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26 15:04:15瀏覽5520|回應6|推薦32 | |
十多年來,身為侯導多年的粉絲,看到他沉寂多年,今年再度入圍坎城,得到2015坎城最佳導演獎,忍不住心情好了一整天,我覺得他的得獎也更凸顯出最近台灣弱智媒體的卑憐,在這位台灣當代電影大師以極高的評價與呼聲入圍了今年的坎城時,台灣媒體除了只會最後得獎時大喊台灣之光外,還有抄襲一些文章與翻譯外,從頭到尾到底到底報導了甚麼? 前幾日,舒淇在坎城的新聞沸沸揚揚,弱智的台灣媒體,不認真的為這部侯孝賢晚年的巔峰之作<聶隱娘>在這次的坎城有多為人注目報導,卻又只是為了低俗自卑的政治議題上做文章,而期盼能引起幾波汙臭的波瀾。當法國各大媒體都以斗大或全幅的封面與標體,剖析評論侯導的<聶隱娘>為其電影美學的巔峰新作,甚至以福克納來比擬侯導如何以他的電影為世界電影留下台灣的標記時,台灣的媒體有做任何這部電影的深度報導或評析嗎?台灣有任何媒體來做侯孝賢導演的專題嗎?甚至使人懷疑,他們認識侯孝賢是誰嗎?認識舒淇是誰嗎?他們有看過它們的電影嗎? 自從十多年前看了侯導的悲情城市,就開始在追逐侯導所有的電影,身為侯導的多年粉絲,晚近,他原創的電影雖越來越難等待,但他的詩意卻已進入另一種高峰,讓人越發喜愛,雖然主流媒體弱智,但也要謝謝臉書,才有辦法可以得到新作<聶隱娘>更多的訊息,看到有人翻譯了法國世界報與解放報對侯導<聶隱娘>的極高評價,甚至表明如果<聶隱娘>假如它沒得到金棕櫚獎!我們將刺刀出鞘,加上火把,而評審們就得各自去尋找逃生出口,因為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我想起了很多年前,曾經侯導那時應該是處於拍片低潮時,我曾經參加過一場他的講座,當時的講座參加人數很少,大概十來人而已,你能想像一位台灣當代最重要的電影大師的講座,只來了這麼一點人嗎?但侯導還是不在意得很自在地講了許多東西,我記得其中一句話,一直令我印象深刻。 我除了面對舞台,面對世界,更重要的是我還必須面對自己。 二、三十年來,我在他的電影都看到這始終如一的態度,面對自我與自己,這些年來,這些自我甚至已漸漸化成老僧入定,侯導已進入了另一種層次,他精雕細琢的構築出他心中的時間與圖畫,他的電影正是一種時間的狀態與藝術,他始終以一種難以捉摸的距離在觀看著,彷彿他幼年在樹梢上觀看這個世界的凝視與角度一般。 (法國世界報與解放報的翻譯如網址,這是原出處,今年許多報章媒體的參考資料都是抄這裡的,但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跟翻譯的人先說一聲,圖片來源為網路) 法國世界報--侯孝賢精雕細琢的上帝恩賜 法國解放報--一把扣人心弦的刺刀 張士達:坎城影展現形記──失語的媒體,失焦的電影 《聶隱娘》坎城影展記者會 侯導得獎後的專訪 《聶隱娘》電影片段 侯導創作年表 1981年 《就是溜溜的她》 Lovable You 1982年 《風兒踢踏踩》 Cheerful Wind 1982年 《在那河畔青草青》 Green,Green Grass of Home 1983年 《兒子的大玩偶》 The Sandwich Man 1983年 《風櫃來的人》 The Boys From Fengkuei 1984年 《冬冬的假期》 A Summer At Grandpas 1985年 《童年往事》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1986年 《戀戀風塵》 Dust In The Wind 1987年 《尼羅河女兒》 Daughter of The Nile 1989年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1993年 《戲夢人生》 The Puppetmaster 1995年 《好男好女》 Good Men,Good Women 1996年 《南國再見,南國》 Goodbye South,Goodbye 1998年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 2001年 《千禧曼波》 Millennium Mambo 2003年 《珈琲時光》 Coffee Jikou 2005年 《最好的時光》 Three times 2007年 《紅氣球》 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2007年 《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中的〈電姬館〉 The Electric Princess House 2011年 《10+10》中的〈黃金之弦〉 La Belle Epoque 2015年 《聶隱娘》 The Assassin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侯孝賢電影美學評論:「醚味」與侯孝賢電影詩學 坎城影展坎城影展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坎城影展最佳導演侯孝賢侯孝賢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