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偽滿州國的皇宮
2008/04/30 22:05:36瀏覽585|回應0|推薦0

長春與哈爾濱



 



告別了瀋陽之後我們到了長春,對長春的第一個印象是火車站的那幾個字,那幾個字寫著長春車站春常在,長春最富盛名的是偽滿州國的皇宮,說是皇宮是有點牽強的,因為那座皇宮就只是偌大的幾棟建築物,加上最近因為觀光上的需要官方將溥儀居住的那棟建築物全面的翻新,我們進去參觀時還聞的到濃濃的油漆味,建築物內的許多擺設其實都是新製的,感覺上雖然華麗但卻不真實,這與當時主人翁的處境倒是很相似的,當年的溥儀只是一個傀儡皇帝,一個傀儡皇帝是完全沒有實權的,他所有的一切均被日本人所掌控,當時的溥儀甚至沒有批示奏折的權力,所有的奏折都是日本人為他準備好的,而他絕無表示任何不同意見的權力,溥儀因為痛恨被日本人所擺佈,所以他最喜歡在如廁時批奏折,以此來聊表他內心的積鬱與憤慨,也因為這樣起初想有一番作為的溥儀到了最後只能沉迷於聲色犬馬當中,他的宿命也一直被別人玩弄著,到了二次大戰後溥儀淪為各方的人質,最後的他進了共產黨的勞改營,幾經勞改後他最後被共產黨所釋放,文獻上記載著當他被宣佈釋放時完全不能相信自己會被釋放,宣佈的共產黨官員重複讀了釋放他的命令三次後,溥儀才淚流滿面的回過神來,被釋放後的溥儀成了無產階級,在共產黨的安排下他成了北京市的一名園丁,這名一生浮沈的末代皇帝以園丁的身份成了共產黨宣傳無產階級的代表,在共產黨的安排下溥儀又再婚,並以一個平凡園外的身份終死。



 



已經改建成紀念館的偽皇宮內陳列著末代皇帝的生平,其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溥儀與他幾個女人之間的關係,紀念館內的文獻在這個部分有相當程度的著墨,除此之外還有一張照片很吸引我,照片上的影像是溥儀與末代遜清皇族的合影,照片中有一個人便是知名的作家老舍,原來老舍是滿清的皇族之後。



 



我們別了長春之後便向哈爾濱進發,東北的城市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市區內的工程不斷,經常見到挖土機整地的整地、工人們灌漿的灌漿、還有來來往往的卡車不斷的在市內穿梭,工程不斷應該也是目前大陸的現況,不僅在東北如此,在南方也是這樣,我們抵達哈爾濱時也有這樣的感覺,哈爾濱也有許多正在進行的工程,而且哈爾濱與瀋陽有個相同的地方是兩個城市都有嚴重的沙塵問題,原本城市裡的空氣已經很糟了,加上從內蒙席捲而來的沙塵暴讓夏季的東北地區蒙上了一層厚沙,在瀋陽我們經常看見蒙著面紗的女人,在哈爾濱亦然,有時狂風一刮起時路人們連閃躲都來不及。哈爾濱與瀋陽以及長春的最大不同是她的俄國調調,哈爾濱保留了大量的俄羅斯風格的建築物,其中最有名的該是那座東正教的教堂,我們花了些許的時間尋找著教堂,後來在一個熱心市民的帶領下我們才順利的找到了教堂的所在地,那位市民說夏日裡的哈爾濱沒啥特色,他說冬天的哈爾濱最美也最吸引人,他還說每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雕節舉辦的期間是哈爾濱最冷但卻最熱鬧的時候,那時會有成萬的外國觀光客湧進哈爾濱,那位市民一邊走一邊向我們解說哈爾濱的大概,感覺上哈爾濱人很熱情也很溫馨有禮。



 



那座教堂有著典型的俄式洋蔥屋頂,矗立在繁忙市區裡的俄式教堂顯得雍容大方,它華麗的外表顯然不與其他的建築物同日而語。當我們正欣賞著教堂的同時卻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只得躲進附近的商家前,因為豪雨不停我們後來就索性在教堂附近的一家餐廳吃晚飯,不過在豪雨裡看著雷電交加的景象也算是別有一番的領略,正當我們正吃著晚飯時卻聽見餐廳內有人尖叫,原本以為只是有人正在爭吵,沒想到是一隻淋著雨的黑色大老鼠跑進了餐廳內,接著是尖叫聲四起,許多被嚇得花容失色的小姐們已經跳上了桌面,她們的男友們正積極的與餐廳內的員工展開了捕鼠行動,那隻誤闖禁地的可憐老鼠只能到處的閃躲,經過了好一番的追逐後可憐的老鼠最後死於掃帚之下,沒多久後店內的客人也心有餘悸的離開了,外頭的滂沱大雨始終未曾稍歇。



 



除了教堂外哈爾濱市還有一條俄國街,那條街就靠近松花江,那天我們搭著船遊罷了松花江後便到那條街上走走,街的模樣還保持著當年俄國的風味,許多建築物雖然已改作其他的用途,但是在外觀上仍然保持不變,街的寬度寬敞兩旁還有整齊的行道樹,走在那條街上感覺的確有那種異國味道,其實在哈爾濱也偶爾會遇見俄國來的人,許多飯店也有俄文的標示,感覺上哈爾濱的俄國風格還是風味猶存的。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yuhung&aid=1828898