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Healthy Living6:天天流點汗》運動有益健康 流汗後感覺神清氣爽 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率 大腦也會分泌腦內啡 讓人快樂、心情愉悅 …
2012/01/25 11:53:02瀏覽676|回應0|推薦4



 Healthy Living6 

天天流點汗

2012/01/01【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重要性:★★★★★
計畫案:流汗讓心情變好
執行難度:★★★

運動有益健康,為何流汗後會感覺神清氣爽?醫師表示,運動可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大腦也會分泌腦內啡,讓人快樂、心情愉悅。

執行觀念:運動後腦部會分泌腦內啡

「葡萄糖是細胞能量的來源。」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說,一般情況下,食物經消化後會轉化為葡萄糖,提供人體細胞運作必需能量,一旦葡萄糖過多,就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堆積。

不過,持續性的運動卻能增加身體的耗氧量,肌肉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也會增加,讓身體新陳代謝變好。此時,過量的葡萄糖將走「分解」路線,不會以「合成」方式將多餘能量形成脂肪,較不易變胖。

基本上,身體的耗氧量增加,新陳代謝速度提高,腦部會分泌大量的腦內啡,這是為何流汗後會覺得舒服,心情也跟著變好。此外,運動可增加身體好的膽固醇,保護心臟能力會變好,下肢血液循環也較佳。

執行方案1:做耗氧運動 謹守333

雖然泡湯、舉啞鈴等運動也會流汗,不過,身體耗氧量卻不如快走、有氧舞蹈等運動。
李文齡建議,民眾運動時應謹守「333原則」:
 3:每周最少運動三次
 3:每次至少卅分鐘
 3:心跳達到每分鐘 130下
能做到以上,心肺功能才能真正「活動」,加快身體新陳代謝。

執行觀念:吃麻辣火鍋的流汗不算喔

此外,有人說,我有吃麻辣火鍋啊,有流汗呀!雖然新陳代謝速度可暫時加快,但實際的耗氧量並不大,且有時吃下肚的熱量,可能遠大於身體能量消耗。

執行方案2:病患運動前 諮詢醫師

另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友、心臟病友、下肢血液循環不佳、中風或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運動時得特別留意。李文齡指出,因運動需耗氧,若本身動脈血流阻塞,血液中的氧氣無法順利傳送,腿部在無氧狀態下恐怕會出現痠痛、跛行。

   ●防洪治水固然重要,治標之外更要治本;     ●不可過度開發土地,水土保持更要加強。     ……莫忘2009「八八水災」的慘痛教訓……
她建議,患者運動應經過復健師或職能治療師評估,設計適合的運動方式;至於心臟病患可先透過外科手術、心導管或藥物治療,再請專家給予溫和的運動健身指導。


上文↑《Healthy Living6:天天流點汗》源自【20120101sun.聯合報+元氣周報p4封面Story】




以下↓是書生我●自訂文章分類●↓歡迎點選閱覽…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 Have a Nice Day!!自訂文章分類』歡迎點選閱覽…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 Have a Nice Day!!




( 知識學習健康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os802&aid=605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