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潤人生:
一場新竹東區樂齡中心邀約的「茶潤人生」演說,認識了許多退休生活的精彩,認識了許多志工的勤奮,沒有期許,也沒有要求,但是,高興自己分享了自我的營養人生。 滿場的聽眾,讓拿著麥克風的手更有力,說話的聲音更堅實,準備了資料,卻隨性侃侃而談,說茶,原本就是自己的拿手,我沒有「累格」的問題。 遇上茶,牽引著一段緣分,民國六十八年,在金門服役,經常準備退伍禮品,與經營軍用品的徐先生結識,喝茶、談生意是他老人家營生的模式,介紹他手中來自對岸的「猴兒埰」、「一葉香」、「竹筒茶」,也介紹他二十一歲的女兒,希望嫁到台灣脫離自衛隊的約束,確實稀奇,沒愛上徐家妹子,卻終身與茶相許。 擔任中央日報記者,經常流連在茶業改良總場,與茶博士們談茶、做茶、製茶、種茶、分析茶、品茶,更增加對茶的認知與喜愛,無形中,深植在腦海的茶知識,讓自己有時也會覺得驚奇。 民國八十年代,因茶愛壺的大有人在,自己也深陷其中,隻身前往「壺都」江蘇省宜興市,採訪壺藝大師蔣蓉、蔣淦勤姐弟、汪寅中等名師,以及他們的傳人陳建軍、蔣藝華等,如今收藏的茶壺,也有三、五百隻,現在,大陸經濟起飛,人民生活水準提高,開始回頭追求流落在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量的「文革壺」,也就是民國八十年代前後,以大陸文革時期留存的土胎製作的茶壺。 原先在選茶的過程中,一直都偏愛的是烏龍茶,凍頂烏龍茶、阿里山高山茶、梨山茶、杉林溪高山茶、福壽山茶、坪林包種茶、北埔東方美人茶等名茶都是座上客,甚至香氣勝出的龍潭龍泉茶、感覺普普的楊梅秀才茶、苗栗明德茶,也深自品味,卻未曾刻意追求「無毒」、「有機」的茶品,那是個「無茶不歡」的時刻,指的是沒有茶會不快樂,也是說,沒有任何茶是不喜歡的。 民國九十七年自報社退休,搬往日月潭附近的魚池鄉鹿篙社區,開始深入接觸紅茶,親身體驗茶園管理、製茶管理、藏茶管理、飲茶管理,也開始學習茶席擺設、烹茶技巧,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茶博士們,又一次改正以往喝茶不講究品的陋習,日夜與紅茶為伍,晨起而飲、累臥仍續的紅茶長期品飲過程,至今,仍深深喜愛台茶十八號紅玉紅茶的韻味,經營的茶舖,也以供應紅玉紅茶為主。 一場演說,帶著一個個因茶成功的故事,順勢源源流出,有人筆記,有人頷首,謝幕後的搶購,是最大的掌聲,謝謝一群「老」友那一日的支持,未來的歲月,製茶、選茶、賣茶、品茶,還是會秉持那一股對茶的熱忱,更會持續在人生路上說茶、藏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