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1/14 17:07:20瀏覽2830|回應3|推薦62 | |
這是一部 非常非常特別的電影~ 那天去看的時候 因大病初癒 頭還有點疼..... 精神不濟 本來不該去看的 因怕思考與反應力遲鈍 看了等於白看~ 不過 像這樣深刻精緻非娛樂性的片子 通常是叫好不叫座 一個不留神 它可能就無聲無息地下片了~ 所以還是先去看吧! 自認撐兩個小時的體力 還是有的.....
果然 進場後發現 居然是我一個人包場呢! 這樣的冷的票房 真不知何時會下片? 幸好 來了...... 雖然在中場 忍不住打了個小小的瞌睡~ 但還是很高興 做了正確的決定!
“瑞士鐘錶師”原名Unrest~動盪 2022年發行 獲得72屆柏林國際影展的最佳導演獎 最佳影片的提名 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 維也納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2022北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藝術貢獻獎和最佳攝影獎 韓國全州國際影展 最佳影片 亞美尼亞葉里溫金杏國際電影節 評審團特別獎 還有紐約影展+雪梨國際影展+香港影展 里斯本國際影展國際競賽片提名~
導演西里爾施布林 Cyril Schäublin 同時也是本片的編劇 他將傲視全球 巧奪天工的瑞士鐘錶業19~20世紀的秘辛 製造商與工匠 勞資間的矛盾與衝突 政治權貴對社會的掌控 勞動階級的剝削 以及“時間”的價值觀和意識型態 各持己見的本位主義~ 他用一種冷靜肅穆又帶點幽默的反諷 重現了1870年無政府主義運動的動盪年代的歷史事件.....
西里爾施布林 出身瑞士的鐘錶世家 對鐘錶業初期的原型生產線 有十分濃厚的興趣 他運鏡精確 仔細捕捉了工匠製作鐘錶的專注與細緻動作 無論是用廣角攝影 或鐘錶機械的細部特寫 構圖 都處理得極為細膩 讓人開眼嘆為觀止 其深刻敏感的洞察力 也絕對不是一般導演 能達到的境界~
他說 他拍這部電影 最主要的目的是 希望將“祖母的工作 以及她在工廠工作的那段時光~” “以電影的方式呈現 讓世人認識19世紀時 推動無政府主義自由運動的鐘錶匠人的那一段歷史”...... 而“瑞士鐘表師”上映後佳評如潮 他的夢想 也經這部電影 得以完美實現!
“瑞士鐘錶師”攝影的構圖 也是非常特別的 戲裡的人物 往往只是全景中遠距的一小部分~ 一棵大樹 粗壯的樹幹有違常情 毫不忌諱地矗立在銀幕的中央 畫面遠處有個人與屋裡走出的人碰面 兩人看似在交談 但聽不見說什麼 好像也不重要~ 它呈現就是自然界的狀態~ 似乎隱喻在宇宙的空間和時間裡 人與樹是平等的..... 人不能主宰什麼 也難以主宰?
一個大水車的輪子 在河裡不停地轉動 水從輪子四處濺開 在規律的節奏中 像機械鐘錶般刻板運動著~ 是暗示勞動階級 被剝奪的時間與能動性? 是象徵資本主義社會 不可逆轉的弱肉強食的無奈狀態嗎?
西里爾施布林編寫的這個電影故事的靈感 除了上面曾提及的 想要記錄他祖母那個年代的歷史之外 更有來自俄羅斯哲學思想家 散文作家和地圖製圖師 ~彼得克魯泡特金Pyotr Kropotkin的啟發 在他的作品中曾回憶 當年在瑞士度過的時光 以及如何在鐘錶小鎮成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
施布林受到他的啟發 而編寫了這一齣戲 並加入他到小鎮繪製地圖 問路時邂逅了鐘錶師約瑟芬的情節~ 但他要闡述的不是“當男人遇到女孩“的愛情故事 而是更嚴肅的政治社會制度 人權平等和剝削問題....
約瑟芬對問路的異鄉人說 她可以給他帶路 而且她知道“怎麼抄小路 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在鐘錶師的觀念中 “時間”絕對是分秒必爭不能含糊的 然而對生命來說 何嘗不是如此呢? 時間就是生命 每個人一天都擁有24小時 可是對勞動階級來說 他的24小時 扣除吃飯睡覺之外 必須辛勤工作才得以養家餬口 而資本家大老闆 卻可以廉價收購勞工的“時間” 讓他們不自覺失去生命的主控權和能動性 為他賣命 為他累積更多的財富!
