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缸睡蓮 一個美麗的水世界~覓心了不可得.....
2023/06/22 11:08:08瀏覽903|回應0|推薦45

這缸睡蓮 是今年三月在新生公園拍的

當時正值玫瑰展 主角是玫瑰花

雖然喜歡這缸粉紫的睡蓮 但恨遺憾 總輪不到她上場.....

 

好不容易等到今天

用來談華嚴經 好像再適合不過了......

 

 

這一缸睡蓮

就是養在一個不大的 尋常的陶製水缸中~

缸中除了睡蓮

還有一些浮萍水草之類的不同水生植物

自成一個美麗的小世界

彼此相互輝映 又各自獨立向榮......

 

 

每次經過 都會被她吸引

為她按下快門....

 

 

都說“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如來”

一木一浮生 一草一天堂

一砂一極樂 一方一淨土 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靜

 

這一切 都是一種心境~

或者可以視為 一念之間的生活態度吧?

 

 

佛家說 人生如夢似幻 就是“一場夢一場空”

只有心淨才能得到解脫~

只有看破 不再執著 才能覺悟 才能放下

正是“相有性無 事有理無”“生即無生”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總而言之 這個世界就是“鏡花水月”

是虛無 是缺陷 是悲苦的~ 

人生終究是一場“空”!

 

 

 對一般人來說 那“空”“ 夢幻”“泡影”等等

最直接的反應 大概是悲觀消極~

最多是不忮不求吧?

 

自知愚鈍 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不過“空”“無常”“夢幻”“泡影”“無我”.....

 有如一帖心靈的妙藥仙丹!

總可以在情緒低落時 很快治癒沮喪

知道人生沒有勝負 沒有得失 無須斤斤計較.....

知道“相有性無”~

是“非空非有 亦空亦有”所有的相皆是幻相

看清這點應該就能放下

一切隨緣 不去爭不去佔有 也就沒有煩惱了.....

 

 

最近有緣在YT上看到一部“跟著華嚴經去旅行紀錄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UpvwDjrT8

雖然沒有頌讀過這部經書

但仔細地看了兩次影片

每次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深受感動~

起心動念 也想誦讀華嚴經....

 

不過自知慧根不足 這部180卷153萬字的經中之王

《即便是精簡版也有80餘萬字~》

這樣厚重的經典 恐怕自己沒有能耐好好誦讀消化吧?

於是上網去找一些華嚴經的解說

先作入門的功課與了解

所幸沒有想像中艱澀難懂 也感覺十分殊勝歡喜........

 

 

首先在華嚴經裡 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

即便是有 那“缺陷”也是美的~

世界沒有那麼悲慘

世界是至真 至善 至美的!

 

 

所以面對短暫人生的“ 苦 空 無常 無我”

也無須消極悲觀......

 

 

“一真法界 萬法自如”

就是一真一切真 萬境自如如

只要能夠秉持真心 和如如不動的實意待人處事

那麼最後的一切結果 都是真實不虛的~

 

如果要說得更清楚~

“一”無二曰一 “真”不妄曰真

“交徹融攝”故稱法界

相互交融相互交徹 解釋又更深了一步......

 

即是諸佛平等法身 從本以來不生不滅

非空非有 離名離相 無內無外 惟一真實 不可思議

故稱“一真法界”~

 

 

金剛經裡 有一句: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諸心皆為非心 是名為心

是故“心無所住”吧?

 

 

 

覓心 了不可得~

人生也是夢一場~了不可得......

那麼 究竟應該怎麼面對自己莊嚴的生命呢?

應該如何看待短暫的人生呢?

這真是個大哉問啊~

平庸如我更是大惑不解 難有智慧的答案

所能做的 就是多誦經抄經了

希望能在佛經潛移默化中修心養性 有所頓悟

並在生活裡身體力行

做一個虔誠用功的佛弟子

自知要學習的還很多~

今天寫此文 也是給自己的功課吧!

 

 

最後引用淨空法師的一段話做結論~

他說得很生動淺顯

“把我們這次來到的這個世間 看成是一個旅館”

“旅館裡面所有一切設施 供給我們方便

我們都可以享受 不能佔有 它不是我的”

“不能佔有 不能控制”一切隨緣~

“這樣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 你就會非常快樂”

 

又說:“有 很好 沒有 也好

得到很好 丟掉也好 一點都不操心”

這就是“神仙生活”!

而世間人過得苦 “有 也苦  沒有 也苦”

“沒­­­有 想得到 有了 又怕丟掉~”

所以不論“有與沒有 都苦!”都會煩惱~

而學佛的人說的“菩薩生活 神仙生活”則是過得快樂

 不論“有”或“沒有”都很快樂!

 

 

 

謝謝分享~

端陽佳節 大家平安 喜樂!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lianyi&aid=17874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