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2 16:34:53瀏覽433|回應1|推薦5 | |
人無論年齡長幼、社會位階高低,沒有不愛聽故事、看電影的。 越接近大考,孩子們的問題越多;縱使我們已經作了十分詳細的答案,孩子們仍要求:「再把故事講一遍吧!」聽完故事後,看看解答,恍然大悟地點點頭,投我一臉自信。 數年前的一個機緣,教到一群升剛高一的小朋友。炎炎夏日,這群受父母之命到校增加實力的孩子,想要什麼?什麼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在沒有時間、進度、考試的壓力之下,從〈孔雀東南飛〉到杜牧的「綠葉成蔭子滿枝」,從韓愈的「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到朱慶餘「洞房昨夜停紅燭」、張籍「一曲菱歌抵萬金」的應答作品,我越說越帶勁,孩子們聽得入神,不知不覺兩小時的課就結束了,說者與聽者都有意猶未盡之感。 我彷彿是個說書人,聽故事的孩子越來越多,是對說書人的鼓勵,我想盡辦法把枯燥的文學串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那年夏天,我不知道孩子們學會多少?九月開學,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教室上課。兩年半後,當他們披上戰袍,準備迎向學測與指考時,有人會來問我問題,每每解題到一半,孩子們會喊:「咔!我們知道了。」他們看我欲言又疑惑的眼神,笑著說:「那年夏天你已經講過了。」 坊間「中學教學法」中有:問答式、啟發式、講述法、協同教學法等各種教學方式,似乎少有將故事教學法列入,然而,無論大人小孩愛聽故事、看故事、看電影,君不見長達三個小時的「鐵達尼號」與「阿凡達」湧入大批觀眾?君不見每《哈利波特》、《魔戒》開賣時,讀者徹夜排隊,爭相閱讀? 或許前輩先進會說,上課之前的「引起動機」就是用故事帶過,上課時數有限,教材又多,哪有那麼多時間說故事?哪有那麼多故事可說? 然而,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他的創作動機、寫作因緣,這些動機、因緣都與作者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他們的心情故事,這些作者無論古今,他們的生活不都是一篇篇故事? 以故事引入教學主題,以故事串出學習重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學習浩浩幾千年的中華文化。若干年後,這群孩子離開學校,他們可能早已忘記唐宋八大家是誰?但在記憶深處他們會記得這些名人也遇過許許多多挫折與應變的方法;他們可能仍然不會書寫公文,但是他們會在blog上書寫心情故事或分享生活點滴。 而他們的每一篇故事都靜待時間洗刷,流傳下去,成為經典。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