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談心理韌性(群&我)-電影「星際過客Passengers」觀後感
2020/02/28 23:33:30瀏覽814|回應0|推薦8

繼自己先前寫的一篇談獨處的文章「靈魂的質地-獨處的必要性」後,或許是因為武漢肺炎蔓延至今已經快一個月,今天靈光一現,突然想到曾經欠一個朋友電影「星際過客」觀後感,欠很久了,想來聊聊,若當真的人因為很多因素不得不長時間獨處的話(如短時間無法再去遠地工作、旅行,得居家自主隔離等),又會是怎麼樣的景況?


人的一生大概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大概長到佔了一半以上,因為人與生俱來的本質就是孤獨的,只要獨處,不免就是思考的最佳時機,而且最好能夠從腦袋中的天使與惡魔、正負面思考天人交戰中,得到建設性的平衡結論,善用獨處時間,活化腦細胞,則更多創意產出,這就是人類與其它動物最大的區別。

然而,人的觀點角度及思維一定有其盲點,這就是為甚麼人必須活在群體中,如同各自獨立的小星球,繞著太陽運行,偶爾透過名為溝通的電波進行交流,還有幸運相互交流時,能有或許不常見但總是可以給自己當頭棒喝的良師益友給予建議砥礪自己,甚至可遇不可求的正好碰到可以跟自己建立親密關係的伴侶。


我想,電影星際過客裡的男主角、過著全球移動單人房職涯的外派一族、長年在海上走船的人們、因肺炎病毒受困武漢及世界各地自家隔離的人群們、曾經參加英國電視台「單獨禁閉」的挑戰者們,甚至長時間關在牢房裡的受刑人們等,應該很能體會到因空間受限而不得不長時間獨處的龐大壓力,也因此回歸到一個最重要核心的問題:「心理韌性度」。

要能夠承受長時間孤單寂寞是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如上述所提到「單獨禁閉」最後得勝的挑戰者之一就是一個單親媽媽。

只要活著,現實絕對是苦大於樂,獨處除了可以傾聽自己內心,與自己對話之外,或許是自己生出勇氣去面對現實痛苦的最好舉動。

二十幾歲時曾交往過的前任,曾經告訴我,要好好的把內心練強大,更勝過從他人得到力量,當時無法理解到底該怎麼做到,但當自己不斷獨自從挫折中跌倒爬起時,越來越有自信,處事越來越淡定沉穩,越能藉由自省得到內心的平靜,更能知道自己需要甚麼,以及不需要甚麼。

而與父親相處,其實就是與自己獨處,因為父母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而親密關係正是自己與原生家庭關係的延伸。

如去年一整年父親生病跟謀職不順的雙重壓力下,從一剛開始的衝擊爭吵,硬著頭皮謀職,反而都是外派職缺,面試表現差強人意,到後回診結果良好,卻也碰到社會新鮮人無法低就四處碰壁,直到現在武漢肺炎還是沒能拿到Offer,我想或許是所有面試主管看出來我現在的狀況不適合工作。

中間的心路歷程很像是藉由不斷準備面試,不斷回想過去經歷,不斷調整自己看待過去際遇的角度,從負面悲觀,活在自己世界扮演被害者的思維,轉變成務實樂觀的過程,因為罹癌病人是很敏感的,自己就得先快樂起來,才能帶動在一旁生病的我爸,這得感謝去年上半年曾經參加女力論壇碰到的一個清大女教授給我的建議:「得先顧好自己,否則倒了,父親還得顧妳。」、「人生就是實驗,別想這麼複雜。」

雖然還有五年追蹤的長期抗戰,然而去年正如同長跑馬拉松般調減速度,這段期間我認為最大的收穫是:

1.與父親溝通不對Tone的情況改善,能像朋友一樣聊天還聊出很多以前從未知道的家族趣事,而且發現他的頭腦比我這個念到國立大學的書呆子還要好,而自己已成熟到能為無意中言語傷到父親的地方坦然道歉。

2.養好身體,拉回專注力,不再過度勉強自己一定要做甚麼,學會放鬆,吃好睡好累了病了就休息,並適度運動鍛鍊

3.更清楚自己的缺點及過去做錯的點在那裡,著手開始拆分成幾個小目標做改善。

4.對於自己職涯,更深入成熟的思考,尋求他人建議,找對適合的舞台當下一個立足點(感謝前主管),堅持專業,砍掉重練,還好過去的路沒有白走,再回頭翻專業書已能多加理解、融會貫通,就算現在派不上用場,以後總會有用上的一天。

5.清楚自己適合的伴侶是怎麼樣的特質,並給與外派前曾告白對象祝福,因為已經知道他不適合自己,甚至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好到值得被更適合自己的人愛。

6.從自己樂善好施給老太太口罩舉動生出靈感,以對公司貢獻的角度改寫履歷。

7.不再只藉由過度消費、遠處旅行、追劇逃避現實,而是從不斷試誤學習中,反思還可以再改良的方法。

8.離家租屋一段時間養病,體會自己承受租金燒錢,仍要拼命謀職、打著微薄勞力工及學著自己自立的壓力。

9.正視自己的情緒,心情差的時候就盡情大哭。

10.學會活在當下,船到橋頭自然直,境隨心轉,以後就算父親不在,有無另外一半,自己都能過得好,如父親淡定說的「還能再陪妳多久真的看緣份,真到那一天,或許事情會稍微麻煩一點」。

11.扮演小太陽引導成功,父親第一次告訴我他想怎麼過自己的退休生活。

12.因禍得福改變原先不斷繼續外派的生涯規畫,避掉現在蔓延全球的嚴重瘟疫,若明日馬上世界末日,一定選陪在家人身邊,顧好自己健康。

13.學習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即使現在失業,也不認為空白這一年代表自己有多差,覺得現在的自己沒甚麼不好,反而是人生第一次有錢有閒的長假,而且終於可以開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雖然進度有些慢....

