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4 21:38:01瀏覽711|回應0|推薦12 | |
Port Arthur(亞瑟港)─最美的監獄 但是令Port Arthur真的聲名大噪的卻不是以上種種美好的事物, 我們離去了Richmond之後便一路馳向Port Arthur,這一路原本應該是順順利利的,但車行至路途的一半時卻發生了插曲,「帳篷呢?」小高若有所思地說著,「是啊!帳篷呢?」我突然意識到帳篷可能丟在租車公司那裡,但當時的我們已經幾乎抵達Port Arthur了,若重返Hobart其實並不明智,因為當時的天色已經將近黃昏,因此我們只好先投宿在Port Arthur的營區裡,那營區也有木屋,因此我們可以先安頓在那裡,毓琦及明琦則展開了他們塔島之旅裡的第一個帳篷夜,而我在投宿之前便以電話詢問了Hobart的租車公司,那員工直說我太大意地將帳篷忘在他們那裡,但是塔島人畢竟也有澳洲人的幽默,「啊!我本想佔為己有的,沒想到你還記著。」那體型微胖的先生在電話的那頭消遣了我,我們約好隔日去取回帳篷的,說來這次的塔島旅行也是首次有廠商贊助我的旅行,從前我旅行中國大陸時也曾有公司表示願意贊助,但最後實際上沒有一次真的有公司贊助我的,這次承蒙雪狐(snow fox)公司的贊助,於是我們有了許多嶄新的旅行用具可供使用,其中包括一頂全新的四人用帳篷,這次的贊助其實一波三折,倒不是說贊助的申請繁瑣,雪狐公司當時非常明快地給了我贊助,但是從臺灣到澳洲的海運卻因為船期的問題及剛好遇見了聖誕節假期而一直拖延,最後我原本已經不抱希望,因為我們在出發前一日尚未收到包裹,但是出發的那一早七點郵差竟然來了,偌大的包裹最後送達了我的手中,這有些離奇,因為按理講澳洲的郵政服務早上八點才開始運作的,總之我們慌忙地將包裹中的贊助商品迅速地塞進了其實已經整理好的背包裡,然後出了門火速地叫了一部計程車前往機場,順便一提的是澳洲的內陸飛機非常普遍,因此內陸航線的check in很簡單,我們搭乘的Jet Star廉價航空在機場便有自助的check in機器,check in程序不僅簡單而且非常迅速,這應該算是澳洲少見的高效率。 Port Arthur的人口僅約170人,1830年時當時的殖民地官員選擇了塔斯馬尼亞半島做為限制流犯活動的地方,而這裡所指的流犯是在塔島又再犯的犯人,殖民地官員認為塔斯曼半島的天然形勢猶如一座監獄,因為塔斯曼半島以寬僅約100公尺的狹隘陸地與塔島大陸相連,這段狹地被稱之為Eaglehawk Neck,那天我開車路過Eaglehawk Neck時的確感到有些詫異,畢竟那種地貌並不多見,當時的殖民地官員認為囚犯即使想越獄,面對著海峽天險恐怕必須付上更高的代價,因為當時在Eaglehawk Neck除了地理環境惡劣之外也有兇猛的警犬守衛著,為了防止囚犯脫逃,當時的殖民地政府甚至聲稱Eaglehawk Neck附近的水域有鯊魚出沒。 Port Arthur以監獄著名,Arthur之名其實源於當時的殖民地首長Governor Arthur,在1830年至1877年之間共有約12500名犯人在Port Arthur監獄服刑,從矯正犯人的角度來看Port Arthur稱得上是人間煉獄,根據當時的記錄文獻指出甚至有些在Port Arthur擔任看守的軍人竟因受不了苦悶的生活而脫逃,這些脫逃的軍人在被捕之後也被集中在Port Arthur的監獄裡,昔日的獄卒成了階下囚,當時的監獄裡除了犯人與軍人之外也有一些女人,但她們並非犯人,這些女人多半擔任雜役的工作,例如廚房裡的工作人員,其中有部份是當時指揮官的女傭。