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竹南大埔的農地徵收
2010/07/19 03:01:02瀏覽15659|回應86|推薦38

引用文章農民之怒 凱道秧苗鋪成綠油油稻田

  這麼多人去抗議,小老兒想想其實一點都不足為奇,因為臉書上一大堆好友都在支持這個活動,小老兒沒按「贊」,更沒打算參加這場盛會,原因是我有不同的看法。

  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徵收農地」突然變成一個十惡不赦的行為,部份人甚至拿陳水扁的龍潭案,做為「徵收農地」的陰影,真的是如此嗎?很少人談,也很少人願意分析一下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

  不用抬槓,小老兒只是提出一點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模式和價值觀,你可以不贊成我的看法,千萬不要問候我,小老兒承擔不起!更何況小老兒既不謀官也不貪利,所以不用質疑我的動機。(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再次提醒不用問候我!)

  為什麼會有「徵收農地」這件事?我不知道一大群人在抗爭時,有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各位知不知道政府常常為了開闢道路「強制徵收」(不論你是什麼地),為了蓋公共設施「強制徵收」(也不會問你要不要再種田)。話說當年為了蓋桃園機場也是「強制徵收」,那塊地就是一片綠油油的肥沃良田,如今覆滿水泥,各位出國坐飛機時可有想過,昔日在這裡種地的那些農家如今安在!?當我們在享受便利時,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可是當你面對自己必須為公共事務犧牲一些自我時,一切都將風雲變色!

  近二三十年來,談到竹科時大家印象如何?竹科那些地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都是「強制徵收」而來的,過去有多少土地透過重劃和分配以換取更高的經濟利益時,不知為何大家都不抗議!? 如果翻開一下台灣的近代歷史,大伙仔細睜眼瞧瞧,土地不做重新分配和更新使用目的,那麼台灣會有今天嗎?

  小老兒看了很多支持農民的部落格文章,例舉了一大堆古書上的經典名句,可是我想問一句話:台灣還要以農立國嗎?如果大家都覺得這是我們的目標,那麼社會就有資格來討論這個問題,要不然不是白談的嗎?我們不以農立國,保留那麼多的農地做什麼,排休耕等領錢嗎?

  台灣從何時開始不再以農立國?有人注意嗎!好像一點都不重要。為什麼近三十年來台灣不論誰執政,不斷的透過各種機制將農地轉換成其他用途的地目(貪污腐敗不是主因,官商勾結也不是最重要環節),原因是什麼!?我甚至懷疑那些在街頭抗議的學生們,你們知不知道台灣曾經因為稻米生產過盛,進而導致台灣農村發生非常嚴重的問題,最後政府只好大量休耕農田(採取補貼措施)和推廣改種其他作物,歷經多久才讓農村慢慢恢復生息。

  台灣近幾十年來,由於品種改良的快速發展,使得單位產量持續上升,生產過剩的結果是什麼!?不會沒有人知道吧!前陣子香蕉因為生產過剩,市場賣到一斤七元,請問農民何以為繼,怎麼不見有熱血青年提出什麼驚天動地的看法呢?除了臉書上到處貼之外,叫大家多吃香蕉,還能有什麼作為!這種其實十分沒效率的做法,可是大家都習以為常,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香蕉吃完之後,柳丁呢?這個年年盛產的水果怎麼處理。整個台灣都要發生「農產品生產過剩到氾濫時」,才會警覺到這好像是個問題,可是三天過後全台灣就會忘光光!