導演沒有疾言厲色的批判 也沒有用霸凌的畫面製造勞資衝突 他只是默默用鏡頭描繪鐘錶師的辛勤工作 低著頭戴上專業的放大鏡以輕巧的手操作精密複雜的儀器..... 有些年紀稍長的工匠 還得不時服用自備的藥丸~ 管理階層冷漠的紀錄他們交件的時間 凡是有延誤的 一律要扣薪資 那些未達標的人 以及參加工運團體的人 則二話不說 立刻開除! 那些年輕俐落的鐘錶師 如約瑟芬 也自有因應之道 即便他們可以有更高的效率和績效 但故意保留實力以求自保 也免自掘陷阱被無情剝削!
當信封裝上幾個零星的瑞士硬幣送到工作檯上 那種近乎施捨的 沒有溫度的場景 毋用多言 觀眾感同身受的悲涼油然而生~ 要知道在1870年代初期 瑞士每年出口數百萬支手錶 辛勞的鐘錶師 為大老闆們賺的錢還嫌少嗎?
可嘆勞資間的矛盾 從未停歇 那又何嘗不是中外皆是 古今皆然的通病呢?
故事發生在瑞士鐘錶業的發祥地~汝拉山谷 它位於毗鄰法國邊境的侏羅山脈中 幾個世紀以來 都是以鑽研微型機械聲名遠播 在製錶史中山谷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還被公認 是高級製錶業的搖籃!
據說當時的居民 除了農夫就是鐘錶師 或更正確地說 鐘錶師就是農夫~ 因為冬季大雪紛飛 小鎮幾乎與外界隔絕了 農夫在家悶著 無事可幹 於是就著自然光線埋首製作腕錶組件 後來慢慢奠定基礎 製作技術不斷提升 便從組件轉型 開始研發製造複雜的鐘錶功能 到了18世紀中期 汝拉山谷鐘錶師的手藝普受肯定 全瑞士的鐘錶廠 尤其以日內瓦為最 都紛紛委託汝拉的鐘錶師製作複雜的錶款...... 其中有一種“毛胚機芯~ébauche” 是很複雜的機芯 就是出自汝拉山谷的鐘錶師之手 許多名錶廠牌 買了汝拉山谷出的“毛胚機芯”後 再裝上錶殼 錶盤和指針 再掛上自己的品牌在世界各地行銷~
時至今日 汝拉山谷還有許多人出自鐘錶世家 幾代人守著故土 維持傳統的鐘錶行業~ 精神實屬難能可貴.....
汝拉山谷的鐘錶師的工作坊 只見人人埋頭專心工作 管理人員在一旁紀錄他們的時效 他們就像一座大鐘裡 機械的一小部分 不論是屬於那一個部份的零件 它是否起眼 都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它的每一個動作和作業程序 都受機械的牽引擺布 毫無自主意識的能動性~
世界有不同的時區 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 但一定沒有人想到 當年汝拉山谷這樣一個小鎮 就有四個不同的時間: 市政時間 工廠時間 無政府主義時間和電報時間 而工廠時間永遠比政府時間快8分鐘~
只因各單位各有不同的立場 都要爭取有利自己的分秒~ 所以常見一面掛在牆上的鐘 會有不同的人 搬了梯子去校正調整快慢~ 這樣的狀態說穿了 不就是政治權貴 富商巨賈以控制時間與空間 壓榨平民百姓與社區的生產節奏嗎?
鐘錶師的待遇也是不平等的 除了男女同工不同酬之外 也只有男性與結了婚的婦女 才能加入退休的保險...... 於是有人暗地加入鐘錶師自組的“無政府主義工人團體” 他們的自我意識抬頭~ 他們關心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發展 也質疑馬克思與恩格斯 在社會運動中的獨裁傾向~ 這個團體以反獨裁 反共產主義為志業~
這些收入微薄的鐘錶師 在獲悉外國勞工團體罷工 需要經濟援助時 竟毫不遲疑義無反顧的 紛紛舉手支持慷慨解囊~ 著實令人肅然起敬!
個人最喜愛的一場戲 是鐘錶師的一曲阿卡貝拉A cappella 無伴奏合唱 他們用美麗的歌聲 向無情的命運抗議~ 他們唱出了心中不滿 無奈與期待希望..... 真是一場最感人 也最美的戲了!
上面這張照片 是約瑟芬與彼得在林子約會 不見他們說什麼甜蜜的情話 只聽到她向俄羅斯人解說她的工作 她說了一串專業的名詞 不知這位繪圖師能聽懂多少 至少我是沒聽明白啦~ 只知道她的意思是 她負責製作驅動鐘錶的關鍵零件 象徵她代表了擁護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核心勞工~
最後的結局 與開始是相互呼應的 電影中的攝影師 向一群鐘錶師推銷約瑟芬和彼得的照片..... 她們很久都沒見到她了 也不知她的去向...... 在這個看似平靜 卻隱藏著動盪不安的小鎮 或許不知去向 是一個不錯的去向?
這個結局 如一幅朦朧的水墨畫 在飄渺的山水間 畫家巧妙地做了留白.....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