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笑科技部改回國科會--經典復刻:台灣人文學術的「I級/埃及化」--從國科會到科技部
2023/03/03 18:44:12瀏覽523|回應0|推薦3

台灣人文學術的「I/埃及化」--從國科會到科技部

 

 台灣學術界近十年之最大變革,就是以英文期刊論文之索引系統(index)作為學術評鑑之主要依據,任何研究成果皆須列入「I級期刊論文」才有學術價值。期刊論文簡稱paper,本就指理工科之實驗報告。I是索引、指標、指數,可量化為各種點數積分之統計標示,便於審核、評分、認證。所以從國科會計畫、教授升等到大學評鑑、進入世界百大,壹是皆以「I級」為本!

I級系統本就是理工科之框架模式,為什麼要強加於人文領域?台灣人文學術的「I級化」反映了什麼問題?

我知之矣,所謂「I級」簡直就是「埃及」!譚家哲的《形上史論》指出:埃及文化是一種「物」與「死亡」的崇拜,如木乃伊。奴隸制亦源於此:只有把自己當成物,當成死人的人才會自甘為奴。現代科技與商品經濟對物世界之操作宰制即源自埃及之「死亡物」崇拜。「物化」就是「奴化」,今日所謂全球新管理主義之技術官僚化,實為一種集體的自我物化奴化與死體化。

台灣人文學術的「I/埃及化」正是一個「科技對人文之殖民」的「現代性」老梗故事,舉世皆然。但台灣的獨到之處在於:台灣人文學界竟沒有任何反抗就自動繳械投降,甘為亡國奴與殖民!I級系統雖來自美國,但美國人文學界也沒有像台灣如此I級化。請問美國有哪位人文大師與學者是靠期刊論文來建立其學術地位?而台灣學者只會投稿期刊,早已喪失寫書的能力。

如將「科技對人文之殖民」比擬於英國侵略中國之鴉片戰爭,台灣人文學門的大老則可比擬於清末外交大臣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完全喪失最起碼的人文精神之自信與自尊,斯文掃地之至。至於理工學門的大老(教育部長、國立大學校長)則根本形同洋奴買辦在幫著賣鴉片,但知盲目追求「世界百大排行」,假「國際化」之名來掩飾自己喪失文化自信,所以更怕被瞧不起,更迫切渴望獲得他人認可之自卑與自大情結。請問,有哪個教育部長或大學校長可以有點格調尊嚴,敢站出來說:不要再拚百大,不要再搞五年五百億!

孔夫子說:「君子不器。」真正的領導人應具備超越工具思考的人文理念與視野,否則就是韋伯所說的「沒有精神理想的專家」,如台灣的教育部長或大學校長化身為今日新管理主義之技術官僚。有這樣的教育部長與大學校長,台灣的大學生當然也只能是韋伯所說的「沒有靈魂的享樂主義者」!

台灣的大學早已進入殖民亡國狀態,不是被美國殖民(美國還不屑呢),而是自我殖民,自我物化奴化死體化。所以直到「國科會」改為「科技部」, 人文學門的大老竟無一人站出來抗議反對。在「國科會」的招牌下, 人文學門還可以打著「人文科學」或「人文學科」之名佔一席之地。請問 : 換上「科技部」的招牌, 人文學門要如何自處, 難不成要打出「人文科技」之旗幟? 台灣學術研究之國家最高管理單位一旦被定名為「科技部」, 不啻是將人文學門驅逐出境, 如同取消其公民權, 喪失任何身分地位。在國科會時代, 人文學門已然是理工學門霸權下之次等公民。進入科技部時代, 人文學門則連次等公民都不是, 甚至比奴隸都不如, 而是比奴隸更見不得天日之「賤民」 !「國科會」改為「科技部」, 人文學門竟無一人發聲抗議, 默默接受比奴隸都不如的「賤民」待遇, 表示台灣人文學術已全然的自我物化奴化死體化 !

士大夫之無恥, 是為國恥 !人文學術之死, 是為大學之死 ! 自教育部長、大學校長到教授、大學生,壹是皆以「I/埃及」為本,大家金字塔見!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ukwan&aid=17852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