  總歸一句話,當台灣的農業生產力不斷上升時,還需要這麼多農地嗎?如果要保留這麼多農地,對農民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台灣又必須付出什麼代價?大量休耕採取農業補貼嗎?不要再蠢血沸騰,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

  這幾天,有朋友為了尖石鄉那羅部落的糯米玉米到處推銷,看了真令人感動,他們自己花時間和貼油錢把玉米運送下山,義務協助山上的原住民朋友賣到好價錢,免除中間商剥削他們那些微薄的收入,讓他們在未來的一小段日子得以溫飽,這看似小事,但在我眼裡這些願意付出的人,比在凱道抗議的人偉大的多,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協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沒有口號更沒有什麼標記,只是默默的做。當自己去朋友家拿訂購的玉米時,聽到:「早上去載玉米時,他們急著出門,因為沒錢看醫生,等著我來拿玉米給錢,他們才有錢去看醫生。」眼淚差一點掉下來,這種感動真是無以為名。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ster&aid=4239822

 回應文章 頁/共 9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賴先生
支持徵收
2011/12/08 20:31

徐世榮教授您好,有以下幾個問題請教  (1)是否需區分一般徵收(道路),及區段徵收   以下皆針對區段徵收   (2)您可知每年有多少農民在領休耕補助(是農地不夠嗎)(3)特定農業區一定是一級良田嗎?請了解實況在下結論(4)用市價作區段徵收,地方政府有財力嗎?=>以公告現值計算,再地主配到地,以市價賣出不是更實際嗎?(過去很多農民地主皆成為田僑  )=>請問您是想來破壞別人期望翻身的機會嗎(5)很多區段徵收問題在拆遷補償不足,不在區段徵收本身=>請弄清處方向(6)請不要找多數學生(假農民),及幾個可能房子被拆到補償不足之農民=>來打擊80%~90%期待被區段徵收之地主


雨後斜陽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農地徵收是否太浮濫了
2011/07/08 16:19
若和世界各國比起來,我國對於農地的徵收比例確實太高了,連共產國家都不會輕易破壞農地。雖然政府有休耕補助政策,如解釋為糧食生產過剩,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目前我國的糧食自給率僅有32%,台大農經系教授林國慶指出,相較於日本糧食自給率41%、韓國45%、英國70%,而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等都超過100%。他認為,我國的糧食自給率相較先進國家,處於「絕對低的狀態」。糧食自給率低的國家或地區,多半在外交政策上被迫會有糧食進口的壓力,在面臨國際糧食價格上漲時,必須要付出更多成本才能夠買到足夠的糧食。休耕的另一個重點,農地資源保護的觀念。地球只有一個,在人類不斷開發土地,農地的資源只有減少,不會增加,其除了影響糧食安全,同時也破壞整個自然生態的,造成地球暖化,更有許多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脅。人類應該認真思考的,農地一旦遭受開發破壞,是永遠無法回復的。這些嚴重的問題,不是一句糧食過剩,或是不需要太多農地,就能自欺欺人,而作為隨意將農地轉用破壞農地之藉口。我國雖有土地編定與管制之制度,但農地破壞之行為,除了人為的違法轉用,如果加上政府對於農地的隨意大量徵收,不但顯現政府政策的浮濫,更是全體國民之悲哀。

mono
天下:六成工業區閒置 仍大舉徵地
2010/08/17 14:09
請看看這篇新聞吧。
不是為反對而反對,而是要在這樣搞下去到底是誰得利。
http://news.msn.com.tw/news1811051.aspx

data1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賤穀傷農
2010/07/30 12:35

就如作者所言,台灣農業生產力提高,為何不爭釋放農地出來。

用供需來看世界是最糟糕的事情。

請問這些工廠年收益多少?

這些工廠所製造出來的污染有多少?

加加減減................

誰倒楣?我們的後代子孫倒楣............

非常倒楣..........

他們要承擔我們破壞環境的後果。

原有的加工區,就已經破壞許多原有的環境。

施工有困難,打掉重做啊.........

如果一味用經濟、供需、成本來支持農地徵收的必要性。

這是犯了最最嚴重的錯誤........

因為用供需、成本來計算,往往都沒有把後代子孫的生活算進去.........

現代人的自私,害了下一代,於心何忍?

現在農民拒絕徵收是正確的.........

我們應該放緩經濟成長的腳步,

而不是一味追求成長..........

這是一輩子也追不完的事情



123
123
2010/07/26 09:16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0/07/25 03:43

[那是因為銅鑼的招商有限制,像是面板廠就不准設廠在那
主要招商目標以IC設計、先進封測、太陽能為目標]

為何?