14.寫感謝卡給過去的主管,甚至發感謝信給去年所有面試過我的主管。


曾被親友說過堅毅堅韌如我,借前主管吉言:「人生真正就此開始,前途是一片光明」,不求大富大貴,只求起落有勇氣實力堅持撐過,我想,這應該代表心理素質已經比過去還更要強大了。

以上回歸現實夠久了,苦中作樂最難得,以下就來還一下「星際過客」劇評債,調劑一下。

其實看完這部電影第一個念頭是:「真好,男女主角不用工作賺錢就有滿船艙可用的物資,可以專心談戀愛,甚至拼命作愛。」

而劇情內容不外乎繞著地球資源散盡移居外太空嚴肅議題、一人獨活、兩人相戀的親密關係這三大主題做探討。

A.世界末日移居外太空

在電影中,這個概念跟諾亞方舟的概念十分相像,只是現代化多了一些階級區分,有錢買艙位的人就能移居其它星球,以及少了除了人以外的動物,但這部份我個人抱有懷疑,而且很開心船艙內仍保有植物種子。

所有船上的人造儀器設備真的移到外太空能做到永生嗎?

會不會有可能早就無法在外太空的環境下長久耐用?

畢竟只先在環境條件最佳的地球測試過。

相較之下,個人認為男主角出於本能的喚醒女主角,儘管違背女主角的意願,引發後續爭議,反而是因禍得福,正因為人的一生有限,時間不斷流逝,才更能活在當下,不是嗎?

這反映出現在單身人群增加,女性自主意識抬頭的趨勢,然而我想最理想的關係應該是,女性經濟獨立自主,能跟男性發展對等的關係,孤獨到老不可怕,可怕的是沒能嘗試相愛這件事。

若女主角真如所願一路睡到外太空才醒,或許她跟其她醒過來的人,因為器官無法適應外太空快速衰竭,也無從發展第二人生,這就期待是否有人寫出後傳電影了。

而至於為何開心見到船艙內植物種子,甚至對片尾出現大樹意象感到驚豔,我想這印證前面我說的,地球能夠孕育很多生命,關鍵在五行元素,其中水最重要,男女主角猶如先鋒一般,留給後續在外太空甦醒的其他人們,最基本能生存的要素,也是一線生機,個人很喜歡這最後一幕。

B.一人獨活

就過去自己長期準備國考的經驗,甚至去年父親跟妹妹丟下我一人去日本逍遙,個人認為一整天沒人在旁邊說話是蠻可怕的事情,通常此時我一定每日外食跟店員聊上幾句,甚至年近八旬獨居女強人外婆忘了帶鑰匙,也正好有我這個專門留守的救火隊救急,讓我念上幾句,有親友以及無論熟或不熟的鄰居在旁邊真的是太幸福的事,換做是我,也有可能跟男主角一樣到最後無聊到抓狂。

因此培養個人興趣是相當重要的事,除了工作之外,有興趣會讓生活有滋有味,也不會跟社會脫節。

如學習音樂,在痛苦時,聆聽優美的旋律,真的有救贖感(此時覺得雖片中沒有樂器元素加入,仍瑕不掩瑜);又如去運動,除了可增加免疫力外,更是暢快淋漓,忘卻煩惱。

疼惜自己是一輩子最重要的功課。

C.兩人相戀的親密關係

而這部電影的劇情讓我聯想到盤古開天亞當夏娃初嘗禁果的故事(好像完全把船艙內沒有醒來的人當成空氣?),只是區別在於男女主角都是有相關知識經驗的成人。

當可選擇的對象只有眼前的唯一一個異性,自然也不會有比較、不滿等種種衝突矛盾出現,唯一能走的路只剩用心經營,如皮克斯知名動畫天外奇蹟裡短短十幾分鐘的老夫老妻婚姻串場。

我想老一輩的人多半很少離婚,更多數的是因為認命跟珍惜,這是現代男女愛情欠缺的難能可貴。

也因此每當我在公園看到有老夫老妻牽手一起走,總是感到特別的溫馨嚮往。

俊男美女的組合在這部電影中重要的設定,但萬一是其它組合呢?

或許劇情立馬轉變成幽默喜劇,而非愛情劇了。(笑)

親密關係的拿捏遠近很微妙,需要很強大的心智與智慧去應對學習。

相較於像辛隆這樣對待劉真的對象可遇不可求,因此若有對象有機會可以練習,真的要好好珍惜相處的時刻。

即便現在約炮、外遇、離婚已經算常態的現在,自己仍像遠古時代的稀有絕種動物恐龍化石般,期待仍有專一永久的真愛存在,或許帶著希望前行,會如同暗黑夜空中的璀璨煙火,給與人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只是在碰到這個對象前,回歸主題,還是得修好愛自己的這門重要課題,這樣才能在閉眼離世前,閃過腦海的全部都是美好的回憶。

結論:人生來去過客匆匆,唯有珍惜際遇、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尤其明天幸運還是閏年多出來的一天,豈不值得好好運用?

P.S.既然要當絕種動物,那也得要是優雅的。(請點圖片觀看防疫最佳指導影片,而且我有信心自己老了也跟這位奶奶一樣)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ttlemi09&aid=13186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