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7/06/14 21:17:04瀏覽539|回應0|推薦14 | |
【補陽還五湯】 釋方名:人之一身,陰陽而已。陽主氣;陰主血。故曰補陽者,即 補氣之謂也。而還五者,乃謂人一身周流之元氣本有十成 ,因六淫七情消磨,致使元氣剩五成以下,則得病不遂之 症。此湯劑可補還所失之五成元氣,以愈不遂之疾,故得 名焉。 識方劑:黃耆四兩;當歸尾二錢;川芎一錢;赤芍一錢半; 紅花一錢;桃仁一錢;地龍一錢。水煎服 註:黃耆產地不拘。煎時藥頭八碗水;藥渣五碗水。煎成一碗服用。 註:不遂之症計有;半身不遂、口眼歪邪、語言蹇澀、口角流涎...等。 通達變:初得不遂之症可加防風一錢;三五劑後再去防風。餘藥不 必加,今市上多添藥數味,甚至改劑量,實不足採。 明服法:初服時,三日一帖;三帖後五日一帖;再三帖之後七日一 帖;又三帖後半月一帖;至一個月一帖後固定之,不可斷 服,恐致氣厥之症。 知用例:家父年七十,104年九月一日午后突然語默,起身行數 步,口流唾涎忽右傾跌坐不省人事。送醫後,雖省而不識 女兒名,口齒不知所云。醫斷低血壓型腦中風。出院後, 經前輩指點此方用法調理經月餘,恢復狀況良好。 註:晉耆與北耆之比較。(本人建議使用晉耆,即多岩序黃耆(紅耆)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