北台封鎖記」譯者還引述另一學者葉振輝著「西仔反淡水之役」(1999)一文對劉銘傳的評語: 「西仔反淡水之後,使劉銘傳不必撤退到新竹。... (他)是否還記得艋舺那一幕──台灣人民想保護家鄉、 抵禦外侮的熱忱?他一定想將功 贖罪,要教台灣人看得起他,他終於成為台灣現代化的重要領航人...」 這段話則令人感慨。他把劉銘傳後來擔任台灣巡撫六年期間,銳力經營台灣的努力,輕描淡寫地說成是受挫心理的反應, 我難以認同這種說
清法戰爭期間,法軍總司令孤拔無法達成佔領北台灣的目標,最後病逝於澎湖,仍然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 劉銘傳為台灣戰區最高指揮官,以一 孤危之地,牽制法國精銳艦隊於台灣,既保住李鴻章之北洋艦隊免於與孤拔決戰,亦使中國北方免於兵禍。 難道還不算是抗法英雄? 我只是個旅人,並非歷史學者,為何長篇大論為劉銘傳答辯?只是很單純的心情而已。這一百多年來的台灣史, 曲折迂迴,宛如基隆河。
這包括對劉銘傳、滬尾之戰的孫開華、張李成、防衛獅球嶺的林朝棟、基隆砲戰時,槍林彈雨下的章高元、
旅遊日期:2004.07.07 (補寫於2004.08.25艾利颱風第二日) 【推 薦本文給朋友】 【相關標籤】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