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0826教育論壇:不要期待英明的君主-校園民主的關鍵在教師
2009/08/29 21:29:55瀏覽1651|回應0|推薦7

中小學下週一正式開學,甫於校長遴選作業中出線的各中小學校長,即將在新學校展開一任四年的校長生涯,對剛完成校長遴選作業的學校來說,則意味著,學校教育人員將與新任校長有至少四年的時間共同致力校務發展。

筆者之前雖曾在此多次討論中小學校長遴選議題,惟多數偏向制度層面的探討,今天,我們換個角度,從教師的心理層面與校園文化繼續討論校長遴選與校園民主。

應該指出,中小學教師之所以重視校長遴選的過程與結果,主要出於以下的心裡期待:學校如果能遴選到一個尊重教師專業、開明理念、好溝通的校長,無論對教師或校務發展來說都有正面的助益;相反地,要是最後出線的是一個不尊重教師專業、威權跋扈、難以溝通的校長,對教師與校務發展而言無疑都將大大減分,也正因為出於這樣的期待,多數教師重視校長遴選結果,也就不難想見。

進一步分析,教師之所以存有這樣的心裡期待,深層而言,其實不無校務發展就交給校長處理,老師們只要專心教學就好的想法。我們以為,教師重視並積極參與校長遴選作業,值得肯定,但是,如果認為學校只要選了一位所謂的好校長,未來四年或八年,教師就可以安心進行教學工作、無須理會校務發展,恐怕就值得商榷了。

在以往校園戒嚴時期,中小學校長與官員無異,由於教師參與校務建言之空間遭壓縮,逐漸形成校務發展是校長權責,教師只要管好教室內的事這樣的校園生態,影響所及,即便中小學校長遴選實施已經十年,許多重要校務均必須透過委員會以民主程序討論議決,但是,教師少管校內事務的想法仍然根深柢固地影響著教師。

於是乎,形式上,校長確實遴選產生了,校園也相對民主了,但實際上,教師參與校園公共事務的比例,並無顯著增加。毫無疑問,教師一旦對校園民主或校務發展沒有正確認知,自然不會產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與作法,而只要教師缺乏積極參與校務的覺知與行動,所謂的校園民主不啻只能成為擺著好看的樣板。

從這樣的脈絡觀察,教師若抱持著:期待學校來一位英君主型的校長以解決校園相關問題,其實正是對校園民主最大的傷害,要知道,校園民主貴在學校教育人員普遍性的積極參與,而非將大小校內事務全部交給校長處理,更何況,法有明文,從學校校務會議、教師評審委員會、教師成績考核委員會、學年會議、領域會議、教科圖書選用會議等,都必須透過民主程序合議決定,殊難想像,教師如果將自己侷限在教室內,究竟要如何提升校務品質?

退一步言,回到現實面觀察,又有多少校長可以稱之為英君主呢?中小學校長一職,名義上雖已經過遴選產生,但實際上,其在整個教育行政體系所扮演的角色與威權時期並無根本上的差異,試看:有幾位校長敢於抗拒主管機關錯誤的、違反教育專業的政策?又有多少校長每每棄守教育專業、甚至反過頭來拿著雞毛當令箭對教師頤指氣使?期待所謂的英君主來確保教育品質、提升教育專業,與緣木求魚何異?

是的,校園民主的關鍵在教師,要提升校務品質、確保教育專業,或許就從教師的積極參與做起吧。(20090826台灣立報教育論壇)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eshui&aid=327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