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31 11:50:06瀏覽1257|回應1|推薦12 | |
Phimai(音譯為娉邁)的高棉遺跡 那一早我們不捨的離開了book家,book載我們前往曼谷的火車站,偌大的曼谷當然不會只有一個火車站的,我們要前往的火車站是出發往東北部的車站,我們的目的地是Phimai(碧邁),但是到那裡去首先必須搭火車往Nakhon Ratchasima(音譯為那空臘卡西瑪,泰國人對此城市暱稱為Khorat,其發音近似於可啦),我們在火車站的月台上與book擁別之後又踏上了旅程。 泰國的火車運輸不算是太發達,火車的車齡也普遍老舊,不過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泰國人是個很戀舊的民族,因為在路過的大大小小的火車站裡,你都能看見一些被細心保留下來的老舊火車,那些老舊的火車被當成是展示品一般的展覽著,再仔細看看你也會發現那些老火車的狀況都還算是不錯,大部分的老火車都被漆上新漆,陽光耀眼的老舊車身的確是一部會說話的歷史,儘管泰國的鐵道運輸不算是太突出,但是泰國人保存鐵道文化的苦心卻不得不讓人感到佩服。 我們在Nakhon Ratchasima轉搭巴士,從Nakhon
Phimai(娉邁)是個小城,她小的十分的可愛,我們畢竟還是鍾愛於這樣小家碧玉的小城的,說娉邁小家碧玉是一點也沒錯的,你很難遇見一個小城她的古城遺跡就在現在的住宅區旁,當我們乘坐的巴士駛進娉邁的同時,我們也在窗外看見了那一座保存完好的高棉遺跡,依舊淌在對流雨裡的古城透著一種古意盎然的氛圍,彷彿時光依然停留在一千多年前的高棉王朝裡,古樹的枝芽依舊油亮著,浸在雨滴洗禮的蓊鬱樹林恍若千年之前的模樣,神廟前代表海洋的水池還是有著一池的淺綠,微風輕來,點點的漣漪便在池裡漫開。古城邊是現代的市集,小鎮的喧囂在黃昏的雨裡已經稍稍的冷落了,微暗的天色裡只見小販們收拾著原本用來遮陽的大傘,看來晚上是沒有夜市了,我們在那個小市集裡閒晃著,買了一些榴槤,榴槤的價錢在泰國是很物美價廉的,晚餐時分在那附近吃了一碗泰式河粉,那湯頭裡微微的酸味好像加了酸梅一般,當地也有許多賣著粥的小販,或許是泰國的華裔人士很多,許多字的發音都源自於廣東或是閩南音,當地人也習慣以筷子用餐的。 歷史裡的娉邁古城與神廟約建於西元十一到十二世紀,也就是高棉最強盛的加亞華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王朝時期,神廟的部份建築則最遲完成於十三世紀。有學者推估娉邁神廟應該是吳哥(Angkor Wat)的模型,他們認為吳哥神廟是參考娉邁神廟所建的,這種推論其實不無道理,因為娉邁神廟是早於吳哥的年代的,如果你去過吳哥的話,你會訝異於吳哥其實是娉邁神廟的放大版,並且兩者的地理環境亦相當類似,不同的是娉邁神廟的座向朝南,而高棉王朝絕大多數的神廟皆朝東,最引起我的興趣的是娉邁神廟的五頭蛇造型少於吳哥的七頭蛇造型,文獻上稱這種蛇為Naga,Naga據傳是古代的神蛇,這種神蛇經常出現在東南亞的文化圈裡,或許也是因為高棉文化早於其他的東南亞文明,在因循的情況下幾乎在寮國、泰國等地也都能找到類似的圖騰,這也是後來我在旅途裡歸納出來的發現,然而娉邁的五頭與吳哥的七頭之間的差別是否代表了某種位階上的意義則不得而知。考古學家也發現古代的娉邁與吳哥其實是有大道相通的,強盛的高棉王朝當時在泰國境內興築了不少類似的神廟,其用意不僅在彰顯帝國的繁榮昌盛,也在軍事上達到拱衛吳哥的目的。 除了曠世的高棉巨作之外,娉邁還有一處名勝很值得一去,在小城的郊外有一處樹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白楊樹,說是樹林其實卻只有一棵樹,而這也是它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因為那棵白楊樹在三百五十多年來已經由一株小樹壯大成為一片白楊樹林,枝葉茂密的樹林其實都源自於同一棵樹,這種情況很類似於澎湖的通樑古榕,只是在規模上娉邁的白楊樹林要大上澎湖的榕樹數倍,而該地也早已成為當地人的乘涼之處,當地人並在最原始的白楊樹頭建了一座小廟供人朝拜,而白楊樹林之外則有許多賣著小動物的攤販,那些籠裡的小鳥與水桶裡的泥鰍一樣都等著人們的放生,買小動物放生在泰國是很常見的現象,至於這種因果是否合理恐怕並沒有太多人去想吧!我猜。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