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樂崎專欄》ECFA台灣讓步太多 回報太少
2010/04/05 06:34:38瀏覽447|回應0|推薦0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5/today-p6.htm

《白樂崎專欄》ECFA台灣讓步太多 回報太少

二○一○年三月十八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就台灣與中國之間近來的經濟、政治與軍事發展及其對美國的意涵,召開一場聽證會,會中提及廣泛的重要議題,但我想聚焦於其中之一:擬議中的台灣與中國「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雖然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協議司空見慣,ECFA卻有若干複雜因素:它將是兩個「實體」間的協議(因為找不到更好用語),這兩個實體沒有正式承認對方的主權:台北現在的國民黨政府,是在一九四五至四九年內戰中輸給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國民黨政治香火傳承者,而且數十年來矢言「光復大陸」。北京政府則反過來宣示將「解放台灣」。

中國內戰結束以來無疑出現諸多變化:台灣在一九九○年代初期推動重大的民主轉型,而中國則崛起成為經濟與政治強權。不過,有些事仍一成不變:中國仍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一部分,並揚言若台灣朝法理獨立國家的方向發展,將對其動武。

如今ECFA牽連其中:這個「架構協議」是由馬英九政府提議,台灣與中國目前正對此進行協商。雖然此類協議在「正常」情況下會是好事,但只要一講到ECFA,就有充分理由抱持嚴肅的觀望遲疑態度。

在三月十八日的USCC聽證會上,若干見證者提出有利於ECFA的證詞,似乎暗示它對美台及美中關係都有好處。我沒有如此肯定,而且認同布朗參議員以及USCC專員謝亞(Dennis Clarke Shea)表達的若干疑慮。

美參議員:談判欠缺透明

布朗參議員對ECFA的內容及其在台灣的批准程序,均表達保留態度:他注意到談判雙方的規模非常不對等,並感覺台灣「讓步太多,回報太少」。他也針對談判過程欠缺透明,以及立法部門在過程中未獲諮詢的事實,提出批判。他建議歐巴馬政府應敦促台灣要讓(與中國)談判的過程充分透明化,遵循政治制度內的基本制衡原則。

謝亞專員在談話中強調,台灣與中國對於達成此類協議,抱持的動機與期待都大不相同: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希望擺脫經濟困局,並認為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貿易聯繫是唯一出路。對中國而言,這其中的政治意義更是非比尋常:中國官員與學者把ECFA視為邁向統一的墊腳石。

簽訂之後 台灣與美遠離

既然如此,ECFA對美國以及本地區內其他國家的意涵為何?毫無疑問,中國與台灣簽訂此類協議,將進一步把台灣推到中國的保護傘之下:這兩個經濟體更緊密連結,將導致台灣與美國漸行漸遠。隨著時間消逝,這也將意謂台灣在政治上逐漸失去與美國的邦誼。這真是我們樂見的嗎?

過去數十年間,台灣憑藉與美國及整個西方世界的密切關係,使其政經體制得以發展茁壯。自由與民主成為台灣政治、經濟及社會體制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有一部分原因是台灣與西方世界維持頻繁且密切的互動。

台北、華府以及歐洲決策人士應努力克服的重大課題是:如果台灣在經濟上與中國更加整合,會對其欣欣向榮的民主造成何種影響?如果台灣作為民主燈塔的光芒趨於黯淡,又會如何衝擊到我們對整個亞洲地區民主的支持,以及東亞地區人民對美國的信任?

(作者白樂崎先生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國際新聞中心陳成良譯)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eking&aid=39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