老譚(loster) 於 2010-07-25 09:59 回覆:
我不知道,但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會舉那個例子,主要是要表達叫這些大企業去這個工業區,去那個工業區,就如同有人叫黑面琵鷺搬家,白海豚繞道一樣荒謬。這些完全不專業的考慮,可以拿來說嘴指責別人,還振振有詞說的多正義凜然,結果根本就是什麼都不懂。

hani
大埔徵收不浮濫
2010/07/22 13:33
to tigersheep

台灣徵收或許很浮濫,但是大埔徵收的部分,並不浮濫
它確實有需求
有人質疑銅鑼園區還有空閒土地,為何不直接使用銅鑼園區就好
那是因為銅鑼的招商有限制,像是面板廠就不准設廠在那
主要招商目標以
IC設計、先進封測、太陽能為目標
而群創當初的投資意向書就是設面板廠
與銅鑼招商的目標根本不同

所有網路一堆人扯銅鑼的閒置用地根本就錯的離譜!

另外有人說群創已經沒有設廠需求了,那是不是徵收也該停止?
這也搞錯了
雖然當初是群創提的投資意向書

但從來沒保證一定會給群創!

群創不要,其它人也是搶著要,那邊可是一直處於快飽和狀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提供一些思考方向給老譚大哥參考
2010/07/22 10:29

一、國內的土地徵收案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案件﹞,是否浮濫?為何如此?因為我們的政府以公告地價徵收,而日本政府以高於市價徵收,如此比較不會產生拒絕徵收的抗爭,當政者也不會草率的進行土地開發。

二、全台仍有數千公頃閒置工業用地,有些土地甚至是二、三十年前徵收後就荒廢,土地利用率極差,土地開發計畫的效率也是慢到跟不上時代與產業的變化,我們是否該敦促政府加強利用閒置土地,而不是縱容政府輕率的畫大餅去徵收土地?更何況徵收的是農地?

以上談的不是針對個案,苗栗大埔徵地是個特例,只有2%的農民抗爭卻能引起社會廣大關注,為何?除了如:政府的農村再造過於一廂情願、政敵趁勢操作、地方政府執行過程粗魯等因素所引起之外,其實再綜合上述兩點就不難看出,我們土地開發徵收的思維、政策與相關法令,其實已經到了該做檢討的時候。

況且國內近年公部門接連出現重大貪瀆案件,政府公信力普遍受到質疑,就我所知,某些縣市把一些數年前或數十年前,以市地重劃名義徵收的土地,其中的80%都賣給建商財團,剩下不到20%才做為公共基礎建設﹝包含道路與公園﹞,而這微薄的公共建設,其位置的設定還是配合建商的計畫,建商的利益不言而喻,如果我是當年被徵地的地主,我必定內心淌血,無法接受政府徵了我的土地,事後不用在公共建設卻賣給財團建屋!等老譚大哥你接觸瞭解類似事情之後,凡是看到政府高舉公共利益大旗去徵地時,難道心裡不會質疑?在若干年之後,能有多少徵地是真正用在公共利益之上?

的確,台灣幾乎年年都在上演農作物生產過剩的戲碼,不過那也是農民缺乏資訊而搶種的結果,並不代表台灣就有本錢可以不斷的去縮減可種植的土地面積,請拉高觀察角度吧,把地球環境變遷、極端氣候型成的因素列入思考的範圍,你才會預見全球農作物將更難種植、收成勢必減少,海平面升高更會減少全球可種植的土地面積,未來誰擁有良田必是熾手可熱。「糧食戰爭」一書的作者Raj Patel更是認為,未來糧食不僅僅是食物,而且是戰略武器!聯合國人道組織也預言,依目前全球人口增加的速度,再過50年,全球人口恐將超過120億,可見未來糧食的重要性。反觀國內社會一片發展經濟的思維中,卻忽略了未來糧食是否能自給自足,才是發展經濟的根本!如今覺醒未晚,若是苗栗大埔抗爭能刺激社會省思,我認為這是抗爭最大的價值!

