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正在發生質變的原住民文化
2010/04/13 03:16:42瀏覽2109|回應2|推薦27


  三月初,一趟屏東瑪家之行,改變了自己對於原住民的看法,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原住民的文化自我覺醒,原住民經過這麼多年的現代文明洗禮,實質的文化內涵也正在慢慢的改變中(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這種改變如果沒有細微的觀察,其實很難發現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其中改變最大的,莫過於不斷引來非議的「飲酒文化」,在屏東瑪家的那兩天,聽到和看到最多的不是喝酒,反而是討論工作和溝通彼此的意見分歧,至少在瑪家三和村那兩天,沒見到有人仰頭灌酒,常聽見「沒事就喝酒看了讓人討厭」的說詞一再出現,喝酒文化在原住民的生活裡也開始慢慢產生變化,可見未來有節制的飲酒作樂會成為常態,那麼原住民的文化劣勢也將會因此慢慢的獲得改善。

  自從加入寶島義工團後,視野最大的擴展就在原住民聚落的了解,因為有一段時間常往山裡面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新一代原住民在部落裡,協助自己的族人,以及發展部落的經濟,所以往往帶著我們東奔西跑的人往往都是一些熱情受過高等教育的原住民,這些年輕人受了現代文明洗禮後,回到家鄉擔任社工或者輔助者的角色,他們正努力的改變原住民文化和風貎。

  所以前些日子傳出部份原住民對慈濟蓋的房子有意見,如果有深入過原住民部落或者是八八災區的人,對於這種反應應該不陌生,至於原因除了宗教信仰的差異外,還有一種被過度強化的「善行」所導引出來的結果,其中的糾葛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何尊重每個人的宗教信仰,則是許多現代台灣人必須學習的課題,因為曾目睹由信仰差異造成的緊張對立,那種無法用是非來論斷的衝突,真的只能用相互包容來化解分歧。

  其實當我們面對屏東愛鄉協會的訴求時,真的應該思考一件事:如何去尊重別人的信仰,不論是他們信奉的基督教、天主教,或者是原住民的傳統巫術也好,同樣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財。當我們的文化包容力越高時,就越容易去了解其中的分歧點和差異值,如同那天我在三和村和一位老婦人閒聊時,她就語重心長的對著我說:「你們平地人比較好,會付出,願意幫助別人,我們的族人就沒那麼好!」我立即回答她說:「沒有沒有!我們也只是少數,當你們的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後,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真的!」老婦一臉茫然的看著我,彷彿希望看見什麼似的。其實當天在三和村協助興建避難屋時,就有許多原住民一起工作,雖然他們領的是「以工代賑」的錢,可是那些薪資並不豐厚,同樣的工作如果他們離家外出,可以賺到更多的錢,但是他們願意為自己的族人付出留在家鄉工作。

  當我隨著寶島義工團的腳步,從這個部落走到那個部落時,深入更多的部落時,真的可以感覺到台灣的原住民部落正在緩慢甦醒著,雖然速度很緩慢,但是約略可以看出方向和軌跡,下次如果有機會再到部落走走時,請用欣賞和尊重的眼光看待他們,原住民的文化也是有著豐厚的文明氣息,只是和我們熟悉的生活模式有著十分不同的面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ster&aid=3937918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心存持續改革,也可能會質變。
2010/04/15 08:15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心存持續改革,也可能會質變。

筱 蒨-Lucif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來我們在玩捉迷藏了
2010/04/13 18:40

上星期天跟筱菁參加義工團到雙溪修繕,兩個人都很久沒看到您了,還開玩笑說回來要來留言,問您是否還活著?

原來三月初您有到三和村建組合屋喔,剛好我們兩個都沒報名。結果大家都錯開了,還以為您失蹤了呢。

您也很久沒發文了喔,麻煩勤勞點,免得被列入失蹤人口名單中。

老譚(loster) 於 2010-04-24 19:09 回覆:
是啊,我那回去參加是要看一下謝英俊建築師的作品才去的,有機會可以觀摩真是種福氣。至於你們的問候方式,還真有點讓人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