Port Arthur監獄雖然曾經在19世紀末期遭逢兩度祝融之災,但監獄的主體建築物仍舊保存得相當良好,甚至從外觀看並無法看出它曾經有過兩度的火災,在監獄區域內除了監獄的主體外,尚有禁閉監獄、教堂、小型的醫院、犯人勞作工廠、收容麻瘋病患的庇護所、軍營、獄方行政人員的住所、指揮官宅第等等建築物,監獄主體共有4個樓層,行為惡劣的犯人只配住在較低的樓層,而經獄方審核表現較好的囚犯才有資格住在上面的樓層,有趣的是監獄的4樓設有小型圖書館,根據記載這些犯人自英國啟航後,在數月的漫長的航行中,獄方便已經安排識字的囚犯在船上去教導不識字的囚犯閱讀,因此Port Arthur監獄不僅是一個矯正的機構,它其實也兼具教育的功能。 在主監獄後的小山丘上有一座禁閉監獄,這座禁閉監獄之所以成立與當時的新興想法有關,當時的官員相信身體上的懲罰並不能真的矯正囚犯,但是一處安靜無聲的所在或許能真正淨化囚犯的心靈,於是基於這樣的理念禁閉監獄便出現在Port Arthur的範圍裡,禁閉監獄的建築形式仿造英國同類的監獄,它們都有高聳的牆,由高牆砌成的禁閉監獄格外陰森與安靜,重刑犯若入此監,少則數個小時與世隔絕,長則多達一個月,服刑其間僅有麵包與水維生,服刑三日後每天有一個小時的戶外運動,而這一小時是他們唯一能接觸陽光的時候。由於禁閉監獄的新興想法,後來每位新到的囚犯都必須在禁閉監獄中度過4到12個月不等的日子,這段時間期滿之後他們才有資格被發配到其他單位,服刑期間囚犯僅有號碼而沒有名字,囚犯之間也禁止交談,囚犯唯一可以交談的對象是獄卒,獄中也有守衛時時透過小孔監視囚犯的一舉一動,因此在禁閉監獄中的囚犯所面對的是自己,而這無聲的自己往往也是最令人感到恐怖的。 教堂則是另一個Port
儘管Port Arthur稱得上是人間煉獄,但是我們卻也難以否認Port Arthur也可能是這世界上最美的監獄,甚至,如果你對歷史不感到興趣,當你看見Port
塔斯曼半島的一切似乎都與Port Arthur監獄有關,例如當地最早的工業其實是由囚犯所建立的,當地的交通設施也是囚犯所建立的,澳洲最早的鐵路系統不在澳洲本土而在塔斯曼半島,而那僅長 Port Arthur遊客中心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遊客諮詢的地方,還有商店與餐廳等等,下層是一座小型博物館,那裡展示著當年囚犯從英國遠渡來到塔島的歷程,展覽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括當時囚犯的生活介紹,還有當時囚犯所犯何罪的詳細資料,有趣的是那些囚犯的年齡分布極廣,他們當中從十幾歲的年輕人到四、五十歲的男子都有,罪名則不一而足,有偷鞋者、盜馬者、殺人犯等等,而遊覽Port Arthur區域的門票尚包括專人的古蹟導覽與乘坐遊艇環繞附近的海域一小圈,專人的古蹟導覽需時約至少一小時,講解範圍包括區域內重點古蹟,而乘坐遊輪的有趣之處是可以從海上一覽岸上監獄的風貌,此外,遊艇也會經過著名的Isle of the dead(死亡之島),死亡之島其實是一座墓園,1100人長眠於那小島上,那其中包括罪犯、軍人、官員、小孩、女人等等,即使是死後那英國人堅持的倫理秩序依舊存在著,島的較低處所埋骨的是罪犯與因麻瘋症而死的老弱者,島的較高處所埋的自然是政府官吏與軍人等等,原來島上的墳墓是並不能設立墓碑的,但在1850年代之後這項規定已經被打破了,如今從海上眺望的死亡之島似乎不再死亡,那小島上的樹木有著蔥綠的顏色,昔日的悲傷似乎已經順流而去遁入歷史的洪流裡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