老譚(loster) 於 2010-07-23 01:37 回覆:
 一,我對日本不了解,所以不清楚日本的狀況,所以無法對比,也沒能回答你的問題。
 二,其實大家都忘了一件事,舊型的工業區是不適合設置新型態的高科技廠,例如污染的排放設施,以及電力和水資源供應的問題,絕非大家講的那麼簡單,否則郭台銘又不是笨蛋,放著現成的不用,非要搞到滿頭包。不懂的我不說,就說電力供應,搞不好一個舊型工業區的供電能量給一個面板廠還不夠用,怎麼辦!?誰解決?沒地沒空間怎麼擴大變壓站,還要拉33K的超高壓進去,請問誰解決,為什麼多數人都用那麼簡單的思維,去談這件事,是因為沒知識,還是信口開河。
 台灣農地縮減勢在必行,因為台灣是個高度工商業發展的國家,農業不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談,未來地球缺糧的問題,可是到底有幾個真正的把事情弄清楚。我想問一下,以台灣這麼高價的農產品,請問一下那些缺糧的國家消費的起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會缺糧的都是窮國,不信去查一下去年石油暴漲引起缺糧,是哪些國家在缺糧。)不要忘記上一次石油大漲,導致很多作物被用來作成汽油的代替品,糧食因此大漲,請問一下台灣受到多大的影響,那時為什麼農民不立刻搶種,原因是什麼?因為就是種了也沒人買--不符合經濟效益,一來現在自己種的國內都吃不完,二來缺糧的國家買不起,所以呢!農地依然休耕,依然廢耕!這是事實的現狀,「糧食戰爭」這類書籍所談問題的重心不在台灣,台灣也不會發生,所以太多人書沒讀通,缺糧是第三世界因人口快速成長造成的,除非台灣政府願意無償提供糧食救助這些國家(以人道精神為出發點,不談政治,我舉雙手贊成),否則糧漲得再高,其實對台灣的傷害都是很有限,反而是貧窮的第三世界深受其害,所以不要誤把馮京當馬涼,整天把台灣當成非洲,那就太離譜了。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浦農地徵收的背後
2010/07/22 07:40

抗議大浦農地徵收的夜宿凱道,根本未成為社會議題,執政者及媒體為何要炒熱它呢?理由很簡單,他們要表現表面正義,但不要牽涉到剛通過荒唐的「農村再生條例」,台灣農村陣線最後與執政者,聯手將「農村再生條例」放水了!?

台灣農村陣線不像是社運團體!? 政府不像是服務人民的組織。

>>>>>>

大埔徵地案 台糖釋地「準備好了」【聯合報】2010.07.22

大埔案 馬總統表態:設法保留農地 聯合報 2010.07.22

表現表面正義....可悲...



放逐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某些人的肉是另些人的毒藥
2010/07/21 23:13
竹南科學園區是以台糖畜產研究所為基礎. 那是台糖靠北部最大的農場. 最珍貴的土地. 台糖想藏著慢慢享用. 作為北邊的生產研發訓練基地.
可是晴天霹靂的出現竹南科學園區看上這塊寶地. 台糖無法反對. 可是園區一步步擴編. 台糖吋吋退讓失守. 竟連要求保留一點辦公室與肉品工場亦不可得.
所以說98%地主同意. 2%反對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偏遠貧瘠土地以及故意 被徵收的人會很高興. 其他被徵收者也許可接受. 但更 多的人應是無奈!
好的計畫造福社會. 壞的計畫造福某幾個個人. 也就是造成某些人的肉是另些人的毒藥. 旁觀者或獲利者能不能捫心替受害者自問一聲" 為什麼是我呢? "
台灣除了時鮮. 絕大部分農產品是仰賴進口.量 超過90%.
搞選舉透過都市計劃公共建設來炒地皮. 既獲名聲. 又得暴利. 是參選與抬轎者最重要的目的. 直接伸手拿錢的最笨. 還沒上軌道.
頁/共 9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