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往返家和捷運站途中,有條長窄的巷子,兩旁都是四十年以上的低矮小眷舍和舊公寓,我稱它「喵巷」。十多年來喵巷一直住著幾隻街貓,數量不穩定,少時三、四隻,最多我曾數過十一隻。貓口綿延不絕的原因,要歸功於巷子裡許多友善的住戶,生活條件顯然並不富裕的他們,常常在門口放盆清水,或把剩飯菜裝在塑膠碗裡,放在街貓常出現的幾個角落。
最近巷子裡有間小眷舍重新裝潢整修,米白的浮雕瓷磚外牆加上白色木窗框和白紗簾,顯出新屋主頗有品味,我經過時心裡這麼想著。一個周休二日過後,當我下班經過喵巷,慣常地從包包中掏出貓餅乾時,突然瞥見那米白牆上貼著一張醒目的告示:「流浪貓會造成環境汙染、傳播疾病,請大家不要再餵食,一起把他們趕走!」我好像被當頭打了一棒,呆立在那裡,握著餅乾的手停格在半空中。四下看看,原本幾個門口的清水盆不見了,固定角落的便當盒和塑膠碗也不翼而飛。我試著叫喚幾聲,卻聽不到熟悉的喵喵回應。突然間,我覺得筋疲力竭,好像走不回家。
我夢見自己在喵巷裡瘋狂地尋找,水溝邊、車底、屋簷、圍牆上……只聽到一連串悲淒的貓叫聲在巷子裡迴盪著,卻完全看不到那些各有獨特花紋、顏色、或胖或瘦的熟悉身影,他們似乎在問我:這裡我們住了十多年,為什麼要把我們趕走?人族有這樣的權力嗎?
【2010/10/0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