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30925教育論壇:殷鑑不遠 反思教師評鑑的必要性
2013/10/11 17:51:32瀏覽712|回應0|推薦2

    自中小學教師評鑑列入《教師法》修正草案以來,持續引起各方角力,支持儘速完成修法的,以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協會、家長組織為代表,反對強制評鑑或至少抱持疑慮的主要則為教師組織,正反雙方迄無共識。

評鑑成效存在高度爭議

    為使各界能客觀評價教師評鑑的成敗得失,全教總特於94日到5日舉辦「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教師聯盟(AFT,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以及國際教育組織亞太地區總部(EIAP,Education International Asia Pacific)代表,與國內教育工作者交流,期望透過理性論辯與專業對話,釐清教師評鑑的爭議,為台灣的教育找尋出路。

沒有人反對提升教育品質,然而,始終存在的爭議是,究竟教師評鑑是否有助於提升教育品質?若否,教師評鑑會是台灣教育的出路嗎?若否,教師評鑑還有入法的必要性與正當性嗎?

    教育部長蔣偉寧在該研討會指出,雖然家長、校長、教師對評鑑的看法針鋒相對,但做為教育關係人,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都希望提升教育品質,蔣部長這話看似客觀,但還是沒有回答教師評鑑是否確實有助提升教育品質的爭議。支持評鑑的一方每每給反對者安上反改革的罪名,同樣地,在無法提出確切證據之前,卻執意推動強制性教師評鑑的一方,難道就算是負責任?

他山之石 值得借鏡

    美國教師聯盟(AFT,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代表伯恩斯坦(Ellen Bernstein)表示,影響教學的因素很多,以學生分數做為評鑑指標,可能傷害教師的正常教學,卻不會真正改善教育品質,教師評鑑真正的目標是在提升教師專業,而非藉此使教師成為失敗者,與其關注教師評鑑,不如更全面的檢視影響教育的其他因素。伯恩斯坦呼籲,教育要成功,必須改善教師勞動條件,必須尊重教師專業,需要更多的親師互信,政策決定者必須視教師為夥伴關係,並透過專業對話,真正提升教育品質。

    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葉建源總幹事表示,不可能光靠教師評鑑提升教育成效,評鑑充其量只是「身體檢查」,而無法提升身體健康,必須改變上對下的評鑑方式,甚至應進一步發展下對上的評鑑,教育無法速成,一味強調競爭力,很可能犧牲教育專業發展,教育品質的基礎在於教師的學習、反思與合作,必須以教師專業發展取代教師評鑑。

    美國教師聯盟另一代表卡波(Zeph Capo)提醒,美國的教師評鑑經過長期發展,但並不是最好的,因為教師評鑑而產生的考試直接圖利廠商,以「教育加值評估系統(EVAAS)」為基礎的教師評鑑,已經造成休士頓地區超過2千名教師的被迫或自願離職,最後只能找來沒有經驗值的新進教師,反而影響教育品質。

    卡波指出,老師不怕評鑑,但老師真正需要的是專業回饋,需要的是提升專業的具體支援,教育管理階層必須認清,教育需要支援與合作,應該拒絕競爭力思維,競爭力只有贏家與輸家,但有家長願意讓孩子成為輸家嗎?因此,焦點應放在教師的專業回饋,唯有合作才能使教育進步,把分數擺在教育價值之前,專業必將崩壞。

    伯恩斯坦與卡波均強調,與教師工會協商、排除學生分數成為評鑑指標、增加教育資源,是發展有效評鑑系統的關鍵,教師工會應要求協商以捍衛專業。

教師評鑑慎乎始

    根據美國、香港教師組織代表分享的經驗,現行教師評鑑制度實弊大於利,以美國經驗為例,甚至出現許多災難性的反作用,不僅無法達成教師評鑑宣稱的成效,反而使教育淪為商品,教師疲於奔命,教育品質根本沒有因教師評鑑而提升。

    做為影響深遠的公共政策,教育政策不能跟瞎起鬨,我們不解,面對這麼多的負面經驗,台灣為何執意推動教師評鑑?不同於已經實施教師評鑑的美國與香港,尚未完成立法的台灣,還有機會重新思考教師評鑑的意義,為了教育的長遠發展,為了確保教育品質,建議教育部停止教師評鑑法制化進程,莫讓台灣教育航向一個未知的彼岸。(20130925台灣立報教育論壇)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eshui&aid=897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