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賦得古原草送別
2021/07/08 22:25:15瀏覽963|回應0|推薦3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草書條幅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草書條幅27*68cm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太原人。

白居易天生聰明絕倫,六、七月大便能辨識之」、無」二字。未滿十歲能作詩。1112歲時舉家避難越中。

15歲開始準備科考,刻苦讀書,晝夜不息,以致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AD787年(唐德宗貞元三年),白居易當時實齡未滿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指定、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16歲的白居易從江南到長安,帶了詩文謁見當時的大名士顧況,希望顧況能當眾讚揚他。顧況個性詼諧,才高倨傲,看不起後進文章,因此,看到白居易年紀輕輕,就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地說:「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當他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大為激賞,立刻改口:「有才如此,居天下也易。」

自幼聰明努力的白居易,宦途並非順遂。直到60歲辭官,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定居洛陽,生活才算寬裕舒適。

 白居易於西元772120號,生於滎陽郡新鄭縣東郭里。

父白季庚,一生為官,盡忠唐室,政績斐然。白季庚有四個兒子,長子白幼文,曾當過浮梁縣主簿,次子白居易,三子白行簡,寫<李娃傳>有名,四子白幼美,9歲時夭折。

白居易23歲時父親在襄陽官舍過世,母親陳氏身體虛弱,心情抑鬱,而患狂顛病。一家生活極為困頓,甚至到斷炊的地步。白居易28歲時,長兄白幼文做了浮梁主簿,才有微薄俸祿養家。

白居易隨著長兄到浮梁任所,宣州太守崔衍推薦他到京城參加禮部考試,隔年考上進士及第,白居易29歲,是同榜中年紀最小的。唐朝的科舉考試有溫卷之風,參加考試的考生,想盡辦法將自己的文章、小說給主考官閱讀,讓主考官認識自己的筆跡,在批閱試卷時,有先入為主的漂亮成績,元稹的<會真記>、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都是。白居易在朝廷無縲麻之親,更無達官之舊,能順利考取進士,完全憑他自己的真才實學。

32歲參加試判拔萃科考試,及第,與元稹成為至友。

除了元稹之外,陳鴻、王質夫都是白居易的好友。一日,三人同遊仙遊寺,三人談起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這一年,楊貴妃已經過世四十多年,王質夫有感紀念性文字少,於是,白居易作<長恨歌>(樂府詩),陳鴻寫<長恨歌傳>(小說)。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期。<長恨歌>的名句,尤其在天願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更是形容夫妻或情侶。

元和3年,白居易官拜左拾遺。左拾遺是諫官,個性耿直的白居易當了諫官之後,朝中大小事,只要他看不順眼的就仗義直言,因此得罪許多人。有些事難以指言直諫的,就借詩來諷喻,「惟歌生民病,顯得天子知」是白居易寫諷諭詩的目的,其詩遣詞造句淺顯易懂,老嫗能解,與元稹、劉禹錫開中唐新樂府運動。

元和10年,宰相武元衡被殺,44歲的白居易上疏請求緝捕盜賊,忌恨他的人趁機進讒言,以白居易的母親因看花墜井而死,白居易卻作<賞花詩>與<新井詩>,浮華無行,有傷名教,因此被貶到江州司馬。有名的<琵琶行>就是這一個時期的作品,「同是天涯淪落人,何必相逢曾相識」、「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都是<琵琶行>的經典名句。

唐宋時期刺史是地方官,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縣市長,司馬是刺史下的賓客,是個閒官。在江州司馬任期,白居易登山覽勝,寄情於山林,不知不覺將江州視為他第二故鄉,有詩云:「無論天涯與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大抵心安即是家」後來被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化用「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廬山白居易蓋了一座「草堂」,<與元微之>信中「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裡曉燈前,龍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詩中「廬山庵裡」就是指他的廬山草堂,而自己與元稹因貶官而身不由己,形容成「籠鳥檻猿」。

48歲,白居易奉詔升調為忠州刺史,離開廬山草堂,雖然依依不捨,但從司馬調刺史,也是升官。忠州在今天的四川,白君易在忠州一年多,躬耕於「東坡」,蘇軾於黃州,馬正卿幫他申請到一塊廢棄的營地,蘇軾仿白居易,將此地命名為「東坡」,並自稱「東坡居士」,後人記得蘇東坡,而忘記蘇軾的偶像白居易亦曾在忠州城東坡栽花、種樹

49歲返回長安城,遷中書舍人,這是他是仕途最得意的官位,隔年自請外調杭州刺史。白居易在杭州特別注意農田水利,下令築錢塘湖堤,一方面作為農民灌溉農田之用,另一方面阻擋錢塘潮汐。杭州人紀念他,稱這一道堤防為「白堤」,於兩百多年之後蘇軾來到杭州,修築的「蘇堤」,同為後人稱道,今天更是西湖的名勝古蹟。到此,稱蘇軾是白居易的粉絲也不為過了!

白居易在杭州兩年多,離開杭州依依不捨,有詩「官歷二十政,宦遊三十秋,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詩人本多情,在朝為官,心念社稷;離開朝廷,心繫百姓。江山美景亦以美麗詩篇回應詩人。

53歲回到長安,54歲又任蘇州刺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此的人間仙境,對54歲的白居易而言,仕途已倦,在蘇州一年多,便幡然離去。

白居易回到洛陽,文宗皇帝依然要他為官,60歲的他,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這是一個虛銜,此後白居易定居洛陽。在洛陽時期,進封馮翊縣開國侯,高官厚祿衣食不愁,有妻妾,過著飲酒賦詩的閒適生活,自稱醉吟先生。

古制70歲懸車致仕,71歲的白居易,因病(68歲得風痹病)以刑部尚書致仕,此後他拋開塵世俗務,與香山僧侶往來,自號香山居士,過著梵音、老莊的生活。75歲罹病不起,死後葬於香山如滿師塔之側。

 清聖祖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編輯、刊刻《全唐詩》,在唐朝2200多個詩人中,就量而言白居易居首位。

白居易除了<長恨歌>、<琵琶行>之外,還有:紀錄宮市的<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一車碳重千餘巾,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綾一丈,繫向牛頭充碳直。」道盡小市民的無奈與辛苦。<秦父吟>「秦中吟買花,一叢深色中,十戶中人賦。」寫京城貧富之間的差距。

曾經選入國中教材的<慈烏夜啼>、<燕詩示劉叟>,以慈烏寫子女失去父母之哀痛,以燕子「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寫「高飛背母時」的父母

詞在唐朝算是新興的文體,李白有兩闕詞--<憶秦娥·簫聲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到中唐詞仍處於起步階段,白居易也寫詞,一反寫實詩風,寫閨情詞,<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很久以前曾編入小學課本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寫江南春天景色的詞,也是白居易的作品。

縱觀白居易在一生,宦海浮沉三十載,尤奪得全唐第一多產詩人的頭銜、另散文與詞傳世。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y1099&aid=16500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