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26 13:31:23瀏覽4705|回應0|推薦46 | |
從羅騰堡到海德堡,整個行程已近尾聲,
之後再從海德堡到法蘭克福,住一夜就是直奔機場回台北了, 此行吃了好幾家米其林推薦餐廳, 在海德堡的午餐,原來訂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因客滿沒訂到, 結果改到“騎士之家”~那是一家米其林推薦餐廳, 於是那天在法蘭克福的晚餐,就從河畔景觀餐廳升級到米其林一星餐廳; 據說,英國女王吃得很簡單,很健康,她認為吃飯,只是要延續生命,不必花過多的金錢與時間....... 貴為女王,對飲食有如此親民的睿智卓見,佩服! 雖然是金牛座,被認為有作美食家的天賦, 但一向吃東西也只求簡單省事, 對吃什麼、怎麼做、如何擺盤之類,倒是不講究, 不過,很挑剔吃飯的氣氛,環境、器皿、人........ 我寫旅行見聞,很少著墨在飲食上, 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今天會寫這個米其林一星餐廳,當然是感覺不錯才寫, 不過坦白說,也實在是沒有別的東西可寫了, 在法蘭克福住了一家很大的、有三棟大樓的五星酒店, 樓與樓中間,有非常遼闊的花園連接, 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趕著到機場, 從房間走到大門,少說也得走上十分鐘, 根本沒有時間去拍莊園美景....... 前一晚倒是拍了一些餐廳的照片, 所以,就跟大家分享這個米其林一星餐廳吧! 在歐洲“米其林指南”,近年的影響力已逐漸下降, 很多國家有自己的美食標準,東歐有些地方就採用“高帽子”評定;米其林拓展海外市場先到美國,2007年登陸日本, 2008年,則到了香港、澳門.........當2012年香港版米其林食評,加入平民化美食推薦後, 還得到一個“死亡之吻”的封號呢, 原來一些甜品店、麵店、小吃店,被米其林加持之後, 居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因房東提高店租,讓店家不得不搬遷或乾脆關門! 回到正題吧,不論怎麼說,.....“米其林指南”, 還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可信賴的“品牌”指標! 以法蘭克福這家一星餐廳來說,應該是我們花費比較多的一餐吧? 不過也是大家認為,吃得最值得、最享受的一餐! 如圖,我們有獨立、優雅的用餐環境.......上菜時,文質彬彬的經理,會出現給大家解說菜的內容........ 開胃菜,橄欖、松子、白色的是......奶酪?冰淇淋? 哎,不記得了! 這個麵包記得,記得非常清楚,因為太好吃了! 平日吃麵包,最喜歡塗厚厚的奶油,偶而沾點橄欖油果醬, 但那天的,是我吃過最難忘的麵包, 無論哪一種,都只吃原味,超完美! 前菜~好像是馬鈴薯餃子? 主菜~燉牛肉........精緻美味, 不論肉質口感、滋味濃淡、分量大小,都恰到好處! 甜點~那咖啡色的容器,是可以吃的巧克力........ 餐廳布置十分樸素淡雅,......... 我們順便來認識一下“米其林指南”的歷史故事? 它為什麼叫“米其林”?與米其林輪胎有何關係? 是的,應該從1900年說起,那時巴黎在舉辦萬國博覽會, 米其林輪胎創辦人米其林兄弟,看到汽車旅行的前景, 為了推銷他們的輪胎, 他們將有關旅館、地圖、加油站、汽車維修廠等資訊, 整理出版成一本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冊子,免費送給顧客, 後來發現這精心製作的冊子,因不收錢而未被重視, 1920年開始在市場販賣。 1926年,米其林授出第一顆星星, 1931年建立三星評等的制度, 他們的評鑑員,為保持中立與公正,不接受招待, 都是偽裝顧客上門明查暗訪,才建立起可貴的公信力........ 也成為饕客追求“高品質美食”的標竿! 1933年,米其林對其星星評價,做了明確的定義: 三顆星星:“出類拔萃的菜餚,值得專程到訪”, 二顆星星:“傑出美食,值得繞道前往”, 一顆星星:“同類別中,出眾的餐廳”; 星星的評定,則是“盤中的食物,而且單單指盤中食物”, 評定的依據,有食材的品質,食物製作的技巧、 口感的融合、創新、烹飪的技術和是否物有所值,等等。 至於餐廳的裝潢、餐桌的擺設、侍者的服務之類的細節, 應該參考另一種由1~5對叉匙的標示,來斷定其優劣高下......... 至於多次提到的米其林推薦餐廳,又是怎麼看呢? 簡單地說,就是米其林還沒有給星星,但是已經在注意觀察中........ 所知有限不敢賣弄,對我來說,寫這些遊記~如果算遊記? 最大的樂趣,就是會從中閱讀到許多有趣的資料,學到許多知識........ 謝謝分享!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