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中市場若成真 台灣災難
2008/03/19 13:49:50瀏覽334|回應0|推薦0

(刊登於2007年Taiwan News財經文化週刊298期)

2008總統大選即將到來,由蕭萬長領銜,馬英九認可,中國背書的兩岸共同市場即一中市場論述,掀起了國內政壇與輿論的陣陣漣漪;國民黨當然是瞄準他設定的目標族群選票,然而中國的唱和就頗堪玩味。我們應該釐清的是,所謂一中市場,到底只是選戰的煙幕彈,還是國民黨的終極目標?老蕭的規劃在實踐上有無可行性?本文試圖從共同市場的源頭,歐市的形成和本質,檢視實現一中市場,對台灣未來是否有無法挽救的傷害?

共同市場目的 人貨金自由流通

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最早出現在歐洲,是歐盟形成的歷程。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避免經濟蕭條引發戰爭重演外,也具有永遠解除敵對德國武裝的政治意圖。歐盟整合至今已歷經五十餘年:從1951歐洲煤鋼共同體(the 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1957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 EURATOM)和歐洲經濟共同體(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即一般所稱共同市場,到1967年上述三個共同體合併,通稱為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y, EC),其後一路演進,在2002年發行歐元單一貨幣,現在正朝通過歐洲憲法而繼續努力,以建立一個經濟、貨幣及政治聯盟為其目標。

然而歐洲整合的浩大工程,首先還是需建立在各國廣泛的共同基礎上,各會員國均須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而且實行市場經濟,並符合一連串嚴謹的經濟標準才得入會。 而歐洲共同市場的主要目標,就在於人員、勞務、貨品與資金等四大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可以說,沒有對各會員國分享自身主權以及對其他會員主權的尊重,就無法完成歐洲經濟的整合。

但反觀蕭萬長在論述一中市場時,似乎只有描述虛幻的美景,不只刻意迴避上述共同市場必備的基礎,所提出的規劃,也與國際上經濟整合的進程有重大的衝突,如果只是騙選票還事小,要真正實施起來,將會是一場無法挽救的災難:

一中市場不具備共同市場之基礎

首先,共同市場的整合必須打破各別經濟體的樊籬,處理所有的經濟行為不能有太大的落差,所以必須以各會員國具有共同的政治體制與法律制度作基礎;臺灣目前實施民主制度,也建立起相當程度的法制基礎,但中國仍然是共產黨獨裁專制,法律制度的建立並無民意的基礎,且人治色彩濃厚,中央政令也未必能完成下達地方,所有在中國的其他外國投資,雖有母國政府的保護,尚且必須面對比一般民主國家更高的風險,更何況臺灣目前處於中國嚴重的軍事威脅之下,如何能以平等的地位建立共同市場?不要說土耳其這樣實施民主選舉的國家,都因為仍存在死刑與信奉伊斯蘭教的因素難以順利加入歐盟,就連對回歸中國的香港,中國當局都不敢粗暴的冒然提出共同市場的主張,難怪老蕭提出一中市場後,中國對這份大禮先是表現不敢置信的錯愕,繼而大喜過望的唱和。

推動一中市場不切實際

以歐盟會員國在廣泛的共同基礎上進行市場整合,還要歷經五十餘年,老蕭推動一中市場的共同基礎,不知要花多久的時間?根據他所提出的一中市場三步驟,第一是兩岸經貿正常化,第二是簽訂經貿互惠協定,第三是建立關稅同盟與貨幣同盟。然而根據經濟權威的研究,國際上經濟整合一般遵循六個步驟:(一)互惠貿易區(二)自由貿易區(三)關稅同盟(四)共同市場(五)經濟同盟(六)貨幣同盟。可知要達到貨幣同盟,須先經歷共同市場和經濟同盟等階段之整合,老蕭提出先建立貨幣同盟再成立共同市場,不但世界上無法找到例證,實際上也無法實施,此觀諸南美與中美洲各國的南方共同市場與加勒比海共同市場即可得知。

實行一中市場 帶來災難性傷害

檢視一中市場若實行,將給台灣帶來災難性的傷害。首先是勞工問題,在共同市場勞動力可自由流通情況下,意味著中國勞工可自由來台,屆時將製造臺灣國防安全與失業問題。目前連中國境內的勞工,都不是可以自由遷徙的,一旦開放中國勞工來台,不但臺灣的國防安全瓦解,以臺灣目前政策雖然已嚴格控制引進外勞,就對國內就業市場造成嚴重的衝擊,實施一中市場後,中國勞工以其低價的薪資水準,不難想像結果將導致台灣勞工大量的失業,難怪連統派媒體都奉勸馬蕭兩人宣布放棄一中市場的政見。

其次,就資金來看,共同市場的另一個原則是資本的自由移動,這也意味著一中市場下,中國的資本可自由進入台灣市場,然而中國對資金管制向來比台灣來的嚴格,加上中國內部嚴重的呆帳問題,不要說可見的未來很難要他放棄這項重要的主權,以目前中國處心積慮設計各種以商併臺的計倆來看,開放中資來台,台灣的經濟安全也將無法確保。而且現在台灣雖然嚴格管控資金流向中國,但實際上仍有數百億元失血,造成臺灣多年經濟力不振,一旦解除資金限制,臺灣經濟恐怕永不見天日。

再來產品的問題,兩岸貨物的品質管制,雙方差距實在太大,若依照共同市場貨物自由移動的原則,中國貨到時可大量傾銷臺灣,不僅對本土經濟的衝擊無法收拾,衛生與安全的問題,也會造成無法預估的社會成本。試想未來,中國農產品大量來台,中國的黑心商品充斥,有毒奶粉、牙膏、毛巾、玩具、毒塑膠袋,防不勝防,真的是災難的開始,一中市場對台灣的傷害可想而知。

對照一國兩制 一中市場更差

綜上所述,國民黨提出的一中市場,不僅難以落實,其結果對臺灣的傷害也是無法衡量的。對中國來說,卻是一份想都不敢想的大禮;香港已經回歸中國,北京欽訂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尚且規定:中國其他地區的人進入香港特別行政區須辦理批准手續;在貿易關稅上還要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港幣也繼續存在於國際資本市場。中國人到港消費可以,但不能影響港人就業機會。而中國為吞併臺灣,不僅軟硬兼施,還要在香港弄一國兩制,給臺灣作部份主權保證的樣板,現在國民黨竟然連這些都不要了,提出比一國兩制更不利臺灣的想法作為競選總統的政見,難怪中國先是不敢置信,最後只好卻之不恭而欣然接受了。

(作者為歐盟協會副秘書長-廖林麗玲)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gliling&aid=170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