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教拜神禮儀之敬神祝香
2017/02/09 11:47:34瀏覽10|回應0|推薦0

道教拜神禮儀之敬神祝香

2013-04-25 14:50:22

一、敬神
古云“舉頭三尺有神明” , 神明在上不可不敬。而凡間可以膜拜的對象就是神像、神仙畫, 所以神像的放置是很重要的。神像應置高處, 正面向南, 像的前面則須有“黃縵”遮照。許多的廟壇的神像外面都有“暖閣” , 如小房子一樣保護神像, 神像前的右下方應有一個“香案”用來放置香爐、燭台、供品等物品。供品, 以五供為佳即香、花、燈、水、果, 以素供為好。香, 亦分豎香、盤香及檀香。非法事的時候以豎香、盤香為佳。總之, 敬神如神在, 心誠才可通神明!
二、祝香
敬神只要一或者三炷便可,祝香一炷為“一心”之意,象徵了一心向道、一心虔誠。再者祝香三炷, 亦是"三清三寶的"意思, 象徵信奉三寶,三寶常住三界之意。法事裡的“五支香”則有召五方神明之意。道教法事有陰事、陽事,陰事用偶數香2 、4 、6 、8 、10; 陽事用奇數香1 、3 、5 、7 、9;祭祀鬼神要使用左手持香, 左手四指護香,上香也須使用左手。因左為陽,為尊主守;右為陰,主攻擊,右手操萬事不干淨亦!(拈香必須以左手)當拈香時善信祝咒曰: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ru ò)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弟子關告迳達九天。

修道成仙是道教修煉的根本目的,凡人可以通過修煉而成神仙,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如修太清法僅能成仙, 修玉清者可以成真, 修上清者可以成聖,神人主天, 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 道人主教化吉凶, 聖人主治百姓, 賢人輔助聖人。
豆腐是道家修仙問道的成果之一,傳說西漢淮南王劉安,雅好道學,欲求長生不老之術,不惜重金廣招方術之士,登北山而造爐,煉仙丹以求壽。他們取山中“珍珠”、“大泉”、“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製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煉丹不成,豆汁與鹽滷化合成一片芳香誘人、白白嫩嫩的東西。當地膽大農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於是取名“豆腐”,劉安求仙不成,卻於無意中成為豆腐的老祖宗。豆腐即以道術製成,沾染了仙家之氣,自然是修道之人的首選食品,所以磨製豆腐也成了眾學子的功課之一。
教導學子的功課中最為古怪的是探礦。學習誦經、科儀、符籙這些功課雖然堅難,總與修真有些關聯,砍柴、耕種、磨磨雖無關取,但保障了學子的住食,也算有所緣由。這探礦則毫無緣由,成日里攜鍬持鎬,穿梭於荒效野外,尋覓各種礦藏,既要記住礦藏的名稱性質,又要加以發掘,是件費心又費力的功課,但負責此項功課的乃是護法大師,他不但負責院內的保衛安全,還負責藏經、丹房及器用的保管,是萬萬不能得罪的,不但要勉強參加,還要做出些成績。
道教的宗教活動,又稱為“齋醮”,是道教信仰的表現形式。道教進行宗教活動的醮壇,是神靈降至之所,既神聖又莊嚴。因此,圍繞醮壇的法器和活動等,自然也十分聖潔,並由此產生了諸多禁忌。壇場禁忌,總的精神就是:諸多穢不可入壇。也就是說,道教在舉行迎真祈福道場時,切不可有弔喪、問病、畜產等不潔之物進入道場。親臨醮壇中人,主要指道士勿飲酒;勿食五辛(醮壇中人尤應忌食牛肉);勿與別人同坐;勿視死看生;勿嗔怒;勿悲哀;勿見血。
道教在舉行宗教活動時,不僅要有清靜的醮壇,而且道士本身也應保持清淨之身。在行儀式之前,道士通常要齋戒沐浴,潔淨身心。道士沐浴時忌俗人見浴。所以沐浴須在密室中進行,而且忌用不潔之水。
道教祀神時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祭品奉獻於神壇之上,稱為齋供。對於齋供中的五種供品,各有規定和禁忌。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道士要上香,信眾求神也要上香,上香時,持香者要手指乾淨,切忌“信手拈香,觸以腥穢”;現代供神之花,常以梅、蘭、菊、竹四季之花為上品,次為水仙、牡丹、蓮花。敬神所用鮮花,首重清香芬芳,全無芳香者,或香味強烈、令人生厭者,忌用於敬神;醮壇所用之燈,須用一色芝麻油燃點,忌用六畜脂膏之油,否則會觸穢神靈;道門稱奉獻齋壇之水為七寶漿。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潔之水;道教所用的供果必須是“時新果實,切宜精潔”,忌用石榴、甘蔗之類及穢泥之物。除此之外,食過之物、冬瓜、蕃石榴、李子、單碗菜也都不能用於祭神。供品有五供和十供之分。五供為常設供品,有香、花、燈、水、果。十供則在五供的基礎上,增添茶、食、寶、珠、衣。現在道觀的供品一般為茶、果、飯、麵食、菜。茶,指茶葉或茶水;果,指乾果或水果;飯,指米製。
燒香敬神是道教的一種信仰行為。道教燒香禁忌主要有:忌戊日燒香;忌雙香祀神,道教祭神一般多以三柱香為準;忌用右手捻香,須左手持香,右手護香;忌以口囓香,也就是不能用嘴叼香;燒香忌回顧,要心神專一;忌用灶中火燃香。
道門內部具有濃郁的神聖氛圍和宗教色彩,衣有衣的要求,食有食的講究,都不能夠隨心所欲,我行我素。道教服飾禁忌內容很多,主要包括:忌穢褻法服;忌法服不潔、形儀慢黷;忌衣服雜色;忌衣飾華美、與俗無別;忌法服借人等等。在飲食方面,道教養生之道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飲食禁忌。道教特別強調對於酒、肉及五辛之菜等的禁絕。現今,道教兩派之中,全真恪守古訓,苦心厲志,不立家室,禁絕葷辛;而正一則允許成家,除齋醮活動期間,一般不禁絕葷辛飲酒,但求心淨而已。
參訪宮觀時也有一些禮儀應該注意。一是和道士“招呼”的禮儀。同道士打招呼,不能用佛教的“合十”禮儀,而要用“拱手”禮儀。拱手就是兩手抱拳。二是見了道士不得問壽。即不得問道士的年齡。三是燒香的禮儀。各地道觀習俗不同。有的地區,可以在神壇前燃燭燒香和焚化紙製“元寶”等。有的地區,只能在道觀指定的蠟台、香爐和焚爐中燃燭、燒香、焚紙。有的地區,則只允許燒香祀神,而沒有燃燭等其他習俗。四是叩首的禮儀。重大的道教醮儀,主祭道士都用中國傳統的三跪九叩儀。如果入門問禁,入鄉隨俗,可以在神壇前行鞠躬禮。
道教宮觀是道士生活、修道和舉行各種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無論道內道外,都要保持道觀的清靜、整潔和莊嚴,切忌有任何不合禁戒的言行。比如說,進入道觀,應當衣冠整齊,注重形儀,不可光身赤腳,也不可高聲喧嘩。特別是全真道士茹素吃齋,入全真道觀決不能夾帶葷菜。正一道士平日可以吃葷,惟逢齋必須吃素,因此,在香期內入正一道觀,也不能帶